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光明无量照十方 于 2014-8-15 16:11 编辑
有人说,“我是不敢受戒”,我说你不敢受戒为什么啊?他说,“我要是做一件坏事啊,如果我不受戒,落一回因果,我要是受了戒,除了落一回因果,再加上犯一回戒,双倍惩罚,我没有这个把握,把握一点坏事都不做,所以不敢受戒”。
哎呀,我说你这误解到一百八十度的反了,完全的误解。戒律是保护人的啊!你怎么把戒律看成是再受一回因果啊。实际上,戒律最主要的经旨,就是忏悔。忏悔是解决罪业的方法。用什么方法?用忏悔的方法。忏悔的结果是清净,清净的意思是:如同未做。做了落因果,未做还落因果吗?所以说不懂戒律。
再说不敢,再做好像落两回因果一样。我说这误解的太深了,戒律的主要作用就是忏悔,所以非常讲究得戒,因为得戒,忏悔是有力的。不得戒,忏悔当然那也好,忏悔也好。忏悔主要是做啥用的?你要是不犯戒,除非证果!就像南泉斩猫,南泉不曾斩猫,不到那心境,那能不犯戒吗?心里还在着相呢,那是要犯戒的。南泉他没有那个心,他就没南泉,也没斩,也没猫,三轮体空,他就没造因,他也不受果。这个,别的人不可能啊,心里做不得主啊!你说我要跟他一样,我也三轮体空,——别吹牛,做不到!人家那可是真证量。什么证量?心证量啊,心外无法啊!
那这怎么办啊?要是有过失就忏悔,忏悔清净,就如同不曾做过那个过失。你如果一直在这儿,这样想,一直认识这个事件的严重性,而不考虑忏悔的话,恐怕没啥用。其实忏悔,很简单的方法也行啊,“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也可以礼拜拜佛忏悔,啥时候自己觉得心里没负担了,这就忏悔清净了。
忏悔清净,忏悔不清净,是别人不知道,自己最清楚。因为他心里没压力,没负担,不再有负罪感,这就是清净。一直有负罪感,就一直没清净,负罪感就是业力。认为业力是外在的,强加给你的,那是误解啊,没有一个外力把它领过去,那是心外取法,其实一切都在你的心里啊,心外无法!
——节选自《齐志军老师2010年1月青岛主七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