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里觅清凉(蝉友圈·佛旅网佛旅领队摄于五台山朝圣 朱朱)
文殊师利菩萨,又名妙吉祥菩萨,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同等,是无上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作为智慧之神,与普贤菩萨、释迦牟尼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不管是智慧还是辩才均是第一。《华严经》则说:文殊菩萨,是十方诸佛母,一切菩萨师。
在《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佛告跋陀波罗:“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其生之时,家内屋宅化如莲华,从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天童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诣诸仙人求出家法,诸婆罗门,九十五种诸论议师,无能酬对,唯于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定,以此三昧力,出现于十方,于佛灭度后,五千四百岁,于其本生处,示现入涅槃。”又据传说,预知释迦牟尼佛将在蓝毗尼园出世,而当时尼泊尔(加德满都)还是一片荒凉沼泽地,于是文殊菩萨慈悲为怀,不避艰辛,提前二十余年,率领弟子数十人,由五台山至尼泊尔,移山填沼建造城池,以迎接伟大佛陀降临人间。尼泊尔苏瓦扬布拿寺的猕猴是他头虱化身。
文殊菩萨形像,一般为天衣天冠,顶结五髻,表佛五智,一手持宝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另一手持经典,代表智慧的思维,驾乘狮子,表示威严猛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而经所说清凉山及五顶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县东北,离县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据说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以及五方佛:东方阿閦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朝礼文殊,学登妙境(摄于蝉友圈·佛旅网五台山朝圣)
东台名望海峰,海拔2795米,东台顶上“蒸云浴日,爽气澄秋,东望明霞,如陂如镜,即大海也,”故冠此名。由于海拔高,台顶气温低,盛夏之时节,仍须穿棉衣。中国佛协前会长赵朴初填词赞曰:“东台顶,盛夏尚披裘。天著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朝气满神州。”(选自蝉友圈佛旅网 五台山朝圣专题 朱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