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5|回复: 5

[大德开示] 净空法师:开悟不是知道多少,而是放下多少 “放下便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净空法师《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66集  2014年1月3日讲于香港



年轻的法师问我学习经教的次第:只能学一样

  前天,还有个年轻的法师来看我,问我学习经教的次第,举了十几种告诉我。这十几种大经、大论,门门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但是如果都学,你能消化得了吗?你能够读得完吗?自己一定要量力。如果自己能力不够,这种选择就错了。实在没有能力的人,选对了,他也会成功。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徒弟,那就是下下根人。他的师父谛闲老法师,教他一个法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因为他什么都不会,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告诉他就这一句,只要你老老实实去念,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信,发愿求生,这一句名号念到底,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后面告诉他一句话:你准能成就。他也不问成就不成就,你叫我念,我就念;你叫我信,我就信;你叫我发愿,我就发愿,听话!老实、听话、真干,干了三年,站着往生,成就、真成就了!老和尚非常赞叹。下下根人三年得到上上成就,那么这个法门就是第一法门。所以我告诉他只能学一样,怎么能搞十几样?这不能成就的!十几样都是皮毛、都是常识,一门都不精通,你就全盘失败了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教你广学多闻,而是教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佛一生讲那么多经,是为不同根性人说的,让你自己去选择。真正要成就,一门就能入,好像房子一样。这房子开了很多门,你从一个门你能进去,你从两个门,你进不去,两个门都进不去了,何况多门?!那是不可能的!广学多闻,你要看清楚什么时候广学多闻。这个话是“四弘誓愿”里头的。“四弘誓愿”第一愿是“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愿,后面三句都是完成第一愿的。你这个愿发了,如何能够落实、怎样满愿?那必须要有道德。道德是断烦恼,烦恼断尽,道德成就了,还是德为本。有了道德之后再去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里头挑一样。学是这么个学法。挑一样能得定、能开智慧、能成佛。成佛之后再广学多闻、再帮助众生,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身教是第一,言教是补足。身教就是持戒

  身说法要记住:身教是第一,言教是补足,以身教为主。身教是什么?就是持戒释迦牟尼佛一生给我们做出榜样,这个不能不知道。先做示范、做榜样,然后再教他法门,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的表法,用意很深!他十九岁舍弃王位继承权、舍弃宫廷里面富裕的生活,这是什么?放下“烦恼障”,这属于持戒。离开家庭,到处参学,寻师访道,这代表一个知识青年好学多闻。印度所有的宗教学派,他全都亲近过、都去学过,学了怎么样?不满意,不能解决问题。到三十岁,学了十二年了,放下,放下“所知障”,把这个所知放下,到菩提树下入定,开悟了。悟后所讲的一切经谁教他的?没人教!经从哪里来的?经从“读书千遍,其意自见”,是一门深入“自见”的。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不从外得,外面一样都没有得到。他这个示现,我们要特别注意,这是教学,就是身教,做出样子来给你看,你得会看、你要看懂。看懂,我们就用他这个方法。你真懂了、真喜欢了,你就学得很快乐。所以年轻人来问我,我教他一本书。我问他:你学哪一门?目的何在?他告诉我,他的目的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说那很好,我说你学的什么经?他说《阿弥陀经》。行!《阿弥陀经》份量不多,要摄心,你得学注解。《阿弥陀经》注解最详细的是莲池大师的《疏钞》,足够份量;还有一部非常精要的,是蕅益大师的《要解》。学《要解》,也要学注解,学《要解》的注解。只能学一样,一样会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之后,就有开悟的可能;纵然不能开悟,也不要紧,为什么?得念佛三昧决定往生净土。如果你开悟了,你生到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净土法门不开悟没关系,到极乐世界也是住实报庄严土,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的。这是托阿弥陀佛的福报,我们能跟法身菩萨有同等待遇,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萨一样。这是极乐世界的殊胜,不是普通的殊胜,是无比稀有的殊胜。如果学《无量寿经》,那就是夏老居士的会集本跟黄念老的集注就行了,决定不能多、决定不能杂。《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法尚应施,何况非法”。法,我只选一样,其他的我都舍掉,何况世间法?世出世间法统统要放下。老祖宗讲的这两句话,金玉良言!是真理,永远不能更改。教学的理念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教学的方法,我们怎样入门、怎么样契入?那就是“读书千遍,其意自见”,你要相信。有人读了几百遍,开悟了;有人读几千遍开悟了;有人读几万遍开悟了,根性不相同。“根性”是什么?是放下!彻底放下,开悟很快;不能彻底放下,速度就慢了。不是广学多闻,这个要记住;放下才能帮助你提升,好像上楼一样,放下第一层,我升到第二层,放下第二层,我升到第三层,问题是“放下”,不是你知道多少,与那个不相干,问你放下多少,所以“放下便是”。你只听大乘经的一句、二句,但是听了之后,你就彻底放下,结果是什么?结果你见性了,言下就开悟了。

惠明真诚、恭敬心突然生起来就起了作用,一念之间他就成佛了

  一两句话一听就见性了,有没有?有!你去看看禅宗里面所记载的,六祖会下开悟的四十多个人,里面有不少就是言下大悟。无尽藏比丘尼,听六祖讲《涅槃经》,不是这一部经从头到尾讲的,不是,是当中几句,无尽藏开悟了。惠明法师追赶六祖,把他追到了。追赶干什么?把衣钵夺回去,是来夺衣钵的。惠能大师一看到了,赶紧把衣钵摆在路上石头上,那是他要的,自己赶快跑,钻到树林里躲起来。惠明追到了,欢喜!等到他到石头上拿衣钵,拿不动,马上就明白了,立刻就忏悔,错了!这个衣钵有护法神,该给谁的,有定数,你命里头没有,你拿不动。他没出家之前是四品将军,这衣钵他拿不动。立刻回头、立刻忏悔,念头转过来,叫着能大师,请他出来:我不是为衣钵,我是来求法的。惠能听他求法,出来了,坐在这个石头上教他。这个时候他的心没有杂念,纯净纯善能大师说:你不思善、不思恶,把善恶的念头统统放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在这个境界里头,你回光返照,什么是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他在这一句话当中就醒悟过来了,就见性了。第二句问他:还有没有秘密?能大师回他一句话,“密在汝边”,在你自己。他就磕头感恩、感谢,自己承认在黄梅住了几年,什么也没有得到;今天在惠能大师很短的时间,几句言语把他点破了。他放他走了,拦住后面追来的人:这条路不追了,没有,我都看过了,让他平安避免这些追他的。在猎人队里头躲了十五年,这个风波才息。这嫉妒障碍产生的!可见得,人最重要的是心地要善良、要清净为什么在黄梅住了那么多年什么也没得到?心不清净,心里头有“我”。有“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认为是对的、“我”认为是错的,有这些杂念,所以五祖说法他听不懂。今天在这个时候突然惊悟了,自己也是吓到了:四品将军,这小包袱衣钵拿不动,这是怎么回事情?才晓得这有护法神保护着,真诚、恭敬心突然生起来,它就起了作用,一念之间他就成佛了,他知道怎样去长养善根,所入的境界跟能大师是同一个境界。所以六祖传了四十多个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身说法要记住:身教是第一,言教是补足,以身教为主。身教是什么?就是持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性”是什么?是放下!彻底放下,开悟很快;不能彻底放下,速度就慢了。不是广学多闻,这个要记住;放下才能帮助你提升,好像上楼一样,放下第一层,我升到第二层,放下第二层,我升到第三层,问题是“放下”,不是你知道多少,与那个不相干,问你放下多少,所以“放下便是”。你只听大乘经的一句、二句,但是听了之后,你就彻底放下,结果是什么?结果你见性了,言下就开悟了。
惠明真诚、恭敬心突然生起来就起了作用,一念之间他就成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现身说法要记住:身教是第一,言教是补足,以身教为主。身教是什么?就是持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你不思善、不思恶,把善恶的念头统统放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在这个境界里头,你回光返照,什么是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7 07:11 , Processed in 0.25852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