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2617|回复: 14

[佛化生活] 古文中“淫”的含义你真懂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文中“淫”的含义你真懂吗?



今天试着只解一个“淫”字,就知道老祖宗的利害。

人们通常以为淫就是指性爱方面的,其实远不是这样的。

读到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一句“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思考了当良久,差点理解错。

儒家理想人格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的淫也是如此,不能单指性爱方面,而是泛指一切享乐之过度无节制。

其实“淫”古文里只是“过度”“无节制”之义。但由于人们降生于人道,都是乘欲和乘爱而来,所谓“六道往返爱为基”,“爱不重不堕娑婆”,性爱欲望都比较强烈,并常常在渴望中,容易感受到满足时的快乐,因而容易入迷,容易过度,所以人们容易一说淫就是指性爱。

明了“淫”的真正含义之后,我们看看现代的淫害。

先说说高科技带来的淫。洗澡早已不再是老百姓的奢侈了,各种热水器的诞生给家庭洗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是人是很难把握度的。在我们身边常常听到有人夸口说给家里的婴儿天天洗澡,即使是在大冬天。有一次听同事说他家孙子天天洗澡,我说这么冷怎么洗?同事说用浴霸。大冬天天天给婴儿洗澡是不是太过度?过度就是淫。那时还没有学黄帝内经。现在学了,岂止是婴儿,就是壮汉也不能天天洗澡啊。

电脑真是好东西,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有很多人把握不住度,整夜沉溺于网吧不能自拔,特别是学生,一旦有了网瘾便起居无常,饮食无节了。大学生死在网吧事件时有报道。还有的人一把年纪了一屁股坐在电脑前玩游戏、炒股,几个小时下来一动不动。还有的看连续剧从早看到晚,有的整夜看。殊不知是他自己亲手在自己体内下毒——无度和过度就是淫。

再就是过度消费并作威作福的淫。西安音乐学院的一个大三学生开着雪佛莱轿车撞了人后又连捅八刀,把一个两岁幼儿的农村母亲活生生地送上黄泉,你说这学生哪来的钱买车?不是父母的过分娇惯吗,这是过度的爱——溺爱造成的。这也是淫且是大淫。


对儿女过分溺爱,无节制的过度的溺爱造就了一大批无能无道无德之子女,能怪谁呢?时下不单单是有钱人家有“富二代”,一般工薪家庭也就一个孩子,物质也不再匮乏,溺爱之举也不亚于富贵人家,都早已享受“富二代”待遇,整个社幷会都充满了“富二代”,“淫”风已遍神州,社幷会哪还会安宁?!

还有暴饮暴食,以及一切过度的享乐都是淫。饮食过度无度萧宏慈老师说是人类最大的“口淫”,带来了一系列的富贵病,人们却还不知是淫害!

万恶淫为首----当然首先是指男女性爱的不符合道德,但也许不仅仅如此.


           -----转文----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1 收起 理由
报恩当下 + 1 好文!随喜赞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11-1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在家出家!
又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在家出家。何等为十。一者得无所取。二者不杂乱住。三者弃背诸境。四者远离诸境一切爱着。五者不染诸境所有过失。六者能于如来所设学门恭敬修习。加复勤力而无厌足。七者虽复少分得其饮食衣服卧具病缘医药心常喜足。八者随得应器衣服离诸取着。九者厌离诸境常生怖畏。十者常勤修习现前寂静。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在家出家。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4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随喜赞叹!感恩
愿一切因缘众生皆身体健康,病业消除

愿我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一切众生如有不如法,不净布施的事情,皆发广大忏悔心,不再受不净布施果报,如业力果报实在要成熟,也要在一切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后,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护持下的八功德池的莲花中成熟。
愿我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往昔所做布施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现在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一切众生未来所做布施 都如同如来无相布施一般。
愿我所做无边布施功德皆回向一切如来神通大光明藏。


愿我无量劫之内,直至成就法身圆觉,随顺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的这个过程中,能时时发这个愿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戒具体请看回师《戒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南无阿弥陀佛
顶礼南无阿弥陀佛
顶礼南无阿弥陀佛
感恩!
随喜赞叹!

愿法界一切国土众生永不失感恩报恩之心,永不失菩提心,
愿法界一切大善知识法体康健,长久住世,弘法顺利,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离七难,无有任何疾苦;
愿一切法界国土,皆如西方极乐世界一样安乐;
愿一切法界国土众生,皆修甚深般若,发大菩提心,住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一切功德皆回向法界,
一切功德皆回向念佛禅,
皆回向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处,
皆回向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东方无忧世界贤吉祥如来
南无南方寂静世界无边光如来
南无西方欢喜世界喜吉祥如来
南无北方不动世界宝幢如来
南无东南正行世界无忧吉祥如来
南无西南方宝幢吉祥世界宝幢如来
南无西北方妙声世界吉祥花如来
南无东北方安乐世界莲华光嬉戏智如来
南无下方广大世界光明吉祥如来
南无上方月光世界财吉祥如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1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经集部)——师说,抄写七遍,对于对治情执、嫉妒、淫欲心等有大益。

出自:菩提心愿力共修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758&fromuid=31311



《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如何不修“魔业”?
  “第一,常发菩提心。第二,好好修般若经典《仁王经》。”
   
  我在脑子里搜罗了半天,发现几个法宝,一个是回家人老师常说的愿力,一切皆以愿力生成。另外一个,就是师在菩提心的开示中提到的,弥勒菩萨的《菩提心赞》,发了菩提心的人,每周念诵3-7遍,可以不忘失菩提心。 第三,抄写《出生菩提心经》,灭六道情执,灭嫉妒心和淫欲心,有大益。  
  感到这几样法宝,加上回家人老师的《一个学佛者应有的基本信念》非常重要,这是基础的基础,少了他们,后面做了再多都不是修佛道。
  愿力:
  愿我自当下这一念起,身口意业,皆不离菩提心,不离幻法度幻众;如有须臾失菩提心,当即忏悔,回归清净菩提心位。
  愿一切因缘众生,自当下这一念起,身口意业,皆不离菩提心,不离幻法度幻众;如有须臾失菩提心,当即忏悔,回归清净菩提心位。
  愿法界一切众生,自当下这一念起,身口意业,皆不离菩提心,不离幻法度幻众;如有须臾失菩提心,当即忏悔,回归清净菩提心位。
  愿常劝一切众生皆发菩提心。
 
  一切功德皆回向如来法身圆觉大寂灭海。

    弥勒菩萨广赞菩提心之功德
      http://www.bushinet.com/bbs/viewthread.php?tid=52783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经集部)——师说,抄写七遍,对于对治情执、嫉妒、淫欲心等有大益。
    http://www.bushinet.com/bbs/viewthread.php?tid=423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2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谈布施     重点摘录
http://bbs.bushine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79&fromuid=12935

一定戴耳塞,学会用心去听。
万事皆一理

不懂布施的朋友是最穷。
当你对你的钱袋起一念执着的时候,你就向穷人迈进一步

珍惜当下,珍惜善缘与生命,如果你因自己心性与身体上放逸与享受,造成长时间懒惰,忧郁,不思上进,那你就要因身穷造成向鬼道靠拢的因缘,

从相上,为自己讲,修行就修了个心量。

嗔心,诅咒则是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把自己拉到地狱中了

将心量穷布施出去的方法,在般若的基础上,一个是忏悔,一个是学佛。

心量小的人不一定没担当,但只是不知自己能担当多少,能无穷担当者则一定是心量大,

何为担当穷,该舍的舍不了为担当穷!

贪食毒蜜,只知其甜,不知其毒

布施担当穷的方法是行大无畏。

大无畏者,首先建立在行一切善的基础上,为正义,为大多数众生或所有众生服务的心态上,排除一切难,直至无我的境界。

大无畏在这里指修行者不能着一切修行中,(诵经,持咒,磕大头,礼佛等,)带来的在身体心灵轻松,欢快的加持。(心性上讲)当然不是说不去诵经,持咒,磕大头,礼佛。也不是说诵经,持咒,磕大头,礼佛,没有加持,而是他加持他的,你干你的,就是不进去,不心动,不享受,不失寂念与静慧,(也就是“凡所有相皆为虚妄。”)实在做不到,也要戒忌用力的观照着,了知分明。不着内,外一切相,直到无力可用,了无可着,最后证到无我的境界中。这为真担当,为大无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6 21:34 , Processed in 0.210325 second(s), 17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