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936|回复: 4

[佛化生活] 千佛塔寺故事多(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位哲人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在这个世界上,怎样活着的人都有。生活是属于自己的,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决定你过什么样的生活。
    在浮躁的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让人们活得很累,许多人都感到身心疲惫,若再产生种种的不如意,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就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这样一批女性群体,她们选择了一种惊世骇俗的生活方式。
    在风景秀丽的梅州千佛塔寺,生活着180多位尼师。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或喜或悲或酸或痛,但她们有信仰,有追求,她们勇敢地选择了入寺修行——这种大多数人都不敢选择的生活方式。如今,她们有的在寺中的佛学院学习,有的在寺中当尼,她们也使用手机,她们也爱美纹眉,她们也与时代同步,她们的生活简约并不简单。
    对于宗教,我既感神秘又心生敬畏,尤感佛学的博大精深,不是我这样的凡人所能参透的。但我对自己不知的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加上好奇心驱使我勇敢地走进寺庙,近距离了解僧尼的生活。
    今年6月,我正在广东龙川工作。龙川离梅州很近,只需乘两个小时的火车。这期间,我曾两次到梅州,曾在梅州著名的千佛塔寺小住。那巍峨耸立的千佛塔,那绿树掩映中的庙宇,还有众僧尼尤其是满师傅一直印刻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历久弥新。
    千佛塔寺是尼众道场,坐落在梅州市郊东山,面临梅江,群山环抱,群廓历历,尽收眼底。
   


   第一次去千佛塔,来去匆匆,意犹未尽。当我第二次来千佛塔时,我径直找到香客接待处,当值尼师接待了我。我告诉尼师我想在寺中小住。眼前的这位尼师皮肤白皙,相貌端庄,尤其是她经过美容纹过的眉毛为她增色不少,一袭黄色的僧衣衬托着白皙的肤色显得很清灵。我在心里叹道:哦,原来尼师也纹眉啊,真是改革开放了。她查验了我的身份证后,让我到里间和住持谈话。原以为住持一定是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谁知里间只有一个年轻的尼师端坐在黄色的蒲团上,我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千佛塔寺住持竟会这样年轻,我傻傻地站着,看着,想着。只见她精干利落又面带威严,她用敏锐的目光审视着我。望着我的满头大汗和手里拿着的香,她不动声色地问我“为什么要在寺里住”,我说“我想接触了解和感受佛学文化”。大概是对我的回答比较满意,在又问了职业,学业等情况后,她就拿起电话,通知香客楼安排接待。(我后来得知这是千佛塔寺的副住持)














    住在寺中的费用是每天50元,含吃住,一日三餐都在寺中的饭堂吃素斋。饭余,我就到寺中各处走走看看。这时,一位总是笑容满面的尼师进入我的视线,我们很谈得来,很快我和她就成为好朋友,她就是释耀满,我称呼她满师父。
    满师傅身材瘦小,肤色偏黑。她说话总是未语先笑,给人以亲切感。熟识后,她对我讲了她的故事。
    满师傅是重庆人,和普通人一样,也有过结婚生子过日子的岁月。后来,丈夫变坏,她和丈夫离了婚。不久,她患了乳腺癌,万念俱灰的她开始学佛,由此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佛教为她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再后来,看破红尘的她毅然出家,辗转千里来到梅州千佛塔寺。剃度时,她在佛殿庄严地发下大愿,而后,这些大愿一一实现。出家后,满师父以寺为家,她把全身心都交给了佛菩萨,一心向佛,旁无杂念。她非常满意自己的人生选择,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每日虔诚礼佛之余,她就拿起扫帚,主动地打扫寺院,主动地找活干,无论干什么,无论份内与份外,她一概视为己任,兢兢业业地干好。她还从小事做起,严格自律。大殿供奉的瓜果,她从不吃,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吃;每日三餐,她只吃早餐和午餐,而且吃的很少,她从不吃晚餐,真正做到了“过午不食”;她负责在寺里敲钟,她把这份责任看得很重。她夜睡晨起,每日凌晨4点,她已经准时在钟楼敲钟,伴着悠扬的108下钟声,她高声诵唱早钟词,全程需要25分钟。到了晚上9点,她又准时地到钟楼敲晚钟,唱晚钟词25分钟,暑尽寒来,日日如此,她已坚持数年。

    自从投身到佛菩萨的怀抱,满师父逐渐成为大彻大悟的比丘尼,她自觉受益匪浅。首先,她的精神状态非常好,其次她的身体状况非常好,最令人称奇的是她的癌症不治自愈,她归功于出家修行所积功德发生的奇迹,真是大彻悟得大自在,大舍有大得啊!这使她愈发感激佛菩萨的庇护与加持,愈发坚信佛教的神奇功力,她更加刻苦地学佛拜佛传播福音,以慈悲之心度人度己。
    满师父出家时,没有告诉家人,她的父母和妹妹听说后,就来到寺中看望。她的母亲和妹妹一看到身披袈裟的她,就哭开了,她们劝她还俗,但满师父的父亲很开明,他看到女儿虽然比出家前瘦了十几斤,但精神状态却非常好,她在寺中很快乐,所以就不再相劝女儿还俗。后来,家人再到寺中看她,她的父亲已能理解和接受佛教文化,并对女儿口称“师父”。临别,满师父对父母这样说再见:愿我们早日在西方极乐世界团聚。孰料,她的母亲闻听此言,竟哈哈大笑……
    令人称奇的还有一件事。满师父当初曾发大愿,将来让自己的儿子考上大学,读一年后投身佛门。儿子果真考上了大学,孰料读了大一后,总觉得不合己愿,就毅然选择了放弃,而后他考进了中国佛学院,现成为中国佛学院的本科生。当儿子来看望母亲时,知道了母亲当年发的大愿,称奇不已,神奇的机遇和难得的佛缘使母子二人都成为了佛门中人。
    满师父给我讲过佛法,她还说我很有善根和慧根,如能毅然向佛,定会取得大福报。我知道她在度我,我笑答:舍不得女儿和老公。于是,她不再勉强。
    她还给我讲了寺中一些尼师的故事……
    俗话说:到了庙里随和尚。我住在寺中,也严守寺规,凌晨4点起床,4:30上大殿和180位尼师一起上早课,晚上9:30入寝。在寺中,我拍了好多张照片。回广州后,我精心挑选出20张,洗印好寄到千佛塔寺,得到众尼师的欢呼和赞扬。
   




















  我至今难忘在钟楼观看满师父敲钟和诵经的情景,这些镜头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永远地定格在我的镜头中,成为瞬间的永恒,成为回忆的历史,成为我想念满师父时便取出来细细端详的珍品。我很想歌颂这位不同凡响的女性,但我苦于没有佛家的专业语言,写不出她的形神面貌及内心世界而耽搁至今。
    凌晨4点,万籁俱寂,寺中一片空灵,只有山风吹动林梢的声响,只有千佛塔上风儿吹动的铃声掠过。身披袈裟的满师父登上庙宇右厢的钟楼,做好准备工作,4点整,她开始了撞钟,伴随着悠扬的钟声,她屏气凝神,气惯丹田,倾注满腔佛音高唱寺庙早钟词。25分钟之内,她要撞钟108下,然后是左边厢鼓楼尼师打鼓5分钟,4:30全寺尼师上殿早课。我蹑手蹑脚地悄悄上了钟楼,很快我便被她带入一个我全然不知的境界中。我忘记选择角度拍照,以至于拍照的效果很不理想。此时的满师父,全情投入,浑然忘我,这是一位庄严献身佛门,与佛化为一体的佛门大师,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但真心敬仰的佛门奇女子。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上祝当今世界永久和平,下资全国人民安居乐业。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悉离苦海……”
    小小钟楼,伫立于高大的绿树掩映中;阵阵歌声,响彻千佛塔寺的庙宇回廊。风声钟声歌唱声,仿佛天籁之声,仿佛空谷回音,由飘渺云雾中传来,伴随着千佛塔的铃声,声声悠扬。而此时的我,已仿佛灵魂出壳,魂魄畅游九宵,不知身在何处,不知今夕何年……
    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须在寺中闻。
    一弯明月悄然退去,一轮朝阳染红天际。一阵云淡风轻,一片宁静安然,置身寺庙才会有的脱俗之感油然产生。
   




   






    当我离开千佛塔寺时,满师傅把她仅有的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东西送与我:她和相貌堂堂的儿子的照片;素雅的荷花封面的笔记本;她的儿子在法门寺求的护身符;佛教书籍和多张佛教碟片。
    拜别了满师父,我回到龙川。
    入夜,我在安睡。凌晨时分,耳畔忽然闻听满师父的歌声和钟声,我立即起身,看表正是4点钟。此时,我人在龙川,距离千佛塔200多里啊!我使劲拽拽耳朵,没错,分明听到的是满师父的歌声和钟声。







    真是不可思议!是心灵感应还是生物钟?我至今费解。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
    钟声悠远,歌声悠扬。声声叩人心扉,在天宇回荡

----转贴----
发表于 2010-11-9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出火海离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发表于 2010-11-9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师兄布施!与您分享回师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学佛者应有的基本信念
http://bbs.bushinet.com/viewthread.php?tid=79546


怎样学佛能有出离心,成为能担当的觉悟者呢?

  在今天的社会,入世修行,第一件事情:发愿成就法身圆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严持戒律,广布施,心念佛,发愿念念不离出离三界六道轮回的心。

  这几个愿力不能丢掉。如果从来没想过要出离,就会觉得这个社会非常好,就不可能学到真正的佛法。

  第二件事情:要行愿,照《普贤菩萨行愿品》去做,踏踏实实地念念不离此行愿,知道自己每一念都在干什么。

  第三件事情:要想成佛,就必须用心感佛。

  什么叫用心感佛?“是心作佛”,当下心念佛。

                                                                         --------------------选自回师《学佛者应有的基本信念》
发表于 2010-11-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
发表于 2010-11-10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愿世界充满无私的爱,愿所有的家庭都成为幸福的佛化家庭,愿所有的佛子们团结一心共同弘扬大乘佛法,影响我们的因缘众生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同证菩提。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0-1 02:08 , Processed in 0.234553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