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虽然是大愿无穷,还得众生有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照理说他至少要活一百岁,为什么提前二十年就走了?这里头有个道理,佛菩萨示现在世间,住世长久在教化众生的缘分。有缘就多住几天,没有缘少住几天,他住世时间长久,不是业力支配,是愿力跟度化众生的缘分。缘分怎么说?如果有人喜欢接受佛菩萨的教诲,依教奉行,佛菩萨就一定要长住世间。如果我们学习的态度衰了,阳奉阴违,在这种情况下,佛菩萨虽然有愿,也不能长住世间。但是我们要了解一个道理,佛菩萨住世跟不住世,都是大慈大悲。不住世,使一些人更能够提高警觉,更能珍惜佛法,做逆增上缘,使一类众生认真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大用无方,慈悲济世”。所以住世时间长短,我们不必在意,应当记住佛的教诲。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尤其是现前这个时代,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在动荡不安的环境当中,要把自己稳定下来,这非常重要。怎么样才能够定得下来?最要紧的就是修清净心。你的心清净,就能定下来,不受外界的影响,自己才能做得了主宰,修行功夫才会得力,我们所希求的果报,才能够现前。在这个时代,我们特别提醒,决定要修真诚心。我们以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看到大地众生都是一片真诚,这是真的,不是幻觉。我们以清净心看世间,这个世间清净无比,所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必得要努力修学,才能够不
受大环境的影响。《楞严经》说:“若能转境,则同如来”,我们首先不要被境界转,站稳脚跟,再向上一着,就能够转境界了。希望大家用心参究。
我一生没有自己的道场,一生是处处作客。这个地方的主人我们很投缘,他对待我护持照顾得很周到,我就在这里多住一段时期;如果缘分薄,我就少住几天。所以我一生是处处作客,不是作主。释迦牟尼佛一生没作过主,作客。我们看看祖师大德所示现的,就是所讲的“云水僧”,云水僧就是作客。作客没有烦恼,作主就有烦恼,主人很辛苦,客人就比较自在。我懂得这个道理,向佛菩萨学习。
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一念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诸佛如来是同一体。如果我们对这个不能认识、不能肯定,我们的修学就有障碍,而且是障碍重重,很不容易突破,决定是堕落在妄想分别执着里,而且坚固的执着;妄想分别执着都是迷惑,都是不觉。近代弘一大师教人学佛,从《华严疏钞》下手,非常有道理。从《华严疏钞》下手有什么好处?认清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了,就不会坚持自己的错误观念,会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才真正得清净心,才真正恢复自己的心量。“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我们本来的心量。现在我们心量变得这么小,一个人都容纳不下,多可怜!《华严》的教诲要落实,我们的心才真正得清净,得平等,得自在无碍,希望同修共同勉励。
(节录 九九年早餐开示—住世长短—愿力与化缘 档名:20-14-0502) 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