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92|回复: 2

[佛化生活] 五千美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6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千美元

晚与杨君聚会,听到令人很不是滋味的故事:杨君一个好友的朋友去世了,其远在美国的女儿没有回国办理丧事,只给杨君的好友寄回来五千美元,用以料理后事。杨君的好友讲:还不如不寄钱回来---倘因为出不起路费而不能回来,听起来倒还让人心里好受些。

的确是让人很不舒服的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就是讲究孝道,孝道没有了,人伦就无从建立了。

《红楼梦》“好了歌”唱道:“痴心父母古来有,孝顺儿孙谁见了?”父母对子女有大恩德,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都非常重视孝道。《观无量寿佛经》讲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基础就是“孝养父母”。儒家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论语》记载,孔子的弟子宰予和孔子商量:能否把对父母守丧的时间由三年改为一年。孔子说:人长至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如果你心里过得去你就改吧。显然,孔子是不同意改的。现在的社会,别说守丧三年,连三个月甚至三天到做不到了。这个故事更是尤为甚者,干脆连面都不露,出点钱打发算了。

不知恩,不报恩,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着实令人担忧。现在的中国父母,很多都很清醒了,没有从心理上觉得老年非得指望孩子不可,这就应了古人所说的:子女是债。的确不假,养儿育女的成本越来越高,在大城市里,从上幼儿园开始就得交这样那样的费用,父母对子女的操心是以一辈子来计算的。除了金钱付出外,父母对子女的情感付出几近无私,正如人们常说的: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



对我们有最大恩德的人,我们都不思报恩,可想而知,在社会上与任何人的交往必定都是势力之交。究其原因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当然也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念及此,更加感觉到印光大师大量流通《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这些讲因果善书的远见卓识。净空法师承袭印光大师的做法,多次开讲这些浅显的文章,同时大力提倡《弟子规》,并呼吁童蒙养正,从孩子的教育抓起。同时,不得不指出的是,《弟子规》不但孩子该读,即使是大人也应该读,因为大人也多是从文化浩劫后的文化沙漠中走过来的,该怎样教育子女未必心里有数。是简单地给孩子上奥数班、学钢琴班就可以吗?!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首要任务,否则苦果酿成只能自己来吞。



          ----转文----
发表于 2010-5-2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7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孝养父母亲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8 19:57 , Processed in 0.20075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