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380|回复: 1

[佛化生活] 端午节与佛教有啥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8:45 编辑

wKgBm04XuN6pnctbAAYAEcZ76LI53.groupinfo.w250.jpeg
  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家喻户晓。
  相传,为了报恩,得道的白蛇化为美丽端庄的白娘子,与青蛇来到人间。断桥与许仙相会,结为夫妻,并在西湖边上开了一家药店,治病救人。
  金山寺的法海禅师认为白娘子是妖精,会祸害民间。他告诉许仙白娘子是白蛇的化身,许仙不信;他就教给许仙识别白蛇是人是妖的办法。就在端午节,大家都喝雄黄酒避邪时,许仙按照法海教的办法让白娘子喝雄黄酒。白娘子推却不了只好喝了,之后就现出蛇的原形,许仙立刻被吓死了。
  白娘子为了救活许仙,千里迢迢来到昆仑圣山偷盗回起死回生的灵芝草,救活许仙。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不外是水漫金山,雷峰塔镇压白蛇,最后许状元拜塔,白蛇得救。
  因为人们喜欢白娘子,所以认为法海是多管闲事,拆散人家的好姻缘。
  其实换种角度来看,法海是佛门中人,看到蛇妖,自然是要为民除害的。孰是孰非,我们不做评判,但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端午节和佛教的渊源。
  相传,端午的真正原因见于佛典。据《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记载:“端午,(白云禅师)上堂,举(言曰:)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怎]奈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
  另据慧日禅师《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五载: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1158)五月五日普觉禅师上堂云:“今朝又是五月五,大鬼拍手小鬼舞,蓦然撞着桃符神,两手椎胸叫冤苦”。
  这两则说的都是端午节时恶鬼猖獗,公然现身。所以,端午节起源于恶鬼作祟,端午的原始动机是驱邪镇鬼。 旧时端午节时,佛寺常举行驱鬼祈福仪式:
  一,高僧主持祭祀仪式驱鬼除魔;   二,高僧画符,并派使者持神符,到其它地方去驱鬼和镇鬼;   三,高僧要为国家和百姓祈福;   四,出外驱鬼的使者活动结束后要向高僧汇报驱鬼的情况。   这些活动的中心都是围绕祭鬼和驱鬼来进行的。它清楚地表明:恶鬼作祟是五月五日举行宗教祭祀活动的根本原因。
 端午节发端于战国屈原这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其实不然,端午真正起源见于佛典。
  《古尊宿语录》卷21《舒州白云山海会法演和尚语录》云:“端午,白云禅师上堂,举昔有秀才造《无鬼论》,论就,才放笔,有鬼现身,斫手谓秀才云:‘你争奈何?’白云当时若见,便以手作鹁鸠嘴,向伊道:‘谷谷孤。’”从中可见五月期间鬼魅之猖獗。可见,端午节的真正原因是恶鬼作祟,需要驱鬼斩魔。
  端午节时各佛教寺院都要举行驱鬼祈福仪式。要大举法事,祈福驱鬼。《古尊宿语录》卷27载,舒州龙门佛眼禅师说:“今日端午,世间人钉桃符、书门阃,使万邪不窥其户,百鬼不入其门;世间人又使针烧灸,采药登山,使万病不干其体,疫疠不入其身。”可见,端午节是为对付“百鬼”和“万病”而生。这些记载,揭示了端午节产生的真正原因。
  明白了端午节起源的根本原因,端午的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端午又称“续命节”,就是因为有恶鬼索命。《风俗通》:“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续命缕的形态,唐代仲子陵《五丝续宝命赋》有载:“颜似渥丹,对回鸾之十字。手如振素,盘续命之五丝。其五丝也,蕙绿轻重,兰红浅深。皎皎而有莺其领,采采而亦翠其衿。既比方而一色,又条畅乎数寻……懿寿丝之礼大,续宝命之天长。”端午节时,荆楚民间以彩丝系在臂上,以丝系臂为防恶鬼夺命,故可以达到“续命”目的。隋唐以后南北文化合流中端午节被整合,由于屈原影响大,端午节逐渐演变成祭祀屈原的节日。
发表于 2015-6-17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5 23:30 , Processed in 0.285030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