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609|回复: 0

[佛教文化] 受持八关斋戒殊胜功德,相关佛教经典总整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2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们制定的,相当于出家修行清净梵行的戒律。虽然只是一日一夜受持,但是其功德之大,乃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广大。


在此,从佛教大藏经中整理出相关而且重要的佛经经文如下:

《受十善戒经》:「次当受持如来八戒。汝能持不。如是三问。八戒斋者。是过去现在诸佛如来。为在家人制出家法。
一者不杀。
二者不盗。
三者不淫。
四者不妄语。
五者不饮酒。
六者不坐高广大床。
七者不作倡伎乐、故往观听。不着香熏衣。
八者不过中食。应如是受持。

 不杀亦不盗不淫不妄语
 远酒避花香高床过中食
 圣人皆远离如是等八法
 汝等应受持

持此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四天王经》:「释敕伺命,增寿益算;遣诸善神,营护其身,随戒多少。若持一戒,令五神护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营卫门户,殃疫、众邪、阴谋消灭;夜无恶梦;县官、盗贼、水火、灾变终而不害;禳祸灭怪。唯斯四等、五戒、六斋犹如大水而灭小火,岂有不灭者乎!临其寿终,迎其魂神,上生天上七宝宫殿,无愿不得。」



《优婆塞戒经八戒斋品》:「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乐。...善男子。是八戒斋。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如是斋者。既是易作而能获得无量功德。若有易作而不作者。是名放逸。

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教众生净八戒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教他清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复次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中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佛说斋经》:「四者念戒。身受佛戒一心奉持。不亏不犯不动不忘。善立慎护为慧者举。后无所悔不以有望。能等教人。是念戒者。愚痴恶意怒习悉除。喜心自生乐戒统业。如镜之磨垢除盛明。斋念戒者。其净如是。众人见之莫不好信。...奉持八戒习五思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兴善。后生天上终得泥洹。是以智者。自力行出心作福。如是维耶。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此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若人有信有戒有闻有施有智奉佛法斋。当命尽时。其人精神。皆生此六天上安隐快乐。猗善众多我少说耳。凡人行善魂神上天受福无量。维耶闻佛语欢喜言。善哉善哉世尊。斋之福德甚快无量。愿受佛戒。从今已后月月六斋。竭力作福至死。佛说经已。皆欢喜受教。」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优波离白佛言。云何修行八关斋法。世尊告曰。于是。优波离。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往诣沙门若长老比丘所。自称名字。从朝至暮如罗汉。持心不移不动。刀杖不加群生。普慈于一切。我今受斋法。一无所犯。不起杀心。习彼真人之教。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过时食。不在高广之座。不习作倡伎乐.香华涂身。设有智慧者。当作是说。假令无智者。当教彼如此之教。又彼比丘当一一指授。无令失次。亦莫超越。复当教使发誓愿。

优波离白佛言。云何当发愿。

世尊告曰。彼发愿时。我今以此八关斋法。莫堕地狱。饿鬼.畜生。亦莫堕八难之处。莫处边境。莫堕凶弊之处。莫与恶知识从事。父母专正。无习邪见。生中国中。闻其善法。分别思惟。法法成就。持此斋法功德。摄取一切众生之善。以此功德。惠施彼人。使成无上正真之道。持此誓愿之福。施成三乘。使不中退。复持此八关斋法。用学佛道.辟支佛道.阿罗汉道。诸世界学正法者亦习此业。正使将来弥勒佛出现世时。如来.至真.等正觉值遇彼会。使得时度。弥勒出现世时。声闻三会。初会之时九十六亿比丘之众。第二之会九十四亿比丘之众。第三会九十二亿比丘之众。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亦值彼王及国土教授师。作如是之教。无令缺漏。

是时。优波离白世尊言。设彼善男子.善女人虽持八关斋。于中不发誓愿者。岂不得大功德乎。

世尊告曰。虽获其福。福不足言。」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上虽起塔、僧房、精舍。施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并前比蓝阎浮提人。所作布施福德。不如施佛一人。功德甚多不可复计。虽供养佛、起塔僧房精舍。及辟支佛、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并前比蓝阎浮提人。所施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之中受三自归、八关斋。若持五戒所得功德逾过于前所施福德。百千万倍不可为喻。」



《贤愚经卷第三。差摩现报品第十九》:「常闻人说。若世有人。受持八关斋者。众邪恶鬼。毒兽之类。一切恶灾。无能伤害。」



《菩萨处胎经卷第七》:「吾昔所行无数生中作转轮圣王。无数生中作天帝释。无数生中作梵天王。奉持贤圣八关斋法度难救厄。设四天下满中火焰譬如劫烧。一心归命称如来名。持八关斋法投身入火焰不能烧。若满中水水不能溺。八关斋者诸佛父母。」



《佛说护净经》:「一切檀越。施设法会。供斋调度。持斋者得食。不持斋者不得食。此饭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不持斋者。六十万世。堕饿鬼中。何以故。此信施难销。故宁吞热铁丸。不食此饭。吞热铁丸。须臾间耳。食此信施。久受大苦。五百万世中。受饿鬼苦。
诸有设食之处。一切如法作斋。不得怀挟余残食。归给妻子。若食此饭。若腋底挟担。后五百世。常挟热铁轮。左腋底入。从右腋底出。一切斋饭。不可不慎。一米化作热丸。一切贤者。施设福会。于先尝啜此食。都作残食。唐作此会。不如不作。何以故。诸天不欢。鬼神不喜。此人于先甞者。亦五百世中。受饿鬼苦。自今已后。欲得福者。如法作斋食。可得福德。诸天欢喜。百神庆悦。天神拥护。经不虚言。福报如影响。」

《杂宝藏经卷第五。天女受持八戒斋生天缘》:「尔时复有一天女。受持八斋。生于天上。得端正报。光颜威相。与众超异。时共诸天。集善法堂上。诸天见已。生希有心。释提桓因。以偈而问。

 汝昔作何业身如真金山
 光颜甚炜炜色如净莲花
 得是胜威德身出大妙光
 以何业行获愿为我说之

天女尔时。说偈答言。

 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
 今得生天中获是端正报

释提桓因。重以偈赞。

 奇哉功德田能生胜妙报
 昔少修微因而得生天上
 如此胜福聚谁当不供养
 如是最胜尊谁当不恭敬
 诸有闻是者宜应大欢喜
 欲求生天者应当持净戒

尔时此天。持好华盖。来至佛所。佛为说法。得见谛道。时诸比丘。即问佛言。此天往昔。作何福业。得生天中。而获圣果。佛言。昔为人时。于迦叶佛所。受持八斋。由是善行生于天上。而见道迹。



《杂宝藏经卷第十。优陀羡王缘》:「昔优陀羡王。住卢留城。聪明解达。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相。姿容奇特。兼有德行。王什爱敬。情最宠厚。时彼国法。诸为王者。不自弹琴。尔时夫人。恃已爱宠。而白王言。愿为弹琴。我为王舞。王不免意。取琴而弹。夫人即举手而舞。王素善相。见夫人舞。覩其死相。寻即舍琴。惨然长叹。夫人即白王言。如我今者。受王恩宠。敢于曲室。求王弹琴。我自起舞。用共为乐。有何不适。放琴而叹。愿王莫隐。而见告语。时王答言。我之长叹。非尔妇人之所可闻。夫人白言。我今奉王。至诚无二。若有不理。宜应告敕。殷勤不已。王以实答。我之于尔。岂容有异。尔向起舞。死相外现。计其余命。不过七日。由是之故。舍琴而叹。

夫人闻已。甚怀忧惧。即白王言如王所说。命不云远。我闻石室比丘尼说。若能信心出家一。日必得生天。由是之故。我欲出家。愿王听许。得及道次。

时王情重恩爱不息。语夫人言至六日头。乃当听尔出家入道。不相免意。遂至六日。王语夫人。尔有善心。求欲出家。若得生天。必来见我。我乃听尔得使出家。作是誓已。夫人许可。便得出家。受八戒斋。即于其日。多饮石蜜浆。腹中绞结至七日晨。即便命终。

乘是善缘。得生天上。即生三念。一念忆本为是何身。二念本缘修何功德。三念现今定是天身。作是念已。具知本缘并与王誓。以先誓故。来诣王所。尔时光明遍满王宫。时王问言。今此光瑞。为是谁耶。愿见告示。时天答言。我是王妇有相夫人。王闻是语。愿来就坐。天答之言。如我今者。观王臭秽。不可亲近。我以先誓。故来见王。王闻是已。心即开悟。而作是言。今彼天者。本是我妇。由有善心。求索入道。出家一日。寻即命终。由是功德。而得生天。神志高远。而见鄙贱。我今何故。而不出家。我曾闻说天一爪甲。直阎浮提。况我一国。何足贪惜。作是语已。立子王军。用嗣王位。出家学道。得阿罗汉。」



《普达王经》:「道人即为臣下说王本变。欲知王者。本是先王时。执盖小儿。常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不犯诸恶。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长爪梵志请问经》:「尔时有一长爪梵志。来诣佛所。策杖而立。问言乔答摩。汝曾实作如是宣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耶。

佛告婆罗门。我作是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

婆罗门曰。若如是者。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金刚不坏坚固之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杀害有情命根。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手指纤长网缦为相。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偷盗他人财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具足色力诸根圆满。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女人欲染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出广长舌自覆其面。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妄语诡诳于人。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威仪庠序如师子行。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诸酒放逸之处。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微妙相好庄严其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歌舞倡艶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上妙香气芬馥其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香花璎珞庄饰。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受用金刚胜妙之座。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高床大床骄恣之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四十牙齿鲜白齐平。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非时饮啖诸食。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顶上肉髻圆满姝好。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于三宝二师沙门婆罗门父母尊长。应恭敬处。五轮着地。以无慢心虔诚致礼。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时婆罗门。见佛为说因果不虚。白言。乔答摩此名何福。云何受持。佛言。此名八支净戒。若能一日一夜。或复长时。从师受持。获果如是。

尔时长爪梵志。既于佛所。闻说八支日夜净戒。由先远离鄙恶业故。便能获得胜妙庄严。深心信受。欢喜踊跃。即于佛前舍高慢心。投杖于地。合掌恭敬。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今始知善恶之业感报不虚。我从今日乃至尽形。归依佛陀两足中尊。乃至尽形。归依达磨离欲中尊。乃至尽形。归依僧伽诸众中尊。我受八支近住净戒。始从今时。乃至明旦日出已来于其中间。

 不害一切命不盗他财物
 不淫不妄语饮酒放逸处
 花庄及歌舞高大非时食
 我今悉远离受持净八支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佛告婆罗门。善哉善哉。如是应作。如是应持。尔时世尊。说是法已。时婆罗门。及苾刍众。诸人天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来源: http://www.buddha-hi.net/re/thread-33160-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7 04:07 , Processed in 0.146444 second(s), 16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