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39|回复: 3

[佛教文化] 转帖: 十种忏悔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8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除了人事上的忏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忏悔。譬如盖房子偷工减料,造成崩坍的不幸,良心上能不忏悔吗?为了骗取厚利,仿冒盗用,粗制滥造,不顾商业道德,破坏国家形象,不应该忏悔吗?只为满足个人贪欲,而造成金融混乱,恶性倒闲,使多少人生活陷入困境,使社会笼罩了苦难阴影,能不忏悔吗?如果人人有忏悔的善心,以大众利益为前提,置个人得失于度外,我们的社会不就能繁荣富庶,我们的国家不就能和谐安乐了吗?

佛经里有十种忏悔法门,为我们在人事和工作上的忏悔提出了指引,这十种忏悔法门是:

1、对诸佛忏悔:诸佛的法力有时会与我们的脑波相通,藉相同的频率度化我们。对诸佛忏悔,并不是要我们跪拜偶像,对木头、石头磕头,而是要我们洗心革面,移情化性。

过去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每天从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终年不辍,无德禅师非常欣喜,就嘉勉她说:“你每天都能虔诚的以香花供佛,真是难得。经典上记载:常以香花供佛者,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呀!”

这位信徒听了,很是欢喜,就请求禅师继续开示:“师父呀!我每次来寺中以香花礼佛,觉得心里像甘露水洗过了一样,清凉而宁静;可是一回到家里,面对琐碎的家务,有时又像陷身火窟一样,只是焦灼不安。师父呀!请开示我:如何在烦嚣的尘市中保持一颗清净心呢?”

无德禅师反问:“你知道如何保持花朵的鲜艳吗?”

信徒回答:“知道啊!只要每天换水,并且剪去下面那一截泡烂的花梗,花就不易凋谢了!”

无德禅师点头笑道:“保持一颗清净心,也是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像瓶里的水,我们就是花,要每天净化身心,多多忏悔反省,去除腐烂的习性,长养清净的心苗,才是礼佛的真义啊!”

信徒听了,恍然大悟,很欢喜地作礼:“谢谢师父开示,希望以后有机会亲近师父,过一段寺院修行生活,享受暮鼓晨钟,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笑了,伸指一点:“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膊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如同菩提,言语动静、举手投足间,无处不是无静,何必执着寺院形相呢?”

所以在佛菩萨面前参禅或忏悔,并不仅是身体的跪拜诵念,更重要的是抛去心中杂念,息下妄缘,割舍罪业,清净身心。

2、对父母忏悔:为人子女者如常常觉得有亏孝道,不能甘旨奉养,光耀门楣,因而忏悔改进,也是一种孝心。

3、对子女忏悔:为人父母者,如果常常觉得对子女哺养照顾不够,对他们的呵护、关爱不够,因而力谋周全,必定可以做好父母。

4、对师僧忏悔:过去印度有一个迦阇国王想谋害大象王,就命令杀手穿了袈裟,伪装成沙门的模样前往,被大象王的母亲识破行藏,劝儿子拒见以避祸,大象王决定舍身度化顽劣,因而答谢母亲说:“见袈裟一相,知是慈悲本;此心皈佛者,愍念诸众生。汝勿怀疑虑,宜应速摄心!被此法衣人,欲渡生死海。”

师与僧,都是传道人,是真理的化身,是暗夜的明灯,我们即使不能效法大象王的慈悲,也应该常常惭耻于道业没有成就。

5、对弟子忏悔:我们做师父和老师的人,也要常常反省对弟子有没有尽心尽力教诲,以免误人子弟,作践人才。

6、对国家忏悔:国家保护我们,领袖领导我们,使我们能安居乐业,而我们对于国家和社会又贡献了多少?有了这样忏悔的心,就能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7、对檀越的忏悔:一个出家人对信徒(檀越)也要有忏悔心,觉得我没有全力为大众解除疑难,没有时时为大众度化灾厄,实在愧对三宝与缁素,所以要好好用心,多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业。

8、对良友忏悔:与朋友相处,总觉得你待我太好,我对你不厚道,如此多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才能广结善缘。

9、对所忏悔:譬如各位今天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赶来听讲,要耗费多少时间?花费多少金钱?我对各位究竟能有多少助益?一念及此,内心即有海深山积的惭愧!由于有惭愧忏悔的心,使我每次讲演都很慎重,希望每一句话都能对各位有所贡献。

10、对龙天的忏悔:天龙八部护持我们,在冥冥之中加被我们,使众多因缘成就我们,度越一切夷险,不堕愚痴迷途,我们能不好好回馈十方大众,报答天龙八部吗?

忏悔是如此的美好,当人人前争后逐、暴戾愁恼时,我们却退让礼敬、谦诚忏悔,使心地如熙日般光明,性情如和风般安祥。忏悔是多么美好呀!可是很遗憾的,社会上对于能忏悔改过的人并不能真正尊重,也少见包容。譬如服刑犯人释放以后,虽然他已经改过自新,立志向善,可是社会这么现实,一个回头悔改的浪子常常找不到工作,缺乏机会,没有出路,在无立足之地的恶况下,只好变本加厉、再度犯罪,实在可惜!

《五分律》中说:“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我们佛教徒应该有大度量、大胸襟,包容忏悔的人,协助忏悔的人。

金代禅师养兰的公案,就是一个例子。他在寺旁庭院里栽培了几百盆兰花,讲经说法之余,视兰花为爱徒。有一天,禅师因事外出,吩咐一个弟子代为照顾,这个弟子浇水时,不小心把兰架绊倒,整架的兰花毁成一堆,弟子非常愧疚,决定等师父回来以后勇于认错,甘愿受罚。金代禅师回到寺里,看见兰园里的残破景象,听了弟子真诚恳切的忏悔,不但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说:

“我之所以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种植的。生死流转,物相无常,如果迷恋于心爱的事物,执着不能割舍,就不是禅者的行径了!”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7/70187.html)

发表于 2014-6-7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7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阿弥陀佛!愿一切众生戒邪淫,消除业障,离苦得乐,破迷开悟,共发菩提心,皈依三宝,共同念佛,同生极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20 05:58 , Processed in 0.41735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