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义理甚深奥妙。大乘是凡(缘起法界)圣(性起法界)之所依靠,这就叫一佛乘,不是一般大乘,超级大乘。信者至微。佛所说的大乘真理,不是每一个佛子都相信的,如摩诃迦叶。大乘宗旨不是一般人所能接受的。 真正要学佛,了生死断烦恼,两个阶段。第一个要证人空,破我执,破俗有,还要破多闻。多闻会掉入所知障,知识的领域。第二要证法空。行正法的人这个很麻烦。二乘,法空不破不能超越。大乘要双破,才能正式修行。 佛法特质,上穷佛道,离开群众没有办法穷尽,这是大乘里的璇玑。不接触众生,不知道人性的千变万化。大乘绝对本身不是单纯的理论,比小乘更契合众生。法越大就越融入生活中,越融入群众中。至极大乘一定完全融入生活中。甚深禅定不见得对这种大法相应。一个行者必须跟整个社会产生共鸣,至少要了解众生的心性,人的心性不能体会,你怎能了解什么叫佛性?不只上求佛道,还要下化众生。 大乘起信后,缘起深理开显,邪知邪见转为正知正见。大乘一个核心就是缘起法。修学大乘法,你只要了解缘起法,不见得你的知识要多少,缘起是法,不是知识。人在世间你能不能了解生命的真相,也就是生命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怎么存在的?这个法了解,这个知识你可以不懂,你可以了生死了。佛法的殊胜在这里,不可思议也在这里。佛陀讲得多的就是四谛,讲缘起法,是一个基本架构。大乘的缘起原理,是讲它的应用。 从华严立场看法界的缘起,任何一法都有缘起,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你这样看的法,都叫别观。总相观与别相观。这一法有这一法的构成因缘。问题是这些东西凑在一起你怎么看?你又有一个理论,说是那些法凑合在一起。这一法与那一法有没有关系?所有的小乘的因缘法,只讲那个因缘,没有涉及这个法与那个法的关系。华严有宏观,这一法与那一法有关系。只要有关系,那所有的法就有关系。这就是华严最有名的法界无尽缘起观。法界重重无尽缘起观,重重无尽,这个就很麻烦啦。这是大乘当中最极甚深的一个道理,也是基础。这个基础理论。这个宇宙中没有一个永恒的,都是无常,唯一的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无常。无常又是永恒不变。这个法界无尽缘起的真理就是整个法界的现象。 这两句话,从无常立场,是空宗的立论,就是无常。从性宗的立论,就是法界无尽缘起。这两个同样都是这一个宇宙中唯一的永恒。一切法,万法繁兴,而这些法的繁兴是不是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个案法来看,每一个都无常,从整体宏观看,万法繁兴。 整个大乘所讲的,从《起信》性宗的立场,不讲空性,所以讲缘起,就是法界无尽缘起。这个内容很扎实。不讲缘起,无关,容易堕入断见,有关易常见。从总体看是相互的关系,既不是有关,也不是无关。 附:本文为海云继梦导师《大乘起信论》第三讲,系圆明据师視频所授整理之法要笔记,并加标题。甚深法义,未经师审。漏要之处,敬请勘察。敬祝大德,沛大吉祥! 法缘殊无比,同结众有情, 咸登一法界,华藏世界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