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02|回复: 3

[佛化生活] 禅宗公案:空手把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向阳   
  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句充满矛盾语境的偈语,出自善慧大士的口中,记载于《指月录》。善慧大士本名傅翕,因此也被称为傅大士,生于西元四九七年,是教导梁武帝佛经的老师,也是禅宗尚未发皇之前的一位禅师。有一次,他为梁武帝讲《金刚经》,走到讲座上,拿起座上的镇尺敲了桌子一下,就离开了讲座而下,梁武帝大感惊愕,善慧问武帝:“陛下可了解了吗?”武帝回答:“不了解。”善慧说:“我已经把《金刚经》讲完了。”

  这则故事初看简直不近人情,既然是讲经,当然必须口说,傅大士却只是用镇尺敲桌,未发一语,哪能称得上讲经;而经既未开始讲,又何来讲经已经结束?深入思索,傅大士这样做,却有着寓意深远的道理。《金刚经》的主要宗旨在于破一切执着、名相,目的是要学者“见诸相非相”,才见如来,就这个道理来看,则连《金刚经》经文也可说是“非相”,必须扫破,才能得其真义,获得自由解脱。因此,傅大士不讲经文,直接拍案,说他已经讲完《金刚经》,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所谓“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万法无常,正是此意。

  沿着这样的脉络下来,傅大士的偈语因而可解。这首偈句说的就是《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无所住,按照《金刚经》的法要,就是不住于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因为这些都是“非相”,必须离开这些非相,才不为虚妄所迷惑,而得到实相。“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说的是心,心中如果没有锄头、水牛等诸“相”的存在,则抓着锄头也如空手,骑着水牛也如步行,可以自在洒脱,不被锄头或水牛所限制,如此一来,万法皆不住于心,就不被虚妄的诸相所弄。“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说的则是境,外在的境往往误导我们对于实相的理解,桥看似不流,实则因为人的流动而跟着流动;水看似流动,实则未曾流动,其中的差异在于这些诸相住心,而境又不离心,我们心中受到桥相与水相的局限,眼见的动静之境因此分别出来,如果我们抛掉这些执着,看似静止不动的桥,在时间的流动中,其实是不断流动的,而看似流动不止的水,则千古常在,反而是静止不动了。

  更深一层来说,有跟空、动与静,看似截然两异,实则有中有空、空中有有,动中亦静、静中亦动,这是所有相的无常本质,看穿无常,就不着空有,不被内在的心与外在的境所羁绊,而能来去自如了。
--------------------------------------------------------------------------------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莫放逸!

    未来事不可思,过去事不可忆。 把握当下一念,一心念佛求生净土!

  南无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0-12-1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於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词 尽於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蔓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於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发表于 2010-12-13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2-1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0-1 21:10 , Processed in 0.27037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