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8|回复: 0

[其它] 佛教养生长寿秘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在两千五百多年前,释迦牟尼在恒河流域(现在的印度),广传佛法。自那时至今,佛法以其精湛的智慧、博大的胸襟、大众化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受其开导,觉悟人生,出离束缚者,不计其数。佛教养生的提法是近些年的事,严格地说来,就养生保健而言,属于佛教修行的边缘效益,并非佛门中人的追求。然而,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却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

一、佛教养生首先提倡: 养生要养性;调身先调心。因为心与身、肢体与精神是一个整体,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只有“放舍诸缘休息万念”,才能把握身体益寿延年。以佛教养生观念为主旨,为大家提供了诸多方便易行的佛家养生方法。相信通过学习佛教养生方法(学习佛教徒的养生方法),能够使我们这些健康状况下降(亚健康人群)的人也可以长寿健康。

二、佛教养生其次提倡:我佛慈悲,普度众生。那就是说引人向善,或助人除恶;或救人脱难,或教人养生。佛教养生最重精神的超脱,唯求心灵的空寂,而淡化形体的存亡,讲究精神的温磐。佛学认为:有身则有病,有生就有死,祛病的首要是养性,长寿的秘诀是养心。而养性养心的途径有很多,慈悲行善者可享受精神的快乐,自在随缘者可得到心身的安逸,忍让持戒者可达至情绪的安详,放下安心者可获得心灵的坦然。精神养心法是佛教养生的真谛。精神不宁,则百邪侵身。休息万念:方益寿延年。

三、佛教养生再次提倡:反璞归真,延年益寿。这是佛教养生思想的精华,期望养生长寿者,其起居生活、日常饮食所依从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是顺其自然。

四、佛教养生一再提倡:慈悲之心,不可纵欲。佛家出于慈悲之心,倡导众生对人要有慈悲之心,在生活饮食中不可纵欲,起居宜有规律;不可强求,心须静身常动;不可破戒,食素斋禁荤腥。用通俗的话讲:这是对人类养生的一个科学的总结。常言道:病从口入。平时生活中,人们吃什么,怎样吃,都与生命健康有直接的影响。暴食则积滞,不洁则生病,无度则成疾。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违反了养生的规律。

五、佛教养生最后提倡:经常运动,多食蔬菜。佛教养生秘笈告诉人们:经常运动,多食蔬菜,保持清洁,就是防治疾病的最佳良药,就是颐养天年的最佳选择。

佛教养生秘笈严格地说来,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养生保健而言,属于佛教修行的边缘效益,并非佛门中人的追求。然而,佛法修习的具体内容,却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健康的身心。为什么会这样呢?简单地说佛教修行的核心——戒、定、慧,可以使人安定情绪、规范行为、涵养道德、开启智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7 07:28 , Processed in 0.241097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