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2|回复: 1

[佛教文化] zt:香道四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3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5 编辑

香是一种嗅觉文化,是自然造化之美。香,不仅芳香养鼻,还可寄托情意、祛秽疗疾、养身怡情。以鼻闻香,以心领会,尺席之间,五感澄明。   香以达意   早在先秦,香料就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人们随身佩戴香囊、插戴香草;街市上有“香铺”、“香人”;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人们在香烟萦绕中净化心灵、感悟生活、寄托情思。   古往今来,寺庙每天都会迎来香客,祈求神明保佑;大旱之年,人们焚香祭天求雨;丰收之年,焚香答谢神明;出门前,焚香求好运;出海前,焚香保平安;大厦奠基时,焚香求吉利。   长者逝后,后人燃香悼念,表达思念之情;清明时节,不远千里返乡祭祖,以表不忘祖德祖训之心声。焚香已成为人们渴望实现某种愿望的精神寄托,也是表明心迹的一种方式。   香以驱疾   最初古人发现一些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熏烤,可驱逐蚊虫,去除浊气,这便是熏香的起源。   中医认为,焚香属外治法中的“气味疗法”。《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都有对中药植物芳香气味的医用功效的研究开发。一些木本或草本类的芳香植物燃烧所发出的气味,有免疫避邪、杀菌消毒、醒神益智、润肺宁心等作用。   由于所用原料四气五味的不同,制出的香便有品性各异的功能,或解毒杀虫,或润肺止咳、或防腐除霉、或健脾镇痛。若有被称为“国老”的甘草掺入,制出的香则不烈不燥,香甜柔润。   民间在端午节挂香袋、戴艾蒿、斗百草的习俗,就是用艾、蒿、菖蒲等香料植物来杀灭越冬后的各种害虫,驱疫避秽。   香以养身   人体遍布经络,贯穿周身。加之人体是对外开放的,在与外界沟通中,易受损伤。将香药按照香方、功效及君臣佐辅配伍,制成香品使用,能够养护正气,修复、养护经络,达到心安神宁,使得身体健康。   香道所使用的香料多达百余种,通过各种香品的运用可有效调节人体内分泌、治理微循环及植物神经系统,调节睡眠,坚持使用可使人脱离亚健康状态。   香品之养身功能品性各异,比如,沉香由右肾门入肝经,对肝肾系统疾病具有疗效;檀香通喧理肺,能促进体内浊杂之气的排出;天木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有助睡眠。   香以怡情   古时,焚香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常项,人的一喜一嗔都在幽袅的薰芬中舒卷。焚香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在于用料的奢侈,而在于烟息的气质,在于怡情的过程。   五代时,有一位法号“知足”的得道高僧反对上层社会追崇奢侈香料,于是“但摘窗前柏子焚”。后来,炉焚柏子,成了佛寺禅房与士大夫书斋当中流行的小景,苏东坡就曾经秋夜独酌,“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   宋时,文人中时兴一款香品,其香料平常,却有着小家碧玉的悠悠意境。将才开放三四分的桂花,用熟蜜拌润,密封深埋于地下,“害香”一个月后,便得到一款精致简约的香品。焚香之时,害过的桂花一边吐香一边舒展,待到花朵完全开放,其香便也散尽了。   这些香品虽无沉香、檀香等香料名贵华丽,却有着自然跃动的灵性,其中妙趣,亦能怡情。   香,蜿蜒千年,是中华文化之脉。它飘渺于庙宇神坛,悠然于书斋琴房,缭绕于静室幽堂,在袅袅香氛、幽幽古韵间,净化身心。   转载自公众号:养心缘
发表于 2015-3-15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1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5 23:49 , Processed in 0.17788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