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79|回复: 4

[佛化生活] zt:“打七”体会——真修行难 真发菩提心者迎难而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7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年前,一次殊胜的因缘,使我有幸参加一个念佛堂组织的打七,而且是连打七个七。这次打七,检验了我平时修持的功夫,消除了我的慢心,使我深刻认识到真修行的艰难,更激发我真正的发菩提心,树立了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精神;菩萨道是积极的、是进取的、是奋发的、是精进的、是慈悲的。
   这次打七,念佛堂安排的很周到,条件环境都很好,参加的人只需专心打七,别的什么都不用干。而我更是特殊,独自在三楼的单间内如闭关一般。我满怀信心,自认为学佛十几年,先后修学过浄、禅,现在又有如此好的条件,自己一定能精进修行。
   开始打七时,念佛堂一再强调,要求每人每天念满十万佛号。我是修无相念佛的。但由于我比较循规蹈矩,虽念佛堂规定的念佛方法自己不适应,我还是坚持按念佛堂要求念。刚开始时我拨佛珠念,后来感觉速度跟不上,又用计数器念,计数器按坏了三个,每天约念十万。这样坚持念了二十天,大概我念的方法问题,念的我背部疼痛难忍,耳鸣不止,并感到自己常常是嘴念心不念(常常好似佛号来不及在心中过),虽然念数多,但效果很差。自感实在难以坚持,就停下来认真作总结,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种方法。佛法八万四千法门,要找最契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实契入。于是我决定还是用原来自己所修持的——无相念佛法门。初两日,杂念很少,拜佛很是自在。过了几日,业障现前,障碍重重,忆念时杂念不断。有时念头如电视连续剧一样,常常是跑了很久才发觉。我就加强这方面的修持,看住这个爱攀缘的心,杂念刚起,就立即觉察,不断提醒自己: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慢慢的在这方面自己有力量了,正念越用越熟。
   但没几日,就又有障碍了,我怎么也忆不起佛了,脑中一片空白,于是就找原因:忆佛念佛,忆的是无形无相、无语言文字的法身佛,而平时习惯于眼见、耳闻、身触为实的感觉,所以忆佛时对此无相之念觉得不能确定,心里不踏实,也因以前忆佛时没有达到念头清楚分明的缘故,所以当这次静下心来认真忆佛时,反复性就很大。我想了许多说服自己意根的方法,比如:无线电波眼睛虽看不见,但它确实存在;佛、菩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时时都在忆念、想着我们啊!正如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佛世尊早就给我们指出了金光大道——成佛之道,只因我们被贪、瞋、痴(无明)等三毒所遮蔽,我执我见深重,执虚假暂有的五蕴身为我,造作诸业,攀缘种种世间法,心念散乱,贪着有境界、有为法,所以被假有障碍、遮蔽。真如经云:“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我们只有依法修行,不断的消除贪、嗔、痴、慢、疑,修除性障(障道的习气),以感恩心、恭敬心虔诚地不断地忆佛念佛,方能达到:“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我这样说服意根后,忆念比较清楚了,可过了几天,又出现新的障碍:忆佛拜佛时感到很难受,心中烦躁不安难以忍受,有时忆佛拜佛时简直想跳起来不拜了(我每次连续拜一小时左右)。我又认真总结,问自己疼么?痒么?哪里难受?为什么会这样?发现其实不疼也不痒,就是缺乏安忍心。之后每隔几日都会出现不同的境界,如忆佛拜佛时,感到已经去世的亲人站在面前,眼中含泪;有时会有各种各样、张牙舞爪的魔相、骷髅相、美女等相出现在面前。如此等等,不断受到干扰、恐吓。究其原因,我感到一是自己的业障现前,二是怨家债主的干扰,三是自心魔。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每天多忏悔,而且是具体的、发自内心的忏悔;每晚回向,将修学佛法功德、所做一切善事功德回向给无始劫以来的冤亲债主;每次忆念拜佛前做好心理准备,告诉自己不管见到什么境界,都雷打不动,坚持忆念拜佛。
   这样过了几天后,又出现新的境况。忆念拜佛时,脑海中又突然莫名其妙的出现一些不好的念头,于是我怨恨自己、惩罚自己,但这样并没有改变什么,反而干扰了忆佛。我又想自己根本没有这些坏念头,这大概是魔王或冤亲债主为干扰我而使用的手段,所以再遇到如此情况就不予理睬,慢慢这种情况也就消失了。(打七后自己才知道这种现象称之为一念无明。阿赖耶识里面含藏着无始劫以来造作熏习的善恶种子,这些种子归纳起来就是四种住地烦恼,即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因为阿赖耶识里面的这些烦恼种子,尚未转化清净,所以随时随地会产生妄想妄念,因此又称为一念无明。一念无明的根源,即是阿赖耶识中蕴集的无量四种住地烦恼的善恶业种子流注)。
   还有一段时间,在忆念拜佛时,感到突然明白了许多道理、理解了一些警句。拜完后想记录时,却想不起来了。于是再拜的时候,自己有灵感时,就停下来记录,但如此下去,发现也是一种对忆念相继的干扰,就坚持忆念不再去理会其他了。
   在忆念拜佛中,如此等等繁多的境界不断干扰和障碍,自己也不断总结、对治,我的做法是:坚定不移的忆念拜佛,拜!拜!拜!在拜中消除业障,在拜中增强定力,在拜中求相续,在拜中……
   就这样,我终于坚持到了最后,但不要说克期求证,就连忆念相续的功夫都未能达到。在打七前,我的信心很大,目标是克期求证;在打七中,目标逐渐降为忆佛念佛相续;在打七后,我才深感还没有真正走上修证之路。
   念佛堂主在结七总结中说:有些被公认为修行很好的莲友,一个七没打下来就病倒了;还有师兄七中病得不能行动;有的不能言语;还有的爱说话,攀缘心不停。如此等等这些现象都是自己业障重,平时修行不够。好的方面,参加本次打七共约二十多人,坚持打完七个七的有四人,特别是有位赵师兄,八十多岁,在家中因病一直打吊针,可她却一直坚持打七,在七中再没打过吊针,而且身体一直都很好;有些师兄在一楼打七,被蚊子咬的满身是包,但也一直坚持。坚持打完七的师兄个个精神饱满、红光满面,法喜充满。
   这次打七,我收获最大的是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修为水平,原来总认为自己是个老修行,各方面都修的很好,但在打七中才深感到自己的修为差的很远。学佛前自己贪瞋痴慢疑重,还有很多不好的习气,就今生来说杀生无数,更别说无量劫以来所造的其他恶业。学佛后虽然有所悔悟,随缘印经、放生,做些善事,修学正法,但做的很不够,特别是发心不够,我见重、性障重、习气重等。所以在修行过程中,自己这些无量劫以来所造的恶业、不清净的种子就会不断的显现、流注,显现出不同的境界,经常障碍修行的提升。对这些修行中的障碍,自己必须正确认识,坦然面对,不惊恐、不喜不怒,真诚的忏悔和回向。
   通过打七,我明白了“我见”是修行中一大障碍,必须在断除我见上下大功夫。学佛者首要的是在于取证二乘菩提初果解脱,然后是求证大乘般若实相智慧。若想取证初果解脱者,就要断三缚结,而断我见为当务之急;然后才是求证法界实相的禅宗开悟境界。我见若断,“能取与所取真实不坏”的世间见便可断除,疑见也随之即断,疑见若断,戒禁取见随后次断,令众生流转生死的三种束缚便告断除,即成初果人。
   在打七中,自己深感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救度,真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比拟的。在打七中,我常常是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甚至失声痛哭。我决心要广发大愿,要学习佛、菩萨的愿行,诸佛、菩萨的大愿都是我的大愿,我发的愿就是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众生度不尽,我不成佛。我要生生世世来这娑婆度众生,我所做的一切都只为度众生、成就众生,在成就众生中成就自己。
   通过打七锻炼了自己的安忍心,增强了自己的定力和毅力。打七是试金石,是对我们平时修行的检验。我还体会到,当真正静下心来、有点定力的时候,心会越来越细,就能发现意识心每分每秒都在攀缘(指清醒时),业障会现前,心魔不断,无明现前。当你真正走向修证之路时,魔王才会干扰你。我深深地体会到,真修行很艰难,但是真发菩提心者就会不畏千难万险,越是艰难越向前。
   在此我感恩佛、菩萨给我的加持!感恩平实导师教诲!感恩护法的护持!感恩念佛堂主给我和大家创建了“打七”的好条件和环境!感恩护七的佛友!感恩一切成就我的众生!
   以上打七体会,与诸师兄分享共勉!
   最后用我QQ的个性签名(也是我的发心)作为文章的结束语:精进、精进、实修、实修---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永不停息的攀登在崎岖难行之菩萨道上,迈向成佛的目标!
发表于 2010-11-7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本行经》说:“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
发表于 2010-11-7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11-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愿我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法界一切众生对无量劫来做的一切不知感恩、报恩的因果都忏悔,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法界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众生从当下这一刻始,对一切感恩报恩,生生世世乃至无量不可思议劫永感佛恩、父母恩,永报佛恩、父母恩,永远护持佛陀正法,永不失感恩报恩的心,永不失菩提心。
发表于 2014-10-19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6 22:07 , Processed in 0.288629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