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16|回复: 3

[佛教文化] 功德和福德有什么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1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充满种种的不如意。有的来自环境,有的来自人际。看他人事业登峰造极,我却碌碌无为;他人物质丰裕、富贵、幸福,我却资粮缺乏、贫穷苦恼。这一切是命运?是机缘?或是别的什么呢?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个社会,这当中,没有一个侥幸的因存在,也没有一个无因的果产生。一般人不知道,以为我们的一切都有时机因缘,时机因缘到了,我们就能平步青云。这种侥幸的思想,实不可取。佛教讲“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儒家云“事成不成,于成之时,其成必有因,其败不败,于败之时,其败必有因。”因此,健康的身体,俊秀的脸庞,如意的事业,宝贵的人生,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房间求来的,在于我们作人作事,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处,只起善念,不起恶感念,依照佛教的三福去行,则无福不至,无运不来。如古时有一教书先生,在回乡路上,倾尽所有救了一对夫妇,回家却与妻子吃野菜、草根。后生一子,中了状元。(选自《因果报应实录》)
  这些,是福报,是福德,可以自身受益与人分享,乃至绵延后世子孙。但是,终如仰箭射虚空,终有势尽的一天。所积福德,终归寂灭,万种快乐及身而亡,俊秀的脸庞会老丑,尸身最后被蛆虫噬咬成一堆骨骸。无常终归到来。不会因你福德广博,而永远不用去面对。
  那么,如何让这美好的一切永不亡失?那就是转福德为功德。那什么是功德呢?修功有德,故曰功德。修功德是最终远离忧痛苦恼的方法,而不是眼前的一已私利。
  正如梁朝时梁武帝建寺度僧,做诸善事,弘扬佛教。后遇达摩大师,问师说:“我的功德大不大?”祖师如实地回答他说:“并无功德。”为什么呢?因梁武帝虽大力弘扬佛教,但过于执着,希求回报。换言之,如果梁武帝问:“我的福德大不大?”祖师一定会说:“甚大!甚大!”可知,功德是不执着,舍诸贪欲、执着的善法,而福德是有漏的享受。因此,功德远远胜过福德。
  佛教讲布施,如以分别心,执着希求心布施,则仅有福德,没有功德;如以平等心,清净心行布施,则必有功德。因此,作为佛弟子,见到别人一心向佛,行诸善事,精进办道,应欢喜赞叹,不仅没有丝毫的嫉妒心,而且,能尽已所能帮助他人。成就善事,如此不仅能成就他人功德,同时,也能成就自己的功德。
  总之,修功德就是要修一颗平等、清净的心,远离贪、嗔、痴的烦恼。勤修戒、定、慧。因此,修功德,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持戒得定,便是功德,戒是功,定是德,再由定发慧,定慧均等,圆融不二,则功德圆满,佛道成矣。这才叫功德无量,真佛弟子。这才是长治久安,永远幸福、快乐的方法。
转载
发表于 2010-10-1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0-13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0-13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30 22:51 , Processed in 0.232985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