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337|回复: 7

[原创] 恭逢乙未年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略谈定光佛的应化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2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1 编辑

恭逢乙未年正月初六日定光佛圣诞,略谈定光佛的应化身
親誠恭撰
一、定光佛的应化之一吳越長耳和尚(行修法真大師)

燃灯佛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曾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成佛我们中华民族与定光佛有不可思议的因缘。定光佛在我国古代曾示现多位应化身度化众生(历史记载中的有7次以上)。清代的俞樾在抄录《泊宅编》的有关定光佛转世的资料后,曾颇有感慨地说:何定光佛转世之多耶(见《茶香室丛钞》卷13)。其中,在后世广泛流传的,有五代宋初在吴越国(今浙江)与永明延寿禅师演法的长耳和尚——行修法真大师

v4p032.jpg

据宋代《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之〈五代长耳相和尚〉篇:「师名行修。号法真。泉南陈氏。家本豪右。尚儒学。师独存心清净。不乐处俗。十三出家。遍参诸方。得法于雪峰禅师存公。师生有异相。耳垂至肩。上过于顶。下可结颐。时号长耳和尚。后唐天成二年。自天台国清寒岩游钱塘。吴越国王待以宾礼。居南山法相院。平昔常募人作福。或问和尚募人作福。未审有何形段。师曰。能遮百丑。乾祐四年仲冬二日。钱氏(吴越王錢弘俶)以诞辰饭僧。问永明。此会有圣僧否。永明曰。长耳和尚乃定光如来化身也。既而永明预戒侍者曰。长耳或来。但云我寝矣。师诣永明。侍者依戒告之。师取永明革履覆之而返。翌日坐逝。门人漆其全身。至今存焉。崇宁二年赐谥崇慧大师。

赞曰。 佛为群生 悲愿叵量 应身衍福 为世津梁 现大人相 双耳悬珰 永明有语 是佛定光

清代吴任臣采古籍所撰《十国春秋》卷89记载:僧行修,泉州人,本陈氏子。生而异香满室,长耳垂肩。迨七岁犹不言,或曰哑邪,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长游方外,至金陵瓦官寺,祝发受具,参雪峰义存。武肃王天宝时,行修至四明山中独栖,松下说法,天花纷雨,又趺坐龙尾岩,结茅为盖,百鸟衔花飞绕。宝大元年(924),来杭之法相院,依石为室,禅定其中,乏水给饮,卓锡岩际,清泉迸出。乾祐初(948),忠懿王以诞辰饭僧永明寺。行修遍体疥癞,径据上座,王见大不敬,遣之去。斋罢,僧延寿告王曰:“长耳和尚,定光佛应身也。”王趣驾参礼,行修默然,但云永明饶舌。俄顷,跏趺而化。久之益脂肤津泽,爪发复长,月必三净。寺僧恐其久而毁也,乃髹涂其骸体。后赐号宗慧大师。

根据记载,行修大师于宋乾祐四年正月初六圆寂后,其肉身不坏,曾一直保存在杭州法相寺明代张京元《法相寺小记》记载:「法相寺不甚丽,而香火骈集。定光禅师长耳遗蜕,妇人谒之,以为宜男,争摩顶腹,漆光可鉴」明代张岱《西湖梦寻》的〈法相寺〉篇:「法相寺俗稱長耳相。后唐時,有僧法真,有异相,耳長九寸,上過于頂,下可結頤,號長耳和尚。天成二年,自天台國清寒岩來游,錢武肅王待以賓禮,居法相院。至宋乾祐四年正月六日,無疾,坐方丈,集徒眾,沐浴,趺跏而逝。弟子輩漆其真身,供佛龕,謂是定光佛后身。婦女祈求子嗣者,懸幡設供無虛日。以此法相名著一時。」据民国《武平县志》卷10〈艺文志·重建三宝殿碑记〉记载:杭州法相寺,定光佛之金身在焉。瞻礼者盥手熏香,香烟一缕,上从七孔而出,弹其腹若空。谓所有郡人岁于正月六日为佛诞事,爆竹冲霄,响彻空谷,遥与虎林、秦望诸山相答应,至今传者谈为盛事

附录:关于行修大师的历史记载
1. 《宋高僧传卷三十·汉杭州耳相院行修传》「释行修。俗姓陈。泉州人也。少投北岩院出家。小心受课诵念克勤。十三削发。往长乐府戒坛受上品律仪。年始十八参雪峰山存禅师。随众请问。未知诠旨。辞存师言入浙去。存曰。与汝理定容仪。令彼二人睹相发心。遂指其耳曰。轮郭幸长垂珰犹短。吾为汝伸之。双手平曳登即及肩。如是者三。自此长垂见者举目。后唐天成二年丁亥岁入浙中。倾城瞻望檀施纷纷。遂构室于西关高峰。为其宴息。后郁成大院。修别无举唱默默而坐。人问唯笑而止。士女牵其耳交结于颐下。杭人号长耳和尚。以乾祐三年庚戌岁十一月示疾。动用如平时。以三月中夜坐终。檀越弟子以漆布。今亦存焉后寄梦睦州刺史陈荣曰。吾坐下未完。检之元不漆布。重加工焉。」
2. 《佛祖纲目卷第三十四》:「行修。泉南陈氏子。号性真。唐景福元年正月六日。母梦吞日。惊窹而生。长耳垂肩。异香满室。七岁不言。或问曰。汝非痖乎。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人益奇之。比长读书。过目成诵。旁及内典。徧阅三藏。忽幡然欲游方外。蹑屐名山。至金陵瓦棺寺。祝发受具。参义存。得受心印。再游天台国清。日憩岩畔。猛兽巨蛇。往来左右。驯扰不去。后梁开平间。至四明。独栖松下。天花纷雨。又趺坐龙尾岩。结茅为盖。百鸟衔花。飞绕经岁。以为常。所坐盘石。当膝处成[*。同光二年。行修至西湖南山。喜其后坞。依石为室。禅定其中。尝募人作福。或问。募人作福。未审有何形段。曰能遮百丑。或问。如何有是长耳。修拽耳示之。乾佑三年十一月二日。吴越王钱弘俶。以诞辰饭僧。有永明禅师者。亦异人也。王问明。今有真僧降否。曰长耳和尚。乃定光佛应身也。王趣驾参礼。称修为定光出世。修默然但曰。永明饶舌。少选跏趺而化。其状如生。久之益肤草津泽。爪发复长。月必三净。时有舍利。后值金兵侵境。刃伤之。流血白色。兵惧而退。自是肌理失润。乃以髹涂骸体。法号宗慧大师。」
3.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汉行修》:「出泉州陈氏。少依北岩院。课习经律。年十三乃落发。往受具於长乐府戒坛。年十八。即造雪峰。从存禅师。扣激心法。随众请益。未有趋向。方将辞存游两浙。存指其耳曰。轮郭幸长。垂珰犹短。吾为汝伸之。异日庶几使人睹相发心。於是为举手拽之者三即过肩。后唐天成二年。抵钱唐倾城瞻礼檀。施填委。因卜西关高峰下。考室以居。俄成大院。然修不事举唱。但终日危坐如木偶。或问宗门事。但一笑而已。出则士女哗逐。戏牵耳於颐下。交结之。时号长耳相和尚。乾佑三年十一月示疾。明年三月中夜坐终。檀越门人以髹枲为永久计。久之复见梦於刺史陈荣曰。吾床坐未完。且而视之。则床坐果不髹枲。趣命工。」
4. 《再增订佛祖道影(四)》上虚下云老和尚重辑.上宣下化老和尚再增订:「吴越长耳和尚杭州法相寺。长耳行修和尚。泉南陈氏子。母梦吞日惊寤而生。长耳垂肩。七岁犹不言。或问之。忽应声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出家金陵瓦棺寺。参雪峰。得其心印。自是猛兽驯若灵异。益着僧问。如何是长耳。师以手曳耳示之。问。南峰难到么。曰。只为他会不。过曰。到后如何。曰。孤峰独宿。吴越王问永明。今有真僧否。曰。长耳和尚。乃定光佛应身也。王礼。称定光出世。师曰。弥陀饶舌。少选而化。宋赐号宗慧大师。
赞曰
石龛松户 心甘行苦 百鸟是归 天华可雨
不传之妙 神通之普 具眼衲僧 一齐看取
或说偈曰
一九八五年十月十日.宣公上人作
长耳修眉大和尚 定光示现古佛身
七岁不言为养晦 百兽皆惧显至尊
雪峰有眼传心印 越王无意遇圣真
倒驾慈航救世主 黑暗时代作明灯」
吴越长耳和尚.png
5. 《钦定四库全书 西河集卷六十七 翰林院检讨毛竒龄撰 碑记六》 记载有「重建宗慧堂记」,全文为:「法相寺在西湖南髙峯下。五代时长耳和尚旧道塲也。其傍有宗慧堂。相传赵宋时所建。而今亡矣。尝考法相所始。不得其实。或曰。“法相即长耳院。又名宗慧禅院。实即定光佛寺也。”夫定光与宗慧长耳何与。及按旧迹。得宋翰林侍讲范楷所撰碑文。而碑毁于元。即文亦阙失不甚备。惟眀嘉靖中有苏州太守徐节所树一碑。尚存西楹。其文为翰林庶吉士王谷祥所撰。拂读之。彷佛其槩。而惜其时月多未协也。考师泉南人。生于唐昭宗景福之元。其母梦吞日而生师。生则两耳垂及肩。名长耳儿。长耳儿七嵗不言。忽一僧谓曰。“何钝置耶”。师答曰。“不遇作家。徒撞破烟楼耳。”当是时。人早知其为应化身矣。其后?方外。祝发金陵瓦棺寺。而歴参诸方。至后唐同光二年始至杭。见西湖南山而乐焉。依石筑室。以乏水。咒而得水。今名卓锡泉是也。自同光二年居此。阅二十六年至后汉乾佑三年十一月二日。永眀禅师者。圣僧也。居净慈寺。呉越王生日饭僧。问永眀。“有真僧乎。”曰。“有南山长耳和尚。则定光佛应化身也。”王趣驾至山礼师。直呼定光佛。师不答。但曰。“永眀可信乎。”趺坐而化。则是法相之建。或在此时。或过此已。往而碑云。石晋时建。则石晋二主。共十一年。正当师所居二十六年之中。是时未尝知师也。且即此二十六年中。石晋多事。大梁去此逺。毋论不知师。即知师。必不能赐院至呉越境。即或赐院至呉越境。或呉越王自知师。当石晋时王自赐院。不必出石晋敕建。则长耳之名己著南山。何必待永眀而后闻也。且夫宗慧之建何自也。旧以为是寺所始。本名长耳。而宋始更名法相。且赐长耳为宗慧大师。则是宗慧名堂必始于宋。苐不知在宋何代。而碑云。师遗蜕不壊。肤革津泽。月必三净其爪发。而金人侵境。刃所伤处。皆流白血。因于崇宁三年。应僧司之请。然后覆以髹漆。而锡以今名。夫崇宁者。徽宗年也。其时天下稍安。燕闲所至。表锡及此。固未可知。然而当其时。金人未尝侵境也。即谓金人侵境后此之事。是时但赐号则又不得。谓僧师上其事。而后得之。盖上即上其侵境事矣。予谓是寺所始。必始于五代之汉。宋仅易名耳。若堂所由建。必在南宋。而世误以崇宁。实之事当因革即基。构见存尚。多倪?而为文不慎。致有以己成之。记为谬误者。此兴复之。所当亟而为之文者。倍不可不为之审也。予重诣法相寺。求所为宗慧堂者而不得。因考其故碑。而重为辨定若此。若夫师之应化所在皆有。天台文殊。囊山之辟支。佛池之金地藏。鹤林之布袋和尚。灵岩之智积菩萨。皆有显迹。而师在生时。杭人以水旱疾疫及祷生求嗣。曳其长耳无不立应。今遗蜕岿然。尚能趋四方之士。碑不云乎?苏州徐使君。以祷而生。所为三致。意而报以碣也。世之有事于堂者可知已。康熙己巳。住僧方谋兴复。因丐斯文。为劝缘之。举越一年堂成。寺僧请书碑。乃即书其文于石。某月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1 编辑

二、定光古佛——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圆应普慈通圣大师 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佛(摄影:AB)(1).JPG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2-2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1 编辑

三、临济宗杨歧派第五世高僧宗杲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1 编辑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4 0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1 编辑

南无定光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5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1 编辑

南无定光佛 南无定光佛 南无定光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2 编辑

南无定光如来!南无定光如来!南无定光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6 1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22 编辑

南无定光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5 18:20 , Processed in 0.307805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