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700|回复: 5

[大德开示] 海云继梦法师:一佛乘的思想以度众生为主,圆满三世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21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大愿王开示节录

度化众生要做什么?如何度化众生?这个问题来了,这个问题来了,所以行者,这些行者的那个思想,开始产生变化以后,他都是在为众生想的,什么叫为众生想的?
这里面的行者喔!我讲这里面,听清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的行者,他绝对不会去想说喔!那个北京烤鸭哪一家好吃,你要知道喔!他不会想,他不会讲说哪一家牛肉面好吃,因为那个是在哪里?你知道吗?那是在欲界天里面才会想的,欲界天会想吃,但是色界天会想什么?你知道吗?色界天想的什么?物质形象,他不是想吃,但是他会想好地方,好地方,不见得要想吃的,也不见得会想穿的,但是他会想住的好地方,用的好东西,他会去朝这个地方去,同样的六根在运作,有几根它不起作用。
这个我们在讲修行,这破无明,那么除掉哪几根、哪几识的作用,这个地方都可以谈到。那么我们不谈这些,当你的这种证得圣位以后,阿罗汉以后的这些人来到这里啊,他从来不会去想他个人,六根里头的东西,他的意识 他的意识已经不是意识,而是意根。
所以为什么大乘经典,他都不会为自己想,因为他已经在这个地方来讲,他在「生」这边入法界了,有没有?是法身大士的部分,他不是为自己的,他的生命已经跟法界融在一起了,所以他的一切都是要使众生,怎么样提升生命质量,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那这一点问题就来了,这是只有证阿罗汉以后的人,他才会去思考的,但是刚才讲只有阿罗汉,他不认为法身是有人格性的人,他就在里面,他就不想出来接引众生,因为他认为法身是非人格性,跟人无关,跟众生无关嘛!你要留意到这一点。
既有人格性的话,他才会想到跟众生有关,跟生命有关,跟有情有关。所以所有想要度众生的菩萨们,一定是法身大士,一定是法身大士。
当你不想度众生,你不认为你所证得的真理,是有所谓的人情,人性,有人格,我们讲人格性,不具备这些人性的话,那是不可能度众生的,而且这些阿罗汉,只要他起心动念是不好的话,他具有很大的杀伤性,毁灭性,你要留意喔!因为他有特异功能。叫你去打人,顶多是两个拳头,对不对?可是当你有一把刀的时候,那个杀人就厉害了,喔!当你是拿着枪的时候,那就更可怕了。假如你是开坦克车,那就更糟糕了。假如你是用原子弹,那就完蛋了。
因为你的特异功能嘛!你那特异功能,会起作用的,所以这些证阿罗汉的人,你不要以为证阿罗汉了不起,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他没有人格性,他不会尊重生命,你留意这一点。那么这个时候,有了成就以后的这一群人,他的思考的,假如是阿罗汉的话,那就会你看到很多科学怪人,钟楼怪人,那些都是阿罗汉,我不是批评啦!可是他们有些有那个处境。
那么只要有人格性的人,他会出来度化众生,通通是要提升众生的生命质量,那这里面比较小的,就随缘度化众生,比较大的,他会有规模的,有制度的,有系统的,去度化众生,有分这几类,你慢慢去分清楚。
那么怎么来呢?他一定在累积前人的经验里,而且这里面有一点圣人之间的一种逻辑矛盾,圣人跟圣人之间会来往,但是他们很少去交换怎么度众生的经验,很少,因为这些人都太有信心了,那么随缘度化众生的人,也就随缘度化众生,运用组织制度,度化众生的人,也就运用组织去度化众生。他们彼此互相都不干涉,因为那些都是有为法。你要留意到,都是有为嘛!但是不用又不行,度化众生是有为法。
如何度化众生的那些工具、媒介都是有为法。那至于他自己啊如何随缘、应理、应机,契理契机度化众生的部分,那个东西叫做KNOWHOW,我没有办法讲明!因为你有你的状况,我有我的状况,你所碰到的跟我所碰到的,譬如说同一个人,我们两个人坐在这里,听一个人讲话,讲他的情况,那么当你要出手帮助他的时候,两个人反应怎么会一样呢?不会一样的。
同样的CASE,这两个圣人同时要出手,是两种状况,所以你不用担心,喔!你们师父怎么意见那么多?因为这些师父都是圣人,每一个一把号,你磨不掉,你找一百个圣人在一起喔,那有的是演奏进行曲,有的抒情歌曲,有的土风舞,我告诉你都一样,通通凑在一起。个人不同调,这是一个特色。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你跟哪个师父,你就跟哪个师父,这是真正的,你要记得清楚啊!当你到这个道场,跟这个师父这样修的时候,你拿他的标准到另外一个道场,那你死定了。你会很难去适应,那你说这个对还那个对?你不要问,两个都对。站在修行的立场,两个都对。这个叫做高手出招,各具手眼,他自己有一把号。
你看写字就好了,你看人家那字画展,每一个人的字体都不一样,你能够说哪个写得比较好吗?这没有办法比较,弘一大师的有,有他自己的一套,有的人喜欢他,太虚大师也有啊!他也有一套,那也有人喜欢他。今天再加上经理人的炒做,那价格就不一样,那你不能够说谁的好坏。
所以教化众生是应理应机,你只要契机而契理,那契机的部分是你跟他相应的关系,喔!这个是认为要这样的,有的说,好好说,有的说,大声两句就开悟了,你要哪个对?有的说,棍子打下去就开悟了,那你说哪个对?都对!只要他们开悟,什么动作都可以。但是开悟不开悟,因果你自己背,关键!
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这些圣人,在出手度化众生的时候,各有不同,那么这个时候,有没有一个共通的标准在?那我们很简单告诉你,『不伤害众生』,『不欺骗众生』,『不使众生迷信』,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则。
那么有的众生现在这个时代的因缘还没成熟,有的这个时代他还在什么,消他的业障而已,有的是这个时候才在「保任」阶段,你没有办法一直激,刺激他一定要他开悟,没有办法,所以有些人,你看即使看到释迦牟尼佛,他也要跟他吵架,吵一顿,然后气呼呼的走了。你说释迦牟尼佛万能啊!你碰到这些也没办法啊。有的辩不过,生气了,甚至于把大象灌醉了,用大象去伤害佛,为什么呢?因为他因缘还没有到,还没到。
那因缘到的话,耶!你秀一下,晃一下,就过了。那因缘在哪里啊?不是凡夫所能知道,所以他们在教化众生,有各种不同的情形,我们都不论对错,各位记得,不论对错。你只要知道,你在哪个道场,跟哪个师父学哪个法门,那你就坚持,那个师父,同样的师父,同样的道场,同样的师父在指导另外一个众生,是另一个修行法门,跟你不一样,那你不能够去说,师父,你怎么跟我说这样,跟他又说那样,到底哪一样才对?这个都无因为对你这种根器,那师父跟你说这个,对他的根器,师父跟他说这个,你说哪个对?根器不同嘛!你要留意到这一点,那在不同的情形。
圣人他的思惟,他在这个部分,统称为方便,统称为方便。他是要应机,应众生的根器,那个机不同,所以呢?说法也有种种不同,法门就无量无边啦。那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直发展过了几百年,到大乘时代,也就那烂陀寺这个时代,这三十七道品已经发展到变成五科,五种学术理论,第一个就是因明,因明就是逻辑,就是一个修行人讲话,要有一点涵养,所谓涵养就是你的理论要讲清楚一点。
在古代那个时代啊,没有什么理论,他只教方法而已,教方法,就像我们土师仔,跟着老师傅学,那你就你只要会做就好,我记得那小时候,刨木头,木头有一个瘤,一个节,那木头一直刨,老是那个地方这样子,来到这里就凸起来,来到这里凸起来,然后,我来!喀!喀!两下子就拉平了。我们不会,就到那个地方就会这样子,到那节的地方就这样子,你怎么刨都这个样子,那他不一样,你就学那技巧,不为什么,就叫你学那个技巧。你怎么样把它刨好,刨到整支材都刨完了,那团节还在那里,你技巧没有,你只有学技巧。
可是那当大家技巧都会的时候,就来个为什么嘛?就有个为什么来?所以大乘在这个时候,把三十七道品就划分成,这个要讲理论,讲理论之前,要有个理论结构,因此逻辑就出来,逻辑是第一个,因为你不懂得逻辑,你没有办法讲理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对法,对法就是阿毘达磨,也就是你要讲到合乎圣意,契机,要怎么样契机?透过那种辩证,就是对法的辩证,能够契机,契理耶,要合理,要如法,要透过辩证的方法,那论证还不是现在讲的辩论,它有一套论证的方法,证明说这是合乎真如的,指在这个前提之下来讲的。
第三个呢?要谈这些,它有一定的规范,那就我们现在讲的戒律,戒律以后呢?它主要是两科,前面三科,现在只有两个,一个是中观,一个是瑜伽,这两个部分,所以你要懂得说,他思想发展到这里,这些圣人,有成就的人,到达他指导众生的时候,他内容已经不是以前只要开悟就好了,只要解脱就好了,不是啦!
问题是我21岁解脱了以后,又要怎么办?要知道我慢一点解脱,是不是?我还可以多睡一下,牛肉面多吃两碗,不是啊!那你21岁解脱以后要怎么办?天天要在那边打坐吗?不是,他已经开始动到如何度化众生的这个部分,这个东西已经不是现代人所能体会的,你必须要去体会到那个层次以后才知道。
好!这个问题一产生以后,那教化众生的方法,整个就出来了。那么教化众生跟这个理论,解脱的这个理论所谈的,就谈论到第一个是本体的问题,本体,就真理是什么的问题,这个出现了。所以这个时候,就讲空,各位注意,空这个字,空,只有一个字「空」,空是讲本体。空是无形无相,无声无嗅,不可言说,无有名字,它无所不在,你知道吗?就是那么一个东西,这叫本体。
第二个呢?它既然无所不在,它在哪里呢?你也看不到,无形无相嘛!这个时候呢?宇宙中的森罗万象都是空,你注意到,宇宙的森罗万象包括你、我、他、山河大地、黄花、落叶都是,不是无形无相吗?怎么会有这个东西呢?那叫空性。
空性的性,这空起作用,空的作用叫空性。那个作用啊森罗万象就出现了,那叫空性。诸法空相,那个空相,是空性起作用的结果叫空相,所以一切万法,你所看得到的,有形、无形、人、事、时、地、物这些,山河大地、山川草木等等,这些都叫空相。
「 空」所显现出来的相,这个「相」是经过「空的性」,所起的「作用」,才有这些「相」,你先把这三个东西弄好。空、空性、空相,这体、相、用都有了,都有体、相、用。好!先把这个本体弄好,为什么会弄到,先弄这个东西,都是中观惹的祸,然后要怎么进入到这个空?空性?空相里头呢?透过瑜伽训练。
那么中观怎么讲清楚呢?就是透过因明跟对法,你看就这样来啦!这个就是五科,大乘五科,在那烂陀寺那个时候,义净法师跟玄装法师,到那烂陀寺去留学,带回中国来,大乘的基础。这个时候,从三十七道品到五科怎么成立?这里面是一个很大的学问研究空间,可以去研究,现在哲学研究的是研究这五科,我告诉你,佛教哲学所研究的,都研究这五科,所以它叫哲学。
你假如从对法上来讲,佛教史来讲,从三十七道品演变到五科的整个历史过程,这一块空间的学术领域,它就相当广泛,非常广泛,可以运作的,到这个地方是理论上的运作。那从这个五科,这是大乘五科,思想再继续往后演变,这些菩萨们,这些所谓法身大士们,再继续努力,一代又一代,出来成就再成就以后,他的思想不会一直停在那个地方,他会继续往前动,再继续往前动,就是度众生要怎么度?
所以他从这个地方,理论从空、空性、空相,演变到一佛乘的时候,就不是解脱是怎么一个东西而已,一佛乘就讲到解脱这个东西,你这样讲只是理,这个理跟事要连在一起,为什么要连在一起?因为你讲到空相,空相是事,空是理,这理事是无碍的,是一体的嘛,这大家都承认,理事怎么一体的?这完了!这完了!理事怎么一体的?对不对?
因为你讲事是娑婆世界,讲理又转到极乐世界,那你极乐跟娑婆,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哇!这时候来了。你在理论上,你就看到,极乐世界那边是一个世界,娑婆世界这边是一个世界,可是娑婆是从极乐衍生出来的,你要留意到喔!
所有的宗教里头,只有佛教解决这个问题,所有宗教解决不了,天堂归天堂,人间归人间,你要能够看到佛教这一点殊胜,极乐跟娑婆,是一不是二,你要留意到喔!看得到这一点,你的智慧绝对的,你慢慢去体会,我现在这样讲,你不见得马上讲得出来,你也会讲,但是你感受可能感受不到,那个感受你要当做一个疑情带着,娑婆、极乐是一不是二,那你要怎么去求证?这个问题你要带着,到哪一天你会啊!嗯!那就对了!
那你生生世世智慧一流,智慧啊!不是聪明,你的生命质量会绝对得高,要留意到,这一点是佛教,尤其是一佛乘的佛教,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它所有的宗教,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偶而有些人知道,但是他讲不清楚,这个部分叫理事无碍法界。
理事无碍法界,那你能不能够说就事论事,事事是平等平等的,每一件事跟每一件事之间,是互相一体的,不是独立的,理论上你好像也讲通,实际上你感受不出来,这东西都是一体两面的东西。所以我们常讲说,爱,爱的正面是爱,爱的反面还是爱,那才叫真爱。对不对?你钞票拿出来看看,正面是钞票写一元,反面不写一元也是钞票,对不对?真钞,正面是钞票,背面也是钞票。正面是钞票,背面不是钞票,那一定是伪钞。哪有一个钞票拿出来,说拿这一面才是钞票,拿这一面不是钞票。那一定正面反面都是钞票,对不对?
爱也是一样,既然是爱,正面是爱,反面也是爱。哪有正面是爱后面是恨?那是假爱。假爱的话,正面是爱,后面就不是爱,那是假的嘛!真爱的话,正面是爱,反面也是爱,这关键是在这个地方。所以在这个地方讲到事事无碍法界,就直接对事来讲,事里头有理,理里头有事。没有那个事无理,理无事的,理事是一体的。
所以它事事无碍,那这个就更高了,更高啊,只有一佛乘的菩萨跟菩萨们,他才能了解。一佛乘的佛与佛他才能了解,要不然你一般的圣人,都无法体会。那这个地方讲到的是什么?讲到佛、众生平等平等,心、佛、众生三位一体,讲到是这个地方。
那这个理论发展到这里啊,要度众生,他就不是随缘度众生了,或者组织化度众生的问题啦!你要留意到这整个的变化。那么一佛乘的这种理事无碍的思想,是怎么样从五科里头演变过来?在学术领域里,它就是一个,又是一个大的研究领域,在整个东方文明里头,要用学术研究的话,这两个区块是相当广泛的,相当广泛,有好多好多东西可以研究,从人来研究,从单一理论来研究,从整个历史背景,思想文化背景来研究,都研究不完。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度众生外无佛法,没有众生就没有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度众生外无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21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度众生外无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十大愿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1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云法师这篇讲的真好。随喜师兄转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7 00:32 , Processed in 0.23025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