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素位

[大德开示] 《普贤行愿品》---海云继梦和上2011年昆明开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个答案是我现在有的答案,这答案不对,不要紧,我要求证,然后我要验证,有那个答案以后我还要超越。所以这个答案对与不对不是重点,是我要怎么求证、我要怎么验证、我要怎么超越的问题。所以当你有了这样的一个方法,那未来无限远的目标其实就在眼前。
未来成就的目标是决定于你现在举足的第一步,因为你的方法是对的,现在的这个答案是对跟不对,英雄不怕出身低,就算我错也不过是比较低一点而已,我开始调整以后就调正了,调正以后还不是正就好了,我还要再超越。这个就是这个法门的殊胜。
一般人都不是啊,师父这样讲,好啊,念佛我就一直念,一面念一面打瞌睡,那有没有念?念佛,我喜欢讲个故事。我是跟各位讲过了,怕没听到再讲一遍。有个老太太,她从她儿子要考高中还是考大学开始念佛,念到现在她孙子要考大学。你看,孙子要考大学,她叫孙子 “准考证拿来。”“你跪着。”现在跟阿弥陀佛讲,“你不要讲话。”发愿文、回向文念一堆,念完以后她一直念阿弥陀佛,念了差不多半个钟头,孙子说“阿嫲。”继续再念,她又念半个钟头,他又说“阿嫲。”“不要讲话,我在跟阿弥陀佛讲。”第三次他又叫“阿嫲。”“叫你不要讲话,听不懂”?他说“阿嫲,我叫你三声你都受不了,你叫阿弥陀佛叫了一个多钟头,阿弥陀佛已经回去了!”你说这种念佛有效吗?
对于一个老农夫、老工人,心理的安慰寄托有效,因为他生活单纯,念阿弥陀佛、阿门,阿门、阿弥陀佛是一样,差不多啦,反正对他们来讲都一样,他只是心理的安慰而已,那就好了吗,他不恐惧人生就过得很美。可是你要跟他讲真理,他就头大了。
所以我们对这种人通常是不跟他讲,“好好念,念阿弥陀佛功德无量,保证上品上升。”他心花怒放,回去就很好睡,又梦到阿弥陀佛。你要是跟他讲,“那个阿弥陀佛是画家画的,又不是真的阿弥陀佛。”他回去就哭了,“阿弥陀佛你长的什么样子啊”?他不会去想嘛,所以你就不要跟他讲,不要那么残忍,知道吗。人家念得好好的,就鼓励他念就好了嘛,那不是做坏事嘛。
可是你要知道,你不要一味的跟着那个走,这里头的生命改造工程,他是很清楚的,你假如当作说一般的老百姓信仰,那我们是怎么样,你怎么样都对,都好啊,但是你要真的面对这种情况是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是跟你讲清楚,让你了解。
那么这个地方他谈这个问题,以这个法界力的存在,已经消除了无常。当然有一些前行要做的工作了,这基本上我们讲就五年后了,这个信心能够建立起来。而在建立这个信心的时候,你在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奇迹,是真正的奇迹。
很多是假的,那叫做交际话。什么是交际话?“师父啊,每次开车带你出来啊,都有停车位。我常常找不到停车位,可是每次带你,你看位置就在等你。”这个叫交际应酬话,放屁。有的人讲“师父啊,我每一次找不到停车位的时候,就念十六洪名,就有位置了。”你讲安慰我的,这种话叫润滑剂了,马马虎虎了,反正讲好话嘛,也不是讲坏话,放屁也很香,无所谓啦。这个不算,跟你讲这个不算,这叫生活境界,不是修行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修行境界是不可能的事,你要求他,他兑现。我在多伦多办了一次华严海会,一个月。每天晚上我讲经,倒数第三天的时候,我跟大家讲,我说“我们讲一个月了,”那是五月初的时候,跟大家讲说“快要结束了,我们这个法会成功与不成功,来验证一下。跟佛菩萨跟天龙八部讲,要是办得成功有效的话,三天后我们结束,那一天下大雪。”那是五月初,五月二号结束,我说“我是这样讲的,你们去看看,五月二号下不下雪。”那一天是万里无云,一片青云都没有,第二天天气开始变,第三天起床一片白茫茫。
这个大家都不知道,你能讲在前面,这个才叫做什么,才叫修行境界,这才叫奇迹。路边停车你不要说师父很厉害,那是生活境界,常会碰到的,不算。你要有真正的,那一有这种经验,你一定有信心。那这个是在帮你架构那个普贤行愿力的部分,我们,只要你好好修,这种境界一定会出现。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里。我们请合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16集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 第17集
大家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大家请放掌。

这个“此处最吉祥”是禅定中的一个境界,因为我不是文学家,也不是小说家,不会去描述那个境界,只把那种感觉把它写下来。那境界当然很多了,写个文章时间不长,但是没有灵感你也写不出来。当然你那个境界多,人家境界都很多,那是什么境界啊?有时候你真正修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讲境界都是胡说八道,真的境界才不是他们讲的那种状况。因为你没去进入那种状况,你就不知道。你进入那种状况,那就真的是很殊胜。而那个殊胜,绝对不是你讲的什么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谁说他长成那个样子?

那你就要知道,真修行是很重要。所以你在修法中,你的方法对不对?人家跟你讲你都对了,你被卖掉你也不知道。被人家卖掉你还替人家算钱,“哎,再找三块,谢谢啊!”人家说“上车。”“干嘛”?“你已经被卖了!”哇,怎么这样?那已经来不及了,手镣脚铐已经全部铐上去了。所以,你一定要带着疑情“这样对吗”?这个很重要,然后你就会无尽地超越,那此后就只有你知道了。你展现出来的就是很不可思议的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一位同修把它编成曲子了,这个版本已经好几个版本了,你喜欢哪个版本都可以,专利开放,著作权免费,你自己去用。

好,我们昨天跟各位谈到普贤行愿力的运用状况,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那也跟各位广发英雄帖,广招各路英雄豪杰来参与研究普贤菩萨。这普贤菩萨的研究他需要有两个特质,第一个你必须要会写,文字工程跟文字底子的功夫要够;第二个你要有耐心,因为这些东西他不是文字表面的情况。

譬如说这里头有第一项,大概每个人都要去进行的,就是普贤菩萨的传记你要把它写出来。这个就麻烦了。普贤菩萨的传记就在《华严经》里面,那你自己要去找,你不要问我,要问我,我就自己写就好了,就不要叫你写了。普贤菩萨的传记。我为什么讲这个呢,这次我们昆明有个同修,我刚才也想到,因为我一直想要打电话给他,老是都忘了。他有一天就跟我讲说,他想要了解普贤菩萨,他想要了解普贤菩萨的一生,他曾经花了一百多万请人家研究普贤菩萨,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到现在普贤菩萨还没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这个只有我们同修们可以做,第一个你先把《华严经》里头,普贤菩萨讲到,或者这些善知识,那五十三参里头最多了,他的传记在哪里呀?说“彼王者何也”?“毗卢遮那佛是也。”他讲那过去生的故事,“彼王子者何也”?“我身是也。”或者是普贤菩萨的,那后面一个,那个人是谁?那就是我,就是善知识,那五十三参善知识讲的,他有很多这个。那你就知道普贤菩萨不就在那里吗?
你先把那个挑出来,那我再告诉你,你要从生命的立场去了解他,然后再告诉你,那个时代他所展现的生命状态是什么状态,他当王子、当国王,有时候当皇后,就在这个时候你怎么展开。你假如这个展不开,这个理论你就展不开。因为你不是活在现实的人生里,你是活在大脑的牢笼里。所以你就要看语出何处,有没有这个,没有你就不会了,那就没办法。
他里面讲到长者、长者子,那作为一个长者是怎么生活的?作为一个长者子是怎么生活的?作为一个国王是怎么生活的?作为一个太子是怎么生活的?假如他不是太子是王子,又是怎么生活的?那你要会生活。你人生没那么精彩,你只会做一个人而已,这个人是什么人,你也不知道,就是很痛苦的人,很枯涩的人,是个人干,牛肉干的那个干,被压榨得干干的,所以你缺少生命力。
我们在一生的奋斗当中,你有成功的时刻,也有失败的时刻;也有当配角的时刻,也有当主角的时刻。那你在那个过程里,你有没有认真地生活过?要有的话,《华严经》里头所演的每一个角色你一定会演。你不要一直瞪着我,应该要鼓掌,都给你暗号了都听不懂。
好,这是第一个。你人生一定要活得宽松一点,就是要有一点生命空间。你假如一直在生存边缘挣扎的话,那你就不会写了。你是不是在生存边缘挣扎?昨天举例子,你有没有对号入座我不知道。我再举个例子,看看你要不要对号。有没有排过队?你有没有插队?插队的人都在生存边缘挣扎。为什么?他等不得。
管你一堆人他都没看到,他一定要插到前面去,那不是在生存边缘挣扎吗?一个生活、人生有空间的人,他一定会等,排队就排队嘛,你又不是VIP,走VIP通道,有VIP通道那你就走VIP通道,那就不用等了;那你不是VIP,你就要排队,你为什么插队呢?为什么等不得呢?可见你是在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你再怎么有钱都没用,都是贫穷人。
我跟你讲,能够排队的人是富有的人,是生命中很富有的。你去注意看看,你排队的时候会做什么事?不要在那边挤,静观众生相。有的人就在那边...... 有的在整理衣服,你可以看到人生百态,有的人就这样“还不快一点,哎呦,还不快一点!”你从那个地方你就反思自己,“我现在是怎么啦”?
人家在挤,“有事吗,有事你就跟前面讲一下,我让你先走,你排我前面。”所以你就会养成很好的人品。“对不起,请你们让我一下好不好,因为我很急,我有重要的事情,大家让一下。”“好吧,你先吧。”那你就可以了,你要征得人家同意嘛,你不要看看人都不是人,我就自己插队,那是不行的。这个阎罗王都帮你记账,本来是排队慢慢下油锅,你插队的人先下!观世音菩萨还没到你就先下,所以你不要插队,插队你要上刀山你就知道,你就插队上刀山。所以你从这个地方看,人生的生命空间越宽松的人,他是越富有的,越富有的人,他的人生就越自在、越灵活。
所以很多人常常急着说,“师父要怎么样才好开悟,要怎么样快开悟”?你别那么急嘛,你要开悟干嘛?开悟赶死啊?不用赶,你慢慢来嘛。你静得下来吗?静不下来没用。“师父,我马上要赶,请你告诉我怎么样子念佛可以一心不乱。”我说“你静下来吧,喝个茶吧。”“不不,我在赶的,要怎么样子能够一心不乱”?我说“你就静下来坐下来喝茶嘛。”“不行,我就没时间了。”那你就去吧。你想想看,这种心境要怎么一心不乱?不可能。所以不要把自己逼到生存边缘去挣扎。我这不是跟你讲道德律,你排队不排队你家的事了,反正到阎罗王那边你也不用排队了,你是算第一个去了,人家要炸干的时候,那你就第一个下去炸好了。
懂得养成排队的好习惯,在排队的时候就是在修行嘛。别人排不排队无所谓,佛弟子从排队开始。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人品训练,不是排队有多好,是你的生命空间会一直放大,这是我们中国社会现在最需要的。你收入多少没有用,假如搭车什么都不排队,你钱再多有什么用啊?生命的气质要出现,气质是非常重要的,气质就来自于你的生存空间有没有。假如生命没有生存空间,你的气质是没有的,你成天都在急,不知道急什么,这个叫做穷得什么都没有的人。没有生命空间的人是最穷的人,生命空间越宽大,他就越幸福。你要记得。
所以很多人在讲说这个世间要怎么消灭贫穷,我告诉你贫穷怎么消灭?这个世间本来就不公平了,你放心,没有公平的事了,但是呢,你的心是平的,是宁静的,谁都可以宁静下来,当你的心情平静下来的时候,当下的幸福你就享受到了,那就没有贫穷不贫穷的问题了。我们那个小国王,现在抓去关的那一个,你都认识嘛,都比我熟,我都名字叫不出来。你看,身为一个不管叫一国之君还是区域长官、领导人,他穷到你看都要抓去关了,他是典型的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不管他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没有用,这是最典型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今天,昨天报纸有个人,发生什么事我不知道,我只看标题,人家赔他四万五,他说“我不是要你赔四万五,你知道弄错就好,这个钱给你妈妈养老用。”这是富翁嘛,我不是要你赔,钱有没有无所谓。他也不是很富,他是乡下农民,这不是很富有吗?他不会跟你计较那个东西,我相信对方一定是不认错这一类的,所以上法院就判决说你要赔钱。
所以我们要知道,生命空间的存在是真正你生命品德、人品的地方,你要怎么培养你良好的人品,让出你的生命空间。你有的话,那普贤菩萨的传记你就看懂了,你要没有这种空间,普贤菩萨的传记你看不懂,《华严经》里头很多。这是我们讲到普贤行愿力的时候所跟各位提出来的。至于普贤乘、普贤行愿他都是专题,那么有关普贤在真理中的地位,这才是要研究的地方。
我们跟各位讲过《世主妙严品》他是无极的领域,形而上的领域,是形而上的别相观,《如来现相品》是形而上的总相观,《普贤三昧品》是形而上要转入形而下的时候的一个关键纽带。所以上面这三品都是讲无极的,形而上无极的部分。《世界成就品》是无极而太极的太极总相,《华藏世界品》他是华严的宇宙观,《毗卢遮那品》是华严的生命观,再下去就是现象论了。所以在这里头,他把本体论、缘起论、现象论,宇宙观、生命观都有了。
这一卷《十大愿王》是由太极而无极,归真返璞最重要的那个关键卡,就是普贤行愿力,十大愿王讲,就在方法论上来讲,这是最重要的地方。所以大家都知道这一品很重要,你都讲不出这一品为何重要。他是在由太极要返回无极的时候,要用这《十大愿王》,他重点在这个地方。
那你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成功?我告诉你未必。那不成功的怎么样?不成功的重修。佛法很简单,留级重修嘛,也不会把你死当,也不会把你赶出校门了,反正你再怎么离开法界,还在法界内。要怎么重修呢?重修的人到极乐世界去。所以极乐世界是什么,是从无极到太极的过程里,不及格的统统到极乐世界去。所以你不要急着要到极乐世界去,那是被留级的留级生才去极乐世界,不要看错,你要弄清楚。所以弄一个极乐世界,是万一爬不上去掉下来的时候,不会再摔到我们娑婆世界来了,会掉到极乐世界去了。你放心了。要成功的你就直接回到无极领域里头去了。这个基本原则你抓到,你就知道这《十大愿王》的重要性在哪里。
可是你要知道,很多人还不具备条件呐,这个是超级博士要去得诺贝尔奖的那个地方。那你现在还没到那里的话怎么办?不要紧,你就跟着修。因为不及格我就到极乐去,就这样简单嘛。挑战不成,就是报名以后被刷下来的人统统丢到极乐去了,你放心了,就修这个法门有这个殊胜。
所以极乐你不用求了,你只要丢报名表就好了,丢上去不及格,因为报名表他不可能把你丢哪里去,统统丢到极乐世界那个垃圾桶去,那要成功的都已经进无极去了,都已经进到那个形而上的成佛的领域去了,到妙觉最高的境界去了,就是这一品,他殊胜的地方。我这样跟你讲你不要误解,你不要说极乐世界是法界的垃圾桶,那是用一个形容代表,你不要去跟净土宗念佛人讲说“你们念佛的人都丢到垃圾桶去。”那以后要打人,我就叫他去找你,你不要找我。那是用一个形容词来说明,你假如把极乐世界当备胎都可以,他其实就是个化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你了解到整个周遭环境的状态,那我们来看,现在你以普贤行愿力,那你要怎么样来进行这个工作。因为他是绝对的制高点,你站在这样的一个制高点上面,那你的信解就叫做真心信解,如对目前。昨天跟各位讲过,那我怎么知道我的信是绝对的呢?你当然现在是不能绝对,所以你要有那种无尽超越的基本态度。
所以你常讲说,“我就这样子,我已经十年来都没变了。”那你完了,因为你没有超越。很多人常这样讲,“我修了二十年一直没变。”那你是铁石心肠,你才会钉在那个地方二十年不动,看起来是如如不动的人,那叫一点进步都没有。你本来就是进步的,要一再地超越,跟各位讲,这跟你传统的佛法观念是不一样。你就会认为说学了佛嘛,应该要平平淡淡过日子,这个清心寡欲。人家吵我,我也要“没事没事。”什么都好了,那个叫不温不火,就好像那个蜡烛快灭火一样,你以为这样叫修得好啊?我告诉你,那不是华严的气质。
华严所给你的生命是一种灿烂的,而他不会偏离轨道的,你要留意到。所以我们跟你讲说,你一定要在自我的生命空间跟族群公约当中取得一个平衡,所以你不会犯大不讳,但你的生命又很旺盛,不会枯寂了,快死了,没气了,要死不断气一直拖着,那不是这个样子。他是一种很强烈的那种生命欲望,他不是为自己,他为众生在服务。你想想看,一个要死不活的人,如何为众生服务呢?这个你一定要弄清楚,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所以当你具备这种生命力的时候,你是必须要一再地超越自己,你要一再地去进步。那进步怎么样证明对不对呢?你要印证,你要求证,然后再验证,验证以后再往前走,再超越。甚至于我们超越几次以后,我们要核对原来的核心,中轴线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原则。你必须一再地这样去做,当你这样一再地向前进,一再地在超越自己的时候,你的认知是绝对的。因为你会说现在我这样认为,昨天我不这样认为,我肯定明天也不这样认为,这样的话你的生命力就会很旺盛。你不会成为一个什么,我常常讲这叫神奴,神的奴隶。
很多宗教徒都是神的奴隶。你知道吗?神的奴隶他会很乖,你去注意看看,每个菩萨,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的那个坐骑,不是有两个人吗,一个是撑着幢幡,一个是牵着狮子、牵着大象,那个是奴。你修了老半天信了老半天,你大概就替大象洗澡,因为你是神奴,你不是真正的一个教徒。
我可以告诉你,任何的教主,他绝对不会虐待他的教徒,你记得这个原则。假如你认为你的教主是要你做一个乖乖的乖信徒,听话就好,那你当哈巴狗就好了。没有一个教主是这样在虐待他的信徒的,每一个教主都期望他的教徒,他的生命都是灿烂的,发光发热的,你想想看,要不然你进入宗教领域在干嘛?在这个世间你就不愿意人家压制你,你进入神的国度还去给神压抑吗?这基本上是不对的。
那我们要你的生命灿烂起来、活跃起来,不是叫你乱搞,现在有些宗教就是唯恐天下不乱,那不是我们诉求的。因为那是有宗教野心的,想要颠覆别人国家,就一定要去做你的奴隶,那就不对了,基本上那是不对的。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告诉各位,是要你活得灿烂、精彩,不是要你在社会上捣乱。所以我们是在教化人心、安定社会、襄辅国政的前提之下,在做弘法工作。你一定要留意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本情况,所以你的认知在这个前提之下那是绝对的。
因为我相信再过几天,我的见解会进步,所以我现在的见解只能够说我的智慧如此,你有更好的见解我会接受。所以你是一种趋向绝对的那一种见地出现,而不会坚固执着说我的见解就对,不会。这是各位要留意的。所以这个地方我们是从这样来做解释的,不是说我学普贤,所以我的见解就是绝对的,不是。是因为我要一再地超越,总有一天我会到达止于至善。
你要懂得,我是以这样的心境来顶起普贤行愿力这一块招牌,是指这样来的。那这样子,你这个行者绝对是谦虚的,而且又有自信,知道吗?因为我的见解今天就是这样,明天可能更好,说不定下一句话,只要你提出更好、正确、好的意见,我就接纳,我的意见就改了。留意到,这是非常殊胜的一种生命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下面,他以你这一种绝佳的生命状态来讲,那么“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这个就是关键了。用清净的身语意业,前面我们跟各位讲,你很清净,你绝对恭敬,绝对诚心诚意,但是因为有无常在。那么这个地方讲的,不是无常,他是一种增上,你诚意我也诚意,你清净我也清净,但是你的清净受到无常的干扰,我的清净不受无常干扰,但是,我也不是绝对清净,我只是就目前来讲,我是这么清净,后面有没有烦恼来干扰,暂时不管,但是我肯定我会向上。
今天我带有八分烦恼,明天七点九分烦恼,或者七点九九九也不一定,反正我就是每天在进步。十年后可能变成六分烦恼,二十年后可能变成五分烦恼,到我临命终时,可能只有四分烦恼,还不见得绝对清净,但不要紧,下辈子来我会更清净。
这是指这样的态度,而不是说我已经没有烦恼,不是这样,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不可能没烦恼。所以你不要讲我绝对没烦恼。因为清净是指没烦恼的意思,没烦恼的意思就是无常不起作用,我们不可能没有。但是至少我在提升,叫增上。那么大部分的人,不以普贤行愿力来的话,他是无常一再起作用,我们以普贤行愿力这个金钟罩罩着我们的话,那你当然也有烦恼,但我烦恼会越来越少,就变成这种状况,这个叫做清净身语意业。
我这个解释给你的跟外面解释的不一样。你说清净身语意业文字这样写,我就这样子,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华严的思维模式跟语言模式,《华严经》的语言模式在普贤行愿力的结构之下他是这种思维模式。因为现在你是凡夫不可能绝对,绝对已经成佛了,但是我们要趋向成佛的目标要怎么办?他就有这样一个行为模式在做,增上的模式在做。这一点你要弄好,跟各位讲,这就是普贤乘的精华。统统入定了?跟你讲这么重要的东西,你一定要逮住,普贤乘的精化。
所以你记得这一个叫什么?DNA,你记得,生生世世你的生命都会很灿烂,你的精神都会很饱满,你的心理都是很健康的。身体我不敢跟你保证,因为有时候要吃牛排,有时候吃烤全羊,我不能跟你肯定说你皮肤一定是这么漂亮。你要吃烤全羊,那就皮肤不会好,但是你的心理、你的精神绝对会是非常旺盛的,这个旺盛就在这一点。
我再讲一遍,这是很重要的。保持着一种无尽超越的心态,生命的状态,那你自己要常想,我今天有没有比昨天进步?这个礼拜有没有比上个礼拜进步?这个月有没有比前个月进步?今年有没有比去年进步?当然这辈子比前辈子你就不知道了,但是,我这十年来跟十年前有没有进步?你可以比较得出来。比较什么?烦恼有没有减少?幸福感有没有增加?像我们刚才讲的,生命的空间有没有加大?或者是一直在那个生存边缘挣扎?你去思考这些问题,你的生命品质绝对进步很快。
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注意这里,因为你不注意,所以你就不会排队。你去买菜就,白葱就抽几根也好,明明都在买瓜子,还跟人家啃花生,这都是生存边缘挣扎的人。你不要看这个,我在生活中让一点给人家,你的生命空间就出来了。你抱着这几个,我现在讲的,你可能听不很清楚了,凌凌乱乱的,你整理一下,你的生命就会开始向上。要不然你的生命是垂头丧气,好像那个树、花没浇水一样,统统完了,时间短还不要紧,时间长你就完了,你就死掉了。那不但枯死,你下辈子再来还是这样枯萎。但是你现在就必须改造你的生命,我们讲不是生命改造工程吗,你就这样去改造。所以清净身语意业非常重要,你不要用一般文字上的那种解释来看,这是第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我要跟各位谈的,这是礼敬诸佛的修法,所以这一个大愿修的重点,他是身语意业讲三个,他的重点主要修身业。但是身语意业要啊,你不能够说我身业我就拼命拜,一面拜脑子还在想坏事。有时候不是想坏事,不见得我们都想坏事,就是气不过,一面拜一面拜,越想越气,拜到最后坐在那里,不拜了。要看到,“哎哟对不起!”这就表示你的意业,身语意的意不清净。我既然拜了,就其他先放下吧。礼敬诸佛,而我跟各位讲,拜佛叫礼敬诸佛这个大概没问题了。
我再跟各位讲,排队,让位都是礼敬诸佛,你知道吗?你在家里拜了两千拜,为了贪心赶快两千拜拜好,结果到这里排队了,“对不起,对不起,我因为拜佛所以迟到了,给我排前面好不好”?那刚才拜了两千拜,完全破功。你何不少拜五百拜,我来这边排队嘛。那五百拜没有说我不拜,你多拜了那五百拜,来这里插队,那不是白拜了吗?所以礼敬诸佛在哪里?我真的跟各位讲,你不要从文字上看礼敬诸佛,尊重人性!你对人能够尊重你就在礼敬诸佛;你对一切动物能尊重,你就礼敬诸佛;你对一切的存在能尊重,你就在礼敬诸佛;你心里经常思维我对一切万物尊重,你就在礼敬诸佛。
前面讲礼敬的技巧是有无量的我礼敬无量的佛,一一佛前有无量的我,一一我前有无量的佛,那是理论嘛。现在摆在眼前的是,我对世间一切万物,我能不能尊重?问题在这里。你哪个要尊重?你想不起来,那你怎么礼敬诸佛?你拜佛在拜什么?你在那边拜木头,一张纸有什么好拜的?我跟你讲我拜观世音菩萨一面拜一面骂,拜十万拜我有功德是什么?因为当然不是到第十万拜,用话讲当然是讲到第十万拜了,在这当中我发现了,拜佛的目的是在尊重人性,你假如不尊重人性,你拜佛是白拜了。不但尊重人性,你一直扩大,尊重一切生灵,尊重一切万物,当你这样逐渐打开,你在礼敬诸佛的时候,你是在尊重一切万物,尊重一切人性。
所以你会听我讲,有时候听我讲经说,哎呦,讲得那么犀利,把所有的宗教都骂进去了,说我们宗教徒都是神奴,我告诉你,我是基于人性的立场告诉你的,你不要当神的奴隶,你要做好你这个人。这是从尊重人性讲的,当然我也尊重众神,可你又怕人家神的信徒叫做神奴。你自己当神奴你就是怕我骂,你不当神奴我怎么会骂你?这是从人性出发的。
为什么西方人不讲人性?因为他只讲神性,他鼓励人家都去当神奴,他没有说把人性摆第一。我们东方文明跟西方文明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人性为第一。所以我们讲人性、讲人道、讲人文,都是以这一部分来谈的。以人作为一个起码的条件,然后你要扩散到一切万物生灵,都要懂得尊重,这才叫做礼敬诸佛。你家里弄了一尊很漂亮的佛像,天天都在那边拜,把门一关,出来就开始骂人。我说“去死好了,你拜什么”?拜佛那么认真,恭恭敬敬,穿海青什么还绣钻石,然后这样去拜佛,拜完佛,海青折好了,出来就开始无明火七八把一直冒。这不是,不是这样。
所以从礼敬诸佛上来看,你要懂得怎么样尊重人家,我跟各位讲排队是尊重人家,你开车在路上要懂得尊重人家,不要喇叭一直按,真是受不了,就等一下又怎么样嘛?等一下也有问题,那你怎么尊重呢?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从学佛的立场来看,你在这个地方一看你就已经穷尽一切了,你要懂得这样,这个礼敬诸佛就已经站在法界的制高点上了。不绝对,也差不多快到绝对了,那我讲的,仅供你参考。回去以后,说不定明天有更好的答案出来。这样子的话,下面你就懂了。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你看,当一切生灵无有穷尽的时候,那我这个尊重就无有穷尽,经文在讲的那个语言模式如此,尽虚空遍法界,你都能穷尽了,那你的心量就打开了嘛。那不信的话,你看这千佛堂进来,一一佛你都要礼敬,你要拜一千拜。每个人都拜一千拜,那我们就不要讲课了,两个钟头就下课了。可是你的心念一转,我礼敬天下一切生灵,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生命,可以吧?你一念就穷尽了。
但你最好不要讲这一句话,“你这样拜一千拜,不如我一念,我一念就穷尽了。”这叫造口业。你真的做到吗?我们理论上是这样讲,你真的做到吗?这是很重要的。所以理论我们懂了以后,我们就经常思考自己,我真的一念就尽虚空遍法界吗?没有的话,阎罗王在等你哦。我跟你讲,我在这里是仗三宝之力讲给各位听,不是说我做到,你不要说师父这样讲,他一定做到,不是。
我们讲以后你真的做到吗?你回家自己去忏悔,没做到一百〇八拜,你真的做到吗?你可能做到,但你也不要太自信,万一漏了一个,照样打屁股。所以你一定要很虔诚地、很诚恳地、很谦虚地自我反省,就算我真的做到还是一百〇八拜,你知道吗?你不要理论一通就到处跟人家吹牛,我这个只要念一转,就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都礼敬了,你少说。
理论是这样,我们未必做到,因为理事无碍你还没做到,做到理事无碍已经是菩萨的果位了。而我们是理论上还可以了,反正师父讲,我就copy讲给人家听,讲错大概没讲错了,可是你做就做不到。讲错大概不会讲错,但是做呢,你可能就做不到。因为做到是需要德行,你真的有德行吗?这德行少说二三十年功夫一定要,没有办法省掉这种功夫的,你只能够说我功夫比较大,为什么?人家一天拜三百,我一天拜三千,那你不能只拜一天,你要拜三十年,三十年每天都拜一千拜那再讲嘛,但是你没有这种功夫不行。为什么?因为时间长他在考验你的意志力,一定要时间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他在锻炼你的智慧,因为时间长你有很多状况会产生。那些状况是不得已状况产生的时候,你要怎么办?你要有智慧才能克服。我跟你讲,开刀、住院一个月才出院,那我请问你,那一个月你怎么拜?你要不断。我问你,你怎么办?你说“这个,阿弥陀佛应该可以原谅。”那是阿弥陀佛的事,不是你的事,现在问题是你怎么做?打了麻醉以后你躺在那里,一醒来就已经半个月了,好了,那每天三千拜你怎么办?你还是要拜。
好了,这个问题就考验你。那你说“没有,我反正就昏下去了,醒过来就半个月了。”那你这辈子就少了半个月,那你修行根本就没修,那怎么办呢,这里考验你的智慧,你要怎么克服这个困难?爸爸往生,忙得焦头烂额,忙了一个月,到七七四十九天已经喘不过气来了,那每天三千拜,早就忘记了,拜到哪里去了。好了,那请问怎么办?你怎么克服?金融海啸事业不顺,那你已经不止焦头烂额了,粉身碎骨了,你说还每天三千拜?你怎么拜?
三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不在时间上面,而在于你要一再地去克服在生活中摆在你眼前的这些障碍,这些才是你积累德行的地方。没有说你一定要成功了,但至少这件事情会使你很懊恼,“我怎么业障这么重?想修个行,就这里出状况,那里出状况,天晓得,爸爸往生怎么会这么忙”?你以为往生就买个棺材拖出去埋葬就好了?没有,是非之多,那要你一个一个去克服。烦恼,那你必须趟进去才知道,为什么?你要经历这些考验。
那一个每天拜三百拜的人在克服这些困难的心态,跟每天拜三千拜的人来克服这一种状况的心态,我告诉你,不一样。这个问题你有没有把它解决得多圆满,是一回事;但是你用那三千拜的心态来解决这些问题,跟三百拜的心态来解决问题是不一样的。你的德行照样在成长,但是你要是三百拜的话,通常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三千拜的,他有他的处理方法,你知道吗。
我跟你讲一个方法你就会发现到,拜三千拜的人他说,“我不能一天拜三千,最少也要拜一千。”他就撑下去了; “不能拜一千我也要拜三百,三分之一嘛。”他撑下去了。拜三百的人说,“哎呀,不能拜,那我拜一百好了。”拜一百一忙,“我拜十拜好了。”“哎呀不要紧欠一下,以后一起补。”你就归零了。拜三千的人再怎么少他也会拜三百,拜三百的人一两下子就归零了,那一段时间过后,过了三年才想起“哎呀,我每天要拜三百拜,怎么没拜”?那已经过三年了。本来是三十天,结果过了三年,关键就出在这个地方。
这是什么?就是功夫,他就是德行。所以你这个心量一定要带着,你实际上在做的你一定要做。几十年后这个基础就会起来。那是你的,任何人没有办法替代。什么小偷、强盗,抢不了你这个。所以才会说临命终时《十大愿王》常在其前,引导行者,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那是最倒霉的才去了,成功的就直接到无极那边去了,已经进入法界了,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个行法你要懂得。
下面讲的,就是一个总结。“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那么这当中,这段话里有几句话,“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从虚空界尽到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们叫四无尽境,四无尽境是什么?我们休息一下再讲。

(17集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 第18集
我们刚刚谈到四无尽境,就是四种没有止尽的境界,叫做无尽境。那么包括哪四个呢,第一个是虚空界无尽,我此礼敬无有穷尽;众生界无尽,我此礼敬也无有穷尽。当然不止礼敬,十大愿都一样。众生业也无尽,众生造业无尽,想一想我们造业也不可思议。

想一想现在好像没造业,坐在这里听经,哪有造业?我跟你讲也有人继续在造业,为什么?你看看我坐这里,他就挡在我那里,真讨厌,真讨厌,真讨厌…内心在嘀咕,你不是在造业吗?还好这些业没有体相,假如有体相的话那还得了?这一切都表示我们身语意不够清净,所以业就会一直造,只是他目前没有产生状况。

跟你讲你不知道,我们都有头皮屑有没有,头皮屑算不算病?不算。我告诉你就是刚才那个业所造来的。你说头皮屑是什么病?有些人没有头皮屑,你可能想象不到,那我们为什么头皮屑这么多?你的烦恼多,你烦恼不见得伤害别人,头皮屑也不会伤害你,你就烦死了。为什么,因为你烦恼太多,在意识上你常常在嘀咕一些东西,就这样,这就叫众生业。众生烦恼也多,所以众生业、众生烦恼、众生,这三个就不得了。

那你看这个结构,一个虚空界,一个众生界,一个众生业,一个众生烦恼,四个当中三个跟众生有关,所以修行中第一个问题先解决众生的问题。所以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一切诸佛的第一大愿,其次才断我们自己的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你要留意到这一点。为什么大乘佛法,尤其是普贤乘,特别把度众生的事列为第一件大事,因为这里头已经告诉我们,在结构上众生的问题占你所要处理的问题四分之三,你要处理你自己的烦恼的问题只有四分之一,那你要不要先把众生的事给摆平?这个时候你就会反过来,“哎呦,我还没成就怎么度众生”?你少推脱了。“我要有成就我一定度众生。”我跟你讲众生的事不摆平你就不会成就。

要摆平众生的事不难,从刚才讲的,你有没有对众生的存在保存着几分恭敬心、几分尊重心?你带着这个就好了。你别想说怎么度众生了,我告诉你,你要能服务众生就不错了。毛主席讲的“为人民服务”,你带着这种心境就对了。你能不能为众生服务啊?你还想度,你都欠人家度了。能够的话多服务,不能够的话多关怀、多礼敬、多尊重,尊重众生、尊重生命的存在,那众生的事自然你就会去解决了。

你走路稍微留意一下,我在这里我没有看过这件事,我们那边是很平常的,我跟各位讲。我们在路上走,跟人家擦撞一下,我们都会说“对不起。”虽然他不管,他走了,但是你一定要讲“对不起。”不管有没有人听到。我们这里从来没碰过。撞了人家瞪一下,你讲个“对不起”嘛,这是一种尊重,有时候我们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难免会碰一下,尊重,“对不起。”这个时候我们一天不知道讲多少次,我们这里从来没听过。应该要培养这种情况,讲一个“对不起”是对人家的尊重,人家“没事没事。”那你就过了嘛,这是相互,因为我尊重你,你尊重我,彼此的尊重,我们的社会就会进步。这个进步不是GDP所能统计的,他不是经济成长的数字能统计的,这是你的灵性成长。我们整个社会的灵性不成长,你个人的灵性是无法成长的。

你看到处吐痰,吐痰表示是没有灵性。那你能不能尊重人家一点,不要吐痰?这个都是,你要修行怎么修啊?从生活中,从这里修啊,从哪里修?你念佛念一大堆,到处“呸!”你都没想到你吐下去阿弥陀佛站在那里。当你会想到、会尊重的话,你就不会吐痰了。就有人问我, “那你痰放哪里”?“吞下去啊,哪里”?“哎呦!”吞下去会死吗?我们都吞下去啊,哪里去?这是一个习惯问题,你吐出去和吞下去而已嘛,你自己的痰吞下去又怎样?“有传染病!”你看,有传染病你还吐出去?这不是很夭寿吗,你说。

所以都要从自己反省开始做起,你绝对可以做好的。十三亿人口,你别担心了,各位你只要把你做好,十三亿同胞统统会改过来。你要不改的话,永远改不了。不要紧,我吐一下没人看到。大家都在吐,我也吐。脏乱,绝对脏乱。

有一次我在山西一个地方,办一个活动,我看大概来了差不多三四万人,密密麻麻,周围的山上都是人,到七八点我说“怎么还不走”?“都走光了。”我说“怎么满山都是....”“那垃圾啊。”人来人走,人都走了,垃圾都在山上,那叫圣地吗?你说嘛,那叫垃圾山啊,哪叫圣地啊?那你来朝圣有功德吗?你说嘛。你把垃圾丢在圣地你来造业,你来朝圣?所以一定要把垃圾带走,不要乱丢。那你要乱丢垃圾的话,你有什么功德,你说你修什么嘛?会来朝圣的人,很显然多少都有一点宗教信仰,那你怎么来造业呢?

所以我们一定从自身做起,然后还不但做好,还要告诉我们周遭的人,你要去参加记得垃圾全部带回来,一个烟蒂都不能丢,一个垃圾都不能丢,一个罐子都不能丢,统统要收回来,这个才是礼敬诸佛,你这个做到你就礼敬诸佛了。要不然,我看都七八点,差不多人都走了,我说“走了怎么漫山遍野还是”?“都是垃圾啊。”我说“那你们要清多久”?“三年。”办一天的活动,垃圾要清三年。你想想看,你什么功德,你造业无边呐!所以这个教育非常重要。

你不要以为我讲的佛法有多玄,我跟你讲一点都不玄,这怎么玄,不要丢垃圾,不要吐痰,玄吗?这个礼敬诸佛真的很重要。做到,我们国家一定很和谐、很祥和。就这么一个,都是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不是理论上讲那么一个,我前面多少佛,一个佛前面多少我,你神经病,你总共一个你,你有多少你啊?有两个你就叫精神分裂了,理论上讲是讲那个理论没有错,那个理论讲的是你在生活中可以做到的,绝对可以做到。他不玄,一点都不玄,这个是佛法可爱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8 23:05 , Processed in 0.263944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