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9:04 编辑
一、炉香赞 炉香乍爇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净身业、净口业、净意业真言,净三业真言,安土地真言,普供养真言 1. 净身业真言(唵 修哆唎 修多唎 修摩唎 修摩唎 娑婆诃) ōng,xiū duō lì,xiū duō lì,xiū mó lì,xiū mó lì,suō pó hē。 2. 净口业真言(唵 修唎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 ōng,xiū duō lì,xiū duō lì,xiū mó lì,xiū mó lì,suō pó hē 3. 净意业真言(唵 嚩日啰恒诃贺斛) ōng,wá rì là dá hē hè hōng。 4. 清净身口意三业真言(唵 娑瓦 婆瓦术驮 娑瓦达摩娑瓦 婆瓦秫多憾) ōng,suō wá,pó wá shú tuó,suō wá dá mó suō wá,pó wá shú duó hàn。 5. 安土地真言(南无三满哆 母驮喃 唵 度噜度噜地尾 萨婆诃) ná mó sān mān duō 。mú tuó nán。 ōng 。dù lu dù lu 。dì weǐ suō pó hē。 6. 普供养真言(唵 誐誐曩 三婆嚩 伐日啰斛) ōng,é é nǎng,sān pó wá,fá zǐ là hōng。 三、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妙法莲华经》第二十五)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chēqú)、玛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入于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以是因缘,名观世音。若复有人,临当被害,称观世音菩萨名者,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chǒuxiè)、枷锁,检系其身,称观世音菩萨名者,皆悉断坏,即得解脱。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jī)持重宝,经过险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汝等若称名者,于此怨贼,当得解脱。’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huì),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是故众生,常应心念。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否?”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pí)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应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sè)、优婆夷身得度者,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 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值百千两金,而以与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仁者,悯我等故,受此璎珞。”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当悯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即时,观世音菩萨,悯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世界。”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世尊妙相具, 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 名为观世音! 具足妙相尊, 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 善应诸方所。 弘誓深如海, 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 发大清净愿! 我为汝略说: 闻名及见身,心念不空过, 能灭诸有苦。 假使兴害意, 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 火坑变成池! 或漂流巨海, 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或在须弥峰, 为人所推堕,念彼观音力, 如日虚空住! 或被恶人逐, 堕落金刚山,念彼观音力, 不能损一毛! 或值怨贼绕, 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 咸即起慈心! 或遭王难苦, 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 刀寻段段坏! 或囚禁枷锁, 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 释然得解脱! 咒诅诸毒药, 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 还著于本人! 或遇恶罗刹, 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 时悉不敢害! 若恶兽围绕, 利牙爪可怖,念彼观音力, 疾走无边方! 蚖蛇及蝮蝎, 气毒烟火燃,念彼观音力, 寻声自回去! 云雷鼓掣电, 降雹澍大雨,念彼观音力, 应时得消散! 众生被困厄, 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 能救世间苦! 具足神通力, 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 无刹不现身! 种种诸恶趣, 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 以渐悉令灭! 真观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 常愿常瞻仰!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悲体戒雷震, 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 灭除烦恼焰! 诤讼经官处, 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 众怨悉退散!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 是故须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 能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是故应顶礼!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五、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六卷》)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我于彼前,现梵王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若诸众生,欲为天主,统领诸天,我于彼前,现帝释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欲身自在,游行十方,我于彼前,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欲身自在,飞行虚空,我于彼前,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鬼神,救护国土,我于彼前,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统世界,保护众生,我于彼前,现四天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生天宫,驱使鬼神,我于彼前,现四天王国太子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我于彼前,现长者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我于彼前,现居士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我于彼前,现宰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爱诸数术,摄卫自居,我于彼前,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好学出家,持诸戒律,我于彼前,现比丘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好学出家,持诸禁戒,我于彼前,现比丘尼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男子,乐持五戒,我于彼前,现优婆塞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于彼前,现优婆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众生,不坏男根,我于彼前,现童男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我于彼前,现童女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以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六、善财童子拜观音(《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第二十九》) (鞞瑟胝罗居士对善财):“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即说颂曰: “海上有山多圣贤,众宝所成极清净,华果树林皆遍满,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观自在,为利众生住此山;汝应往问诸功德,彼当示汝大方便。”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量匝已,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思惟彼居士教,入彼菩萨解脱之藏,得彼菩萨能随念力,忆彼诸佛出现次第,念彼诸佛相续次第,持彼诸佛名号次第,观彼诸佛所说妙法,知彼诸佛具足庄严,见彼诸佛成正等觉,了彼诸佛不思议业。 渐次游行,至于彼山,处处求觅此大菩萨。见其西面岩谷之中,泉流萦映,树林蓊郁,香草柔软,右旋布地。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 善财见已,欢喜踊跃,合掌谛观,目不暂瞬,作如是念:“善知识者,则是如来;善知识者,一切法云;善知识者,诸功德藏;善知识者,难可值遇;善知识者,十力宝因;善知识者,无尽智炬;善知识者,福德根芽;善知识者,一切智门;善知识者,智海导师;善知识者,至一切智助道之具。”便即往诣大菩萨所。 尔时,观自在菩萨遥见善财,告言:“善来!汝发大乘意普摄众生,起正直心专求佛法,大悲深重救护一切,普贤妙行相续现前,大愿深心圆满清净,勤求佛法悉能领受,积集善根恒无厌足,顺善知识不违其教;从文殊师利功德智慧大海所生,其心成熟,得佛势力;已获广大三昧光明,专意希求甚深妙法,常见诸佛生大欢喜,智慧清净犹如虚空,既自明了复为他说,安住如来智慧光明。” 尔时,善财童子顶礼观自在菩萨足,绕无数匝,合掌而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菩萨告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悲行解脱门。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 “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或以布施,摄取众生;或以爱语,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色身,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以威仪,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 “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离迷惑怖,离系缚怖,离杀害怖,离贫穷怖,离不活怖,离恶名怖,离于死怖,离大众怖,离恶趣怖,离黑闇怖,离迁移怖,离爱别怖,离怨会怖,离逼迫身怖,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善男子!我以此方便,令诸众生离怖畏已,复教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大悲行门。如诸菩萨摩诃萨,已净普贤一切愿,已住普贤一切行,常行一切诸善法,常入一切诸三昧,常住一切无边劫,常知一切三世法,常诣一切无边刹,常息一切众生恶,常长一切众生善,常绝众生生死流;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七、佛赞观音(《地藏菩萨本愿经·见闻利益品》)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受记。 八、文殊菩萨拣选圆通章(《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第六卷》)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尔时。世尊于狮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即时天雨百宝莲花。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惟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数奏。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从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 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 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 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 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 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 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 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 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 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 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 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 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 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 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 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 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 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 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无生灭 因果今殊感 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 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 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 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 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 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 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 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 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 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 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 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 闻复翳根除 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 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 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惟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 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九、观音发大愿(《悲华经》) “善男子,时王千子第一太子,名曰不眴(xuàn),终竟三月供养如来及比丘僧,奉诸所安一如圣王。” …… “善男子,时宝海梵志次白太子不眴:‘善男子,汝今亦当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汝所行三福处者,所谓布施、调伏、善摄身口,及余所行清净善业,尽应和合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太子作如是言:‘我今先应还至宫殿,在一屏处端坐思惟。若我必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我当还来至于佛所,当于佛前毕定发心,愿取种种净妙佛土。’尔时,太子头面礼佛及比丘僧,右绕三匝,即还而去。至本宫殿,在一屏处,一心端坐,思惟修集种种庄严己佛世界。 …… 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圣王第一太子言。善男子。持此宝物并及先所于三月中供养如来及比丘僧种种珍宝。如是福德和合集聚。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作是言。善男子。以此所施不应求于忉利天王大梵天王。何以故。今者所有福报之物。皆是无常无决定相。犹如疾风。是故应当以是布施所得果报。令心自在。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度脱无量无边众生。令入涅盘。是时太子闻是语已。答梵志言。我今观于地狱众生多诸苦恼。人天之中或有垢心。以垢心故数数堕于三恶道中。复作是念。是诸众生以坐亲近恶知识故。退失正法堕大闇(同“暗”)处。尽诸善根摄取种种诸邪见等。以覆其心行于邪道。世尊。今我以大音声告诸众生。我之所有一切善根。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闇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众生等若不得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世尊。我今复当为众生故。发上胜愿。世尊。我今若能逮得己利者。愿令转轮圣王。过第一恒沙等阿僧祇劫已。始入第二恒沙等阿僧祇劫。是时世界名曰安乐。大王成佛号无量寿。世界庄严众生清净作正法王。是佛世尊于无量劫。作佛事已。所作已办入无余涅盘。乃至正法住时。我于其中修菩萨道。即于是时能作佛事。是佛正法于初夜灭。即其后夜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授记。今我一心请于十方如恒河沙等现在诸佛。惟愿各各为我授记。善男子。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已有百千无量亿那由他众生得离苦恼。汝为菩萨时已能大作佛事。善男子。无量寿佛般涅盘已。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夜分中正法灭尽。夜后分中彼土转名一切珍宝所成就世界。所有种种庄严无量无边。安乐世界所不及也。善男子。汝于后夜种种庄严。在菩提树下坐金刚座。于一念中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劫。般涅盘已正法住世六十三亿劫 尔时观世音前白佛言。若我所愿得成就者。我今头面敬礼佛时。当令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世界中现在诸佛。亦复各各为我授记。亦令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大地及诸山河六种震动。出种种音乐一切众生心得离欲。善男子。尔时观世音菩萨寻礼宝藏如来头面着地。尔时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六种震动。一切山林悉出种种无量音乐。众生闻已即得离欲。其中诸佛皆与授记作如是言。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于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尔时宝藏如来。为观世音而说偈言 大悲功德 今应还起 地六种动 及诸佛界 十方诸佛 已授汝记 当成为佛 故应欢喜 善男子。尔时太子观世音。闻是偈已心生欢喜。即起合掌前礼佛足。去佛不远复坐听法。(文中太子即是观世音菩萨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