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479|回复: 1

[大德开示] 没有成佛就不能圆满利益众生,所以菩萨才追求佛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索达吉堪布

1、如果发心只是为了自己往生净土或者获得成就,那一旦往生或者成就以后善根就会穷尽。

2、其实大乘佛法最终的目标并不是成佛,而是利益众生,只不过没有成佛就不能圆满利益众生,所以菩萨才追求佛果。只有利益众生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究竟目标。

3、如果大乘道暂时追寻的目标是证悟空性,究竟的目标是历经一地直到十地,最后自相续从业、烦恼和痛苦中解脱,获得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佛果。这样的话,由于在获得佛果时发愿已经实现了,菩萨的善根就会穷尽,就像小乘阿罗汉灭尽烦恼而入于涅槃一样(当然,涅槃是非常幸福快乐的境界)。

=======================================
摘自《现观总义讲记》


总而言之,大乘道的主要追求目标,就是将普天下的所有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的无上果位的佛陀之事业。这一句话大家一定要记清楚。大乘的教义非常深广,但是归纳而言,大乘道的主要目标就是让普天下的一切众生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这就是大乘道的发心和事业。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反省:我的所作所为能不能成为让众生获得佛果之因?如果你的发心和行为能做到这一点,就说明自己的修行已经成为大乘法了。

如果以这样的发心摄持,哪怕天天扫厕所或者在国家机关上班或者做任何世间的事情,但实际上都成了菩萨的行为。如果你对利益众生没兴趣,尤其是愿天下无边的众生获得佛果的心态一丝一毫也没有,那即使每天讲经说法或者闻思诵经,表面上看来行持得如理如法,但实际上根本不属于大乘。

既然大乘的追求目标就是让众生获得佛果,所以我们平时在行住坐卧或者行持善法的过程中要反反复复观察自己的心:我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最后得出来的结论也许是什么目标都没有,只是人云亦云随着别人而行,也许就是为了自己往生极乐世界

当然作为凡夫人,刚开始的时候有这样的心态也情有可原,但最后一定要把这种心态改正过来。有时候我反思自己刚出家时的很多想法,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非常惭愧。记得当时我们寺院有一位维那师的嗓音特别好,我那时想出家后我要当一个维那师,好像有一段时间我出家的目标就是当维那师。还有一位做供品的上师叫且多,他穿的衣服在所有的僧众中非常漂亮,我那时也想过,出家后变成他那样可能会非常好看,也有这样的发心。现在回顾起来确实很惭愧。虽然现在我也不敢说有了真正利他的心,但是跟那时比起来,依靠大乘善知识和大乘论典,自己已经基本上知道方向了,对于不能怎样想、应该怎样想是明白的。只不过无始以来自私自利的串习力非常强大,经常覆盖了微弱的利他心。

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刚开始学佛时可能也像我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同的目标。但是现在我们遇到了大乘佛法的甚深教言之后,就应该调整自己的目标,要生起利他的菩提心。

诸大菩萨的善根也不但不会穷尽,而且还会无穷无尽。为什么真正发了菩提心和登地菩萨的善根不但不会穷尽反而会越来越增长,乃至佛地都不会灭尽呢?因为他们是缘众生发菩提心,而众生是无量无边的,因此发心所获得的善根也是无量无边的。如果发心只是为了自己往生净土或者获得成就,那一旦往生或者成就以后善根就会穷尽。

《普贤行愿品》说,就像虚空无有边际一样,三界轮回的众生也没有边际;就像众生没有边际一样,众生相续中的业和烦恼也无边无际;就像众生的烦恼无边一样,我的誓愿也无有穷尽。应该这样发愿,这样善根也会无穷无尽。当然这个颂词也有其他的解释方法,但是法王如意宝通过这种方式来解释。否则,如果以为大乘道的暂时追寻目标,是证悟甚深空性之义;而究竟的追寻目标,仅仅是获得自相续解脱于二障之束缚的佛果,那么诸大菩萨的善根也只有就此而穷尽了,就像小乘道行人获得了无余涅槃一样。

如果大乘道暂时追寻的目标是证悟空性,究竟的目标是历经一地直到十地,最后自相续从业、烦恼和痛苦中解脱,获得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那样的佛果。这样的话,由于在获得佛果时发愿已经实现了,菩萨的善根就会穷尽,就像小乘阿罗汉灭尽烦恼而入于涅槃一样。这就像现在有些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找工作,一旦找到工作就不用再读书了。或者目标是爬山,那到了山顶吼一吼或者看看蓝天白云就可以了,之后只有下山,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事可做了。

其实大乘佛法最终的目标并不是成佛,而是利益众生,只不过没有成佛就不能圆满利益众生,所以菩萨才追求佛果。

现在很多人不懂佛法的道理,很多人连想成佛的念头都没有,只是为了暂时遣除病痛和一些痛苦为目的而学习佛法,有些人说家里特别烦,听说学佛法很好,很安逸,所以为了获得安逸而学佛,可能还有更差劲的目的,这些根本不究竟;好一点的是想获得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一样的功德,所以他们发愿成佛,这样一旦成佛后就完成了所有的修学。那时就像多年读书后考上大学,父母认为孩子终于考上大学了,以后再也不用操心了;孩子也认为已经考上大学了,现在可以好好睡懒觉了。

现在很多修学禅宗的人的目标就是灭尽分别念,他们认为安住在无分别的境界中是最好的。当然我们暂时要压制分别念,因此一些止观的修法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要利益众生的话,整天都随着分别念而转也不一定很有力。但我们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不产生分别念,如果这就是究竟的目的,那无色界的众生在八万劫中不会产生任何分别念,但这根本没有什么用。如果认为修行佛法可以显示各种神变,那很多饿鬼也可以在天空中像鸟一样飞行,但这也没什么用。

因此,只有利益众生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究竟目标。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利益众生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究竟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7 06:13 , Processed in 0.187040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