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素位

[大德开示] 《普贤行愿品》---海云继梦和上2011年昆明开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跟各位讲这四个东西,在做的时候,怎么样无有穷尽呢?就永不停止,做到还要做更好。垃圾带回来,垃圾桶一丢,是,“我做到了,我外面没丢垃圾。”回到这里能不能做得更好呢?怎么做更好?垃圾分类,塑料的就丢塑料的,纸类的丢纸类的,铁罐的丢铁罐的,有没有做得更好?你还是可以做得更好,不是不能做,不要以为我做到就好了,不是。做到以后,我能不能做得更好?你只要一直带着这种状况,你就会更好,所以无有穷尽。那这只是最粗浅的部分,还有好多。
我看我们这里的大楼,进出过一些大楼,小区,住宅区啊,公共环境卫生不好,那个广告的东西乱贴,也没有人收拾。我们经过的时候一直都说“你是住在哪里呀”?假如我们住的是极乐世界会是这样子吗?你有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我们的小区这样吗?
我跟你讲我住的地方,有个同修,听说他住的是八楼,八楼往九楼走的楼梯跟八楼往七楼走的楼梯,因为其他就不是他的区域,他不能把人家动,他布置得跟公园一样,跟花园一样。他说“有空没空,我们到花园坐一下。”往九楼走的,就找九楼的朋友到那边,大家喜欢坐在那里,因为很漂亮,然后他茶壶、茶杯统统放在那里,要泡茶自己泡。往七楼走的地方他也准备一套,他要出去就买一些巧克力饼干来放着给大家吃。那就跟活在极乐世界也没什么差别。你布施嘛,那左邻右舍一定说你是大好人。我们可以把光芒发散出去嘛。有些时候看小孩子不乖巧怎么样,他就请来那边喝茶,跟小朋友讲故事,发挥教育的功能。这就是礼敬诸佛,你以为礼敬诸佛是什么?从生活中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这些都是你能做的,而在这个时候从不贪别人的便宜,我能够我多给一点,那我不能够我少给一点,就这样,但是我绝不从别人那边拿来,也不增加别人的负担,这就是礼敬诸佛。身业,从你自己能做的,大家都可以做。
我期望我们佛弟子能够多给一点,少计较一点,我们的社会会非常美好,我们的进步将会比经济成长成长得更快。我不是在诅咒经济成长了,我也很需要钱,你说我不要钱那是骗人的,但是呢,我们更要的是灵性的成长,这个灵性成长比钱成长更重要。你灵性满足了以后,有钱没钱无所谓;当你灵性不能满足的时候,有了钱你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期望的是这样,礼敬诸佛真的非常重要。你从这里看,你就有礼敬不完的佛了。我们要修的路真的很长,所以各位可以修得很好,一定可以修得好,这一大愿绝对可以修得好。这是第一个,第一大愿。
第一大愿后面有一句话,“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是指什么?都是指你生活中的事,假如你念念都在拜佛无有间断,我告诉你,你可能会精神错乱。你假如把礼敬当作拜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那你办公也在拜佛,吃饭也在拜佛,告诉你,绝对不是叫你去拜那个佛的拜,而是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都保存着一个尊重。
尊重对方,不要讲什么尊重天下苍生了,眼前的这个人你尊重不尊重就好。假如你会尊重,你说夫妻两个会吵架,请问你叫尊重吗?跟邻居吵架叫尊重吗?你马上就发现了。当你会尊重,你就会包容,那你就不会对自己的子女大小声吆喝,因为你在尊重他,是不是这样?那该怎么教育,你自然就产生智慧来教育他,这是很重要的,尊重。能够在生活中做到方方面面,才叫做念念相续无有间断。
“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因为你都在做嘛。做就是身业,语业在称赞,意业在进行,在留意。三业清净,无忧疲厌。
所以这个理论,我要跟各位要谈的是这样的一个行法的理论,他是很周全的,你假如从文字上解释过去,我相信这很多人在讲,这个其实他讲不讲,你看也差不多了。但是这个理论的结构,身业来做,语业跟意业相符,所以叫身语意业。在尊重,在你的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够尊重灵性,以这样的一个原则你来展开,那你就知道,这个大愿的行法怎么修就已经告诉你了。所以修行告诉你他是从生活中来的,从生活中修的,是这样修的。
那你说我这样修,我念佛以后怎么天天家里都这样不顺利?那家里不顺利,你修错了,你是一种宗教仪式的迷信者。我们不教你迷信,我是告诉你从日常生活中你能够觉醒,你多留意一下对别人的尊重,你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所以我们有两句话,维那师磬锤拿起来,一压大磬“一切恭敬!”对一切都要恭敬,下面一句话,“尊重己灵。”尊重你自己的灵性,没有叫你尊重别人,叫你尊重灵性。因为你真的尊重灵性的时候,你是绝对尊重别人的。你需要人家尊重,那你更需要尊重人家。你会尊重自己,你才会懂得尊重人家。
所以你要懂得佛教不是叫你迷信的。这些古代传下来的拜佛、念佛、诵经啦,是那个时代的文明状态。现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时代,这个诠释你要稍微扩大一点,都是从生活中来。古代讲也是一样,各位你要知道,古代要拜佛,家里弄个佛堂没那么容易,你现在以为说有个佛像摆在家里容易,古代没那么容易啊,古代连个祖先排位都用个纸写就不错,连纸也没有,直接就写在墙壁上,你还有印象吗?“我家历代祖宗之牌位”,要拜观世音菩萨,顶多写个“南无观世音菩萨”,就拜了,哪有观世音菩萨?后来社会稳定,物质文明发展以后,才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出现,早期没有啦。贫穷人家怎么做呢?所以他不是要你拜那个。
你对父母要尊重,父母亲是你家里的两尊活佛,你不要学藏密才有活佛,你家就有两尊。可能有一尊往生了,一尊还在,父母还在,你必须懂得恭敬。要不然,活佛都不懂得恭敬,你对那木雕的佛你真恭敬吗?所以孝顺父母是一切恭敬的根本。从这里来,你父母都不孝顺你还讲什么?我跟各位讲,很多人现在受了西方教育的影响,爱护动物,把狗、猫都背在身上。你看看,他对他父母怎么样?他会不会把他父母背在身上?这叫颠倒,没有叫你把父母背在身上,但是你总要恭敬他,总要尊重他,你不恭敬、不尊重,怎么会孝顺呢?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看谁要发心,社会上有很多爱护动物协会,保护动物协会,没有人说孝顺父母协会了。颠倒啊!这叫时代病,保护动物那么重要,孝顺父母不重要吗?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有一个保护动物协会,就应该两个孝顺父母协会、尊老敬贤学会?你要懂得的对我们现有的人,跟我们最近的人你都不懂得恭敬、不懂得尊重,你把狗养得那么漂亮干嘛?你怎么不把妈妈弄漂亮一点,不把爸爸给弄得更庄严一点,那就把狗弄得那么,奇怪了,狗送去美容院整理,好漂亮出来,你怎么没有把爸爸好好送去桑拿?颠倒啊!
懂得尊重恭敬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啊。所以你要穷尽,你可以穷尽,不是不能穷尽啊。对众生、对父母,我们是平等的,我没有说去孝顺父母就把狗打死,没有。你还是要保护动物,因为恭敬尊重。可是你不要只懂得保护你自己的狗,就不保护、不恭敬自己的父母。不但自己的父母,别人的父母我们关怀一下,我相信这世界是非常美好的。假如大家都把狗顾好,带着狗去遛狗,他一大便,你就把它给捡起来,爸爸妈妈大便就自己擦屁股。你怎么不会这样的对你的狗就像对待父母一样呢?所以反思一下这个时代,我们要修这个法更好修,太多我们可以修了,只是我们平常都没有去留意啊。
我们被希伯来文明洗脑了,被人家俘虏了。你自己血液里头所流淌的文明,完全被洗掉了。我跟你讲,从爱护动物、保护动物协会开始,一直到孝顺父母,你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什么宣扬传统文化,要宣扬传统文化,你先把全国各地的,各县市的孝顺父母协会成立起来,你去看看,是不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
因为这里头我跟你讲,不是文化之争,对老人,老人不止父母,老人的恭敬跟尊重是当今全世界共同的议题,老人问题。老人不是弄个疗养院给他住,就叫解决老人问题,那个疗养院其实是变态的监狱。你要知道,老人的问题比孩童更重视的是人性的问题,他需要的是人性的关怀,你能提出来吗,你能真的做到礼敬诸佛吗?你要从这里看,把所有的老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当然不是叫你出钱怎么样,那种恭敬,那种尊重。
我在我们内地搭公车时间蛮久了,只有一次,我一上去就看到一个姑娘,她看我,我也看她,然后她很不好意思的站起来让位子给我坐。其他都是你瞪我,我瞪你,不会让座。你说你所得再高有用吗?没用。你书读得再多有用吗?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种灵性,我不是要你让座给我,你没让我也是一样,我也是要下车了,不是我坐下去就不下车了。但这是我们国民的素质,我们的灵性。让座是一种灵性,排队是一种灵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懂得这一点你就知道,我们要进行的灵性经济学,有无量无边的空间可以发展,这真的是很需要。提供给各位作参考,这是指这一大愿。这是身业的部分,大家都可以做。但是你的心不到那里,你就做不到。你的心有到那里,注意到那里,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因为这空间太大了。所以各位,当作第一代你来发起,这个功德无量。希望大家从这里来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大愿他讲“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这个是讲这个世间佛菩萨有多少,“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这个地方我跟各位讲过,掉了那一句话,“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他的原文应该是这个样子,他掉了那么一句话。那整个行法的结构是一样。
第一个这个众生界,这个法界相当的广泛。包括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还有众生烦恼,都无有穷尽,他主要是讲这些。那么你要修法就是“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这是一个前提,讲完了。
那么他说“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这就讲语业了,前面是讲身业,你要去礼敬,其实是身语意业一起来。所以你会觉得这个世界,我们要做的事很多,我跟你讲,当你这种心境产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好多事要做啊,你怎么会无聊呢?我跟你讲做不完的事,不会自杀的啦。你就没事干,想想活着真无奈,要死去死吧。像这种心境是不会自杀的,而且你会觉得活着真有意思,有做不完的事,而且都在服务众生。所以你看这心境是多美好。
那么这个地方是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这个是个公案,就像我们讲的成语一样,你对成语不了解你就没办法讲下去了。那这个辩才天女,用我们的话来讲,大家比较熟,应该熟吧,叫做九天玄女,九天玄女知道吗?不认识啊?不认识就没办法讲。佛教另外有一个术语,九天玄女是我们中国民间的话讲的,这个辩才天女其实就是摩醯首罗天的天王。他为什么叫天女啊?是中国化叫天女,他已经变成中国,化学的化,不是中国的语言,就是中国化,这个神从印度来到中国被同化了,所以叫九天玄女。
那我们中国有讲,什么叫九天?就是最高层次那一重天叫九天。那摩醯首罗天是欲界四重天、色界五重天加起来,刚好是九重天,他是第九重天的天王。这个天王他的舌根就是他的语言讲得很好,不像我讲话好像是哪个地方卡住一样,他的声音很优美,所以用他来形容叫做微妙舌根。
“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这是形容用很多各种美好的语言来称赞,“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这个我们在称赞人家,我想各位都听过,有些人在称赞你,你根本就不理他,有些人在称赞你,你根本觉得好肉麻。有一个人八十六岁死了,一个县长去了,致辞的时候说“某君英年早逝。”八十六岁去世,你还用英年早逝?所以我们那个陈水扁说“这些义工罄竹难书啊。”我们只好说,赞美一下吧,是微妙舌根烂掉了,你根本就不懂得那语言是什么意思,那不行。
称赞人家他有两个状况,我跟各位讲,你一定要掌握好。第一个就实际状况来称赞,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人性上面来称赞,这个讲如来诸功德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那如来是人性,是一切本性,就是法性的自性,真理的本性叫如来。那么就人来讲,就叫人性,你要从人性上来称赞,这很重要。
我跟各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我们同修说,他不知道跟我讲什么,他说“师父,拜托你来一下。”我说“干嘛”?他说“你来一下,不管怎样,你今天身体还好,你就来一下嘛。”我实在拗不过去,只好来了。我一看,北京市书法协会成立大会,我说来干什么,大概有人学书法,要跟他要几个字吧。我就去了,往上面一坐。那个主持人就讲了“今天,是我们海峡两岸书法交流大会。”我说“见鬼,不是北京书法协会成立大会吗?怎么变成两岸书法协会”?这个有点矛头不对。“那我们就请台湾代表海云大师上台致辞。”这下子完了。突然间,你看现在听到,你就要走上台了,就从那里到这里的时间,我就要挤出一个称赞如来的话来,我总不能上来说,“哎,我没准备,你们突然叫我来。”
我就这样讲了,我说“演讲,即席演讲,最快讲五分钟,也可以讲,最好讲是半个钟头,都不准备讲最好是可以讲三个钟头,那你们要我讲多久”?里面就各种声音出来,五分钟、半个钟头、三个钟头啦,我就知道都是放屁了,你怎么知道我讲得好不好?我就说好了,不管你们讲什么,反正你们没有定论,我就自我介绍一下,一介绍就五分钟去了。那下面就没得讲了。那怎么办?那我也可以下台了,但是这样不负责任。
我就跟他讲,我说“其实我的书法是很好的,我在学校都第一名,参加县里比赛也得过奖。”当然得过奖的意思就是没有得第一名,学校第一名代表学校去比赛,县里没有得第一名,但也有得奖,我总不能说得第三名嘛。“所以我很喜欢书画。但是呢,因为我一直在忙,我已经五十年没有拿毛笔了。但是我告诉你,我很喜欢书法,所以我买了两百多支毛笔,没写过,我跟你讲,我还买了一百多方的砚台,因为我喜欢嘛,所以看到漂亮的、好的,我就手痒你知道吗,不买就不行,就恨自己没时间写毛笔,没时间写毛笔买毛笔过瘾也好。”这样就把大家距离拉近了,因为你是书画嘛。我就讲这样子,我讲讲大家就很高兴了,我说我五十年没写毛笔,“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再拿毛笔,那时候再跟各位一较长短。”这一讲就讲半个钟头了。当然我也是讲在哪里买什么砚台,在哪里买什么砚台,我有有名的砚台,讲完了就下来了。那主持人就上台说“我听过很多演讲,就这一次演讲最美、最精彩。”我说“不讲内容,就要讲精彩。”
这是什么?你在称赞人家的时候要靠近一下,不要都摸不着边的,你说“成立这个功德无量,成立什么书法协会什么教化人心。”我告诉你放屁呀。那什么教化人心,就你们几个有兴趣的人在写,你怎么教化人心呢?那你要讲一个真实的,那么人家会,“哎呦,这个都没听过嘞,很精彩嘞。”我也不知道他们感觉怎样,反正我就以最真实的,最接近的来谈。
那有些时候,另外一个状况就是,我们看一个,“师父,你看我儿子怎么样”?糟糕,你怎么长这个样子?那我不能说你很漂亮啊,根本就不漂亮,只好说“啊,好可爱哦。”可爱总可以嘛,为什么?因为我爱,所以可爱,我爱不爱谁,也没事啊,又不是我孩子,我怎么说我爱不爱呢?到时候他一高兴说“不然送给你好了。”我就麻烦了。所以你要从人性上来,他不是漂亮,你不要说漂亮,那是昧着良心讲话,但是可爱可以讲,或者赞美一下,“哎呦,这孩子将来不得了啊!”这总可以,将来嘛。那你要是能够说看到他的性格,有些人是有这样,看到他的福报,或者看他怎么样,将来头脑方面发展都可以。
可是出家人最喜欢跟人家讲“他很有佛缘。”有没有佛缘?当然有啊,跟我见面了怎么没佛缘?来,我抱抱,秀秀,台湾话叫疼一疼,好了,回去,“将来佛祖保佑你。”他就很高兴了,要讲人性的话,“佛祖保佑你,会平安长大,生个病也不要紧张,那没问题的。”这叫讲人性的话。你要懂得称赞就是这样称赞的。不是叫你上去又是教化人心,又是功德无量,讲那些不切实际,那个不叫赞美,那个叫放高射炮,“嘣”一声然后没有了,大家都听到了,那都没有实质的。
你一定要从现实生活里去做这样的赞美。而这个赞美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你要懂得运用语言去做沟通,用语言去做沟通跟协调。现在的人最麻烦的就是不会沟通跟协调。你在沟通跟协调的时候,你注意,我们很多都是知识分子,大概也参加很多工商活动,这些工商活动有很多名嘴,经常在举历史上的例子,有人讲三十六计,有人讲孙子兵法在商业界如何运用。我跟你讲,名嘴再怎么讲,都忘了一个问题:所有的商略都是攻心为上。攻心是一种很军事化的术语,其实就是讲人性沟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尤其是推销员你在推销业,做保险的都最了解这一点,你不要老是跟人家说你会死,你死我给你一百万。人家一拳就揍过来,你是让我死?不是,你要懂得,你要懂什么?日本海啸死了多少人,这是保险很好做的。尤其现在更好做,核能的威胁怎么样不知道,你买碘干嘛?你买盐巴干嘛?你要买保险,你买盐巴就是在买保险,为什么?这是人性。你要讲什么,你现在在恐惧什么?为什么你要盐巴买那么多?有人从SARS买,到现在还没吃完,你现在买是不是带到阎罗王那边去吃啊?不然你买那么多干嘛?其实你内心在恐惧什么?与其那样恐怖,是不是买保险?买保险还存在着,你买盐巴放着干嘛?
这个是什么,你要从人性上来,你知道他人性在哪里发生问题吗?你从那里帮他解开嘛。这就是沟通了。他为什么一直没有办法跟你协调?因为你有一个问题没有办法帮他解开的,是什么?他人性的纠结。你解开就没事了。你不解开,你一直要跟他讲,那个才对、那样才对,这个才对、那个才对,你讲对,我当然也知道对,但是我情绪不对,你要怎么样把他的情绪给纾解开来,那是人性的问题。
你假如不愿意面对人性的话,那你就会产生一种现象,我就是要这样,要杠就杠起来吧,我就不服输,那就没话说,因为你不想沟通。但你假如想要沟通的话,你记得人性的问题,你从人性上把他解开就好了,包括父母,包括夫妻,包括子女,包括兄弟。尤其在商战上你跟对方要谈判的时候,要让他符合你的标准,那你就用人性,一定要用人性,双赢,绝对双赢,人性绝对双赢。你假如不用人性的话,你就算赢了,他也受伤了。要不然就他赢了你受伤,就只有这样。那你用人性绝对双赢。
那当你用人性在运作,还不能达成任务的时候,你记得,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玄机,我们叫菩萨告诉我,这里头不用急,有答案不如没有答案,因为你真的用到人性,还不能达到你满意预期的结果,你不要有答案,他会有更好的状况出现,那就是你没想到的,你记得这一点就好。所以用人性绝对赢。
这是我告诉各位称赞如来的意思,如来是人性,要称赞人性,就是沟通协调,我们现在人最麻烦的就是沟通协调的能力没有,没有沟通协调的能力,称赞不是光是一直讲好听的话,人家一听,“哎呦,又开始了,那个人又开始了。”是是是是是,那没有意义呀。
有一次我大学读书的时候,中午下了课,赶快上厕所。从厕所出来,人家问我说“吃饱了没”?我从厕所出来,你问我吃饱了没?你有没有觉得这话出问题了?现在讲起来很好笑,当场的人一点都没感觉,习惯嘛,年轻人见面就是“吃饱没,吃饱没”?哪里问吃饱没都没问题,在厕所里不要问吃饱了没。这叫惯性语言。那这叫应酬话,应酬话不能叫称赞如来,因为毫无意义。一见面,“你最近气色不错。”那个人气得要死,刚刚出院你还说我气色不错?这表示都是无心之言,无心之言不能叫称赞。
但是你真的要跟对方做沟通协调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产生了。所以沟通协调是真的在用心的,而用心的时候懂得运用人性。只要你会运用人性,他一定会很好的结局。没有结局你不要紧,会有更好的情况出现。你记得这个基本的逻辑。
所以如来的基本定义,在原始的两个字“如来”来讲,是指真理的本性。那我们用在人事生活中的话,就叫人性。运用人性去沟通,去协调你生活中的一切状况,你的生活就算不能百分之百的称心如意,八十五分以上绝对没问题。你就算给我骗一下子,你回去生活中试用看看,在生活中去试用看看,看谁跟你老过不去,你跟他用心去沟通,运用人性一下,运用人性。而这不一定要一直去解释什么,不要解释,一解释就用大脑了,不用人性了。
我跟各位讲,举一个例子你看看,我们现在人,包括办公室都这样,有的人坐,就是屁股只坐椅子一点点,然后后面空很多。你要过去的时候,那个是很讨厌,叫他推进去,他说“我就不拉进来。”那你就气死了。然后你每次过去就顶他一下,顶他一下,那两个人就对立了嘛。
那你现在用人性,你就不要跟他讲道理。一靠过去以后,“哎,你最近好像胖了哦。”胖了椅子才会拉到这么后面,帮他移一下,你移过去。“你最近好像瘦了。”他往前拉一下,不好意思嘛,你关怀他。“你最近比较苗条哦。”我告诉你,他自然的,他看你过来,他自己就先移了,这叫人性。沟通协调是这样的。不要“来,我们现在来沟通一下。”你什么意思,“我们来沟通一下。”你要世界大战是吗?那来沟通可以啊,你拿大炮,我拿战车,大家来吧,那你又用大脑。这种人性沟通就是我不讲,我就用做的,然后附带一句很体贴、很亲切的慰问话。
女生就怕人家讲发福,你就半调侃一下,“发福了。”她不好意思,她就拉进去了。她看你来,“你最近很漂亮,哇,好苗条啊。”这个好像是没什么,她喜欢听,你就会成为她的好朋友。男生你跟他这样讲,他就说“少娘娘腔。”男生又不一样了,男生的话,你在椅子上拍一下,不要拍肩膀,拍椅子,“哎,老哥,对不起,吵了你一下。”他说“干嘛”?“借过借过。”男生嘛,男生的气质嘛。那女生你这样跟讲她,她会说“你什么意思啊”?所以女生性格跟男生性格不同,这就是人性,你说“我不懂啊。”你不懂我就没办法了。因为你没人性嘛,对不对?
所以学佛人要去培养那个灵性是很重要的,你就慢慢去培养,你说这件事不会做,不会做就是你要学习的,“我不会沟通。”不会沟通是你要学的,学到你会沟通就没事了,这个就是修行。
所以修行,古代的话,他从印度翻过来,印度叫什么?叫YOGA,中文叫修行,现在叫学习。那你说你拿词典来翻,你怎么翻?你怎么翻都不能翻,我跟你讲。因为他是一种文化,随着时空的转变在做传递的。你看YOGA现在叫什么?YOGA叫运动,体位法嘛。那个叫 YOGA,那哪叫YOGA,那不叫YOGA。YOGA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叫学习,学什么,他是那个标的的问题,你从这两个字来讲是这样讲的。所以这一点你也要留意到,这是称赞的意思。
所以称赞这两个字,用现代的话,翻成现代的话,就是人性的沟通与协调。你不要称扬赞叹,光讲佛菩萨的功德什么,那个叫落伍了,真正的不是这样。这一点我相信我们大家都可以做得到,都可以明白的。他不难吧,对不对。但是你以为说这样子礼敬诸佛,这样子称赞如来,然后我就可以腾云驾雾,孙悟空追不到我,那你就变猪八戒了。不是的,都是生活中的事,我们其实可以活得更好。
好,我们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里。我们请合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18集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5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随喜赞叹
还有嘛?

点评

还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6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花香 发表于 2013-1-15 21:00
随喜赞叹
还有嘛?

还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 第19集
昨天我们跟各位谈到两个大愿,第一个大愿是礼敬诸佛,从宗教的立场来讲,那你就会说拜一切佛。我们告诉你的新的定义,你要懂得他原始的意义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不是我们重新给他定义,不是这样子。他原始意义是什么?我们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他叫做尊重存在,尊重人性,一切要尊重、要恭敬,这是人生,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第二个叫做称赞如来,同样的,原始的意义是什么?不是叫你无谓地去到处乱讲,你要怎么称赞如来?你也不认识,你也没体验,你怎么去称赞呢?那是从人性出发的一种沟通跟协调。你不能像现在这样,富有的人就可以打穷小子,卡扎菲是倒霉,因为他穷嘛,所以他就要给西方欧美的富有人家欺负,这是不称赞的。他的沟通不是这样子,用炸弹去炸人家,然后说他不尊重人权,那不是这样,那倒霉的就不止卡扎菲了,萨达姆也一样,伊朗也差不多了,朝鲜就更糟糕了。为什么?你们有钱人都可以打穷人啊?他怎么不去打日本?美国怎么不打德国?因为他惹不起呀,那这不是,这叫做用武力恫吓,这个不是沟通协调。沟通协调是要用人性来沟通、来协调的,这才叫称赞如来。所以你要了解到,佛法在讲的都是非常深层的意义,而这个东西,不管你用什么语言表达,随着时空的不同,他都可以转移,你要懂得他的原始意义,这个叫思维模式,你要懂得他的思维模式。好,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第三个,他叫做广修供养。因为广修,所以来听经你就要供养,见到师父就要供养,那是一小部分,传统的意义是这样没错,因为那个时代翻译就用这个词最恰当了。那么他原始的意义是什么呢?供养就是培养,他在培养什么?培养我们的灵性,广修供养就是广泛地,从各个方位、各个层面来培养我们的灵性。那跟你的定义就完全不同了。第四个是忏悔业障,也一样,忏悔业障是什么?就忏悔嘛,想一想我也没犯错啊,你再怎么想也不会犯错啊,那你就不用忏悔了。你想的都合道理,合你大脑里面的道理,所以贪污的人也有道理,不是我要贪的,是他要给我的。所以我也没有收啊,我只是不知道是谁把钱放在那里,因为放在我家里我就把他收起来存到银行去了。那不对!忏悔业障是从人性出发的一种反省跟检讨。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你要懂得反省检讨,这个反省检讨是从人性出发。人性出发是什么?群众,大家相处是否安好?大家相处是否和谐?是否很安宁、很祥和、很幸福?那么我是不是很舒展、很自在?那么大家每一份子是不是也都很自在?你看我们现在是刚好相反。管别人的隐私,人家吃什么你也要管,人家穿什么你也要管,什么都要去讲人家,这个叫矛盾。你不要管人家私生活,他在他的圈子里你管人家干吗?人家要怎么样是他的事,你管好你自己。你不要去管别人嘛,别人怎么样,因果是他的事,跟你没关系,阎罗王找他算账,不会找到你这里来。你会想管人家是什么,就是你想普度众生。“你这个错了,你应该怎么样,你应该怎么样。”你想想你要不要给阎罗王管?你要不想给阎罗王管,你少管人家,你只要服务众生就好了,他有需要帮忙,你就帮忙他,随缘、随喜、随分、随力。你不要刻意地,这个要普度众生,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一定要度他,结果你还是被大水拖走了。救人没救到,自己淹死了。那你不是制造社会问题吗?要救众生你要看状况,你只要服务就好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谈的东西,你要立足于这个地方走出去,我们是不喊口号,这叫人间佛教。我们不是在喊口号,我们在告诉你怎么样很自在地生活,与其叫人间佛教,你不妨叫生活佛教。你从生活中开始,怎么样去修行,让你活得自在,让你所在的地方都感受到那一份祥和,所以我们说此处最吉祥,只要你到哪里,哪里就吉祥。因为我是一个学佛人,我都从生活中来,我尊重一切,我跟人家沟通都是以人性的立场跟基础在跟人家相处的,我不断在培养自己的灵性,也在培养人家的灵性,大家灵性一起成长,然后我们自我反省,自己不要压抑、不要扭曲,真的不和,我换个地方去住。这不是不行,佛教就是这样,不和就分嘛;要和,要在一起大家有一个共识,就这样子。所以大家在反省检讨的时候,这一切是非常祥和的,非常宁静、非常美好,而且也不会活得无聊。你知道吗,那些什么社会福利国家,自杀率为什么会那么高?那是吃饱没事干,所以就活得不耐烦了,就统统去跳楼了。最近台湾、日本也流行什么烧炭自杀,五六个小朋友,小不点,十一二岁,“我们来这样死好不好”?什么叫这样死?“这很好玩嘞!”就几个人关在爸爸的车子里面就烧碳,然后一起死亡。那不是活得不耐烦吗?小不点你懂什么嘛?这个社会已经活得没意义了。多少小朋友想一想就自己去跳楼,跳楼之前听说要写遗书,遗嘱说“我为什么要跳楼,因为我觉得这样活着没有意义。”就跳下去了,然后呢,十二岁。你懂什么东西呀?他为什么会活得没意义?父母不理他。他要死的时候,身上还有很多钱啊,爸妈都是有钱就给钱,都以为给钱就好了。孩子不是要钱,孩子是要爸爸妈妈的关怀,你这关怀没有,他要五百你就给一千,要五毛你就给一块,那你说我很爱你,孩子哪说要你这样的爱法?你多陪他聊一聊嘛,陪他散散步,牵牵手、抱一抱,孩子就要这些,这些你不给,你就说“我给钱,我给钱。”他看着钱就讨厌了。你每次给他钱,他说“我又不是要钱!”那你会说“我爱你。”你根本就用钱打人嘛,哪叫爱?爱不是这个样子,弄错了!从人性出发。我们现在就不懂得人性,那你就完了,弄到最后,你就很僵。奇怪我就那么喜欢他,我那么爱他,他怎么不领情呢?你要有这种情况,你就是好好拜忏。为什么你爱他,他感受不到,因为你不是用人性去爱,你没有灵性,你只有机械。有的人更绝的,打电话“我爱你!”听说最近流行,“我爱你”要明白地讲出来,结果打电话 “什么事啊”?“我爱你”!对方说“吓死人!”你到底在讲什么吗?你那个“我爱你”有意义吗?它不是口号,它是一种人性,你那个人性的体贴表达得出来吗?所以我们这个叫大学问,古代叫“大学”。你假如不从“大学”下手,光是“小学”没用。“小学”学什么?学竞争、学斗争,为什么赚钱,讲好听叫赚钱,讲难听其实就是抢钱。现在报纸上也这样写,大家来抢钱,这里有的是机会,都在抢钱,你就丧失了人性。这里要再跟各位做补充的。因为我们今天结束以后,就要再等下一会了,还有两次才讲得完。这个地方从第一节课我就跟各位讲,这个《普贤行愿品》他到底在法界中的地位是怎么样?在真理的地位是怎么样?在《华严经》的地位是怎么样?你要搞清楚这一点。他为什么那么强调普贤行愿?因为这个里头是讲普贤行愿的,但事实上整个《华严经》都在讲,都是普贤行愿,我们要告诉你的一个问题是,他是基于法界力——普贤行愿力就是法界力——的绝对的制高点上来讲的,那这个表达的是什么?我是这样讲,不见得你听得懂。因为从《华严经》的本体论里来讲,他的真理的本体是形而上,是无形的,这个组织结构是另外的一个论点,我只是先跟各位谈这一点。这个真理的本体那种状态,中国有一个词,《易经》上面的词,叫做无极,我们就借用这个词来讲,那种真理的状态就是无极,我们这个现象界的生命,其实是从无极来的。我们在讲生命的故乡在哪里?就在无极里面,我们是从无极演变下来的。中国民间有很多这种故事,《白蛇传》有没有听过,你知道《白蛇传》怎么来的吗?那个女主角叫白素珍,男主角叫许仙,许仙是凡夫,他就爱上了白素珍,其实应该是白素珍爱上他。白素珍本来应该是天上的什么?蛇精是我们讲,她其实是天上的仙女,她犯了天条,所以才跑下来,我忘了她是被打下来还是自己溜出来我不知道。这个从天上到人间,她有一个转化的过程,民间的讲法是比较粗糙,他就犯了天条被打下来,或者是老子的青牛也是天上的一个什么,他怎么样子不小心主人不在,自己偷溜到人间来,后来被降伏被收妖,然后又被带回天庭去了。我跟各位讲,这些都叫神话。我告诉你,神话都带有一点生命的价值跟意义在,只是你不会解释。他很简单地讲,天上也有很多众神,还有神的王在那边,有的人叫上帝、有的人叫玉皇大帝,那不管了,有的人叫阿拉,那通通算了。他都在天上,其实你从宗教立场来看,这个是在无极界里头,你在某一个因缘之下,你到人间来,这叫现象界。在现象界里你要经过各种折磨,那最好的折磨就是爱情,爱情是最好折磨,我要爱,爱不到,就算爱到就有人来干扰。那个法海,法海你认识吗?你不认识啦,你怎么认识?法海其实是裴休的儿子。裴休你知道吗?唐朝的宰相,裴休是很有名的大居士,他就叫他儿子出家,这个儿子也是大学士,很有学问的。所以你不要看,裴休的儿子就是法海,他也是神通广大,降伏了白蛇精,把她压在雷峰塔下面。现在雷峰塔被挖出来,白蛇精有没有乱跑我就不知道了。不管,这是讲神话故事,但是他带有几分生命的东西,那最终的目的就是你要回到无极那边去。回到无极就不是神话讲那么简单了,把白蛇抓起来带回去就好了,就不是这样,这里头就出一个问题。我们从方法论来讲,是从森罗万象的现象界里,我们要一直修、一直修,你要修到哪里去?你有好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回三百八十六爻,先回到爻上面来,你就属于哪个系统,然后从这个系统,末端的系统,再回到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再回到八卦,八卦回到四象,四象再回到两仪,两仪再回到太极。那么现在这个法,就从太极开始修,要回到无极。知道吗?太极要回到无极,那你要怎么回去?他这里讲了“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那么这十大愿就是让你回到无极的十条路,你解释错误,你绝对修错了。我今天是从传统的语言方法跟你解释过了,一、多之间如何处理的问题都跟你解释过,我不是不懂,那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站在当代知识分子的立场来看,你要怎么修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所以我才重新用新的语言告诉你。新的语言并不是我重新定义,我是从古代最原始经典上的本意,这个本意我用现在的语言告诉你,不是我创造的,我没有创造,只是他本意如此,我用新的语言告诉你,我并没有否认旧的语言。我现在给你做的这个定义,你自己去想想看,你在礼敬诸佛的时候,是不是尊重一切?文字是不同,但是我说尊重一切,尊重人性,尊重存在,尊重一切生命的这一个尊重,那是不是就是我们的礼敬诸佛?关键是在这个地方,我在提醒各位的问题也在这个地方,我们要各位来进行的也是这个工作。不是我重新定义,我没有重新定义,我是就本意来讲,那么我们现在的语言应当如何表达,关键是在这里。这十条统统可以回到无极那边,只要你一条能够通彻、能够穷尽,一定回去。就算回不去,你也留在太极这边不会下去。我们昨天跟你讲,万一我没有修成呢,那你在这个地方失败都不要紧,为什么?失败重修。这个重修是很殊胜的,大家都搞错了,重修要到哪里修啊?到极乐世界去修。所以要往生极乐,修这个法门《十大愿王》,你不用求生净土了,你逃都来不及了,因为那是留级生所去的地方,你还求到那边去干嘛?哪个人读书要求拜托、拜托老师给我留级?不用了,我们所成就的绝对比极乐世界来得殊胜。我跟你讲这个你不要弄错了,不要我说学净土的都到垃圾桶里面去。就是你从太极修往无极的时候,万一你失败了,重头再来,是从极乐世界开始,所以我们前面你可以看到,整部经都不讲极乐世界。而极乐世界是什么?在《如来寿量品》上面,第三十一品那边,他就提到这个问题了,离开娑婆以后,第一个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换句话说,你只要上交流道以后,第一个休息站叫极乐世界。就是说你上了交流道你就抛锚了,那你也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走,你知道吗?那一定到极乐世界,你放心。就算救护车来把你拖也拖到极乐世界去,不会从交流道再把你倒着拉回去,是不是这样?这个行法就有这种殊胜。我们不是要诅咒说极乐世界多不好,因为他经典上面,《华严经》上面讲得很清楚了,娑婆世界你修一劫的福报等于极乐世界一日一夜,大家都看到这个地方,所以极乐世界非常殊胜。可是你忘了,袈裟幢世界一日一夜的福报,等于极乐世界一劫的福报,那你就会昏倒。你不能说我在诽谤极乐世界,我没诽谤,毗卢遮那佛讲的。是因为我们见识不够,所以你才弄反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要告诉各位,在经典里面大家常讲说他会导归极乐,经文在谈这个部分,他也讲得很清楚。我念一遍给你们听,他说“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皆悉散坏;一切亲属皆悉舍离;一切威势皆悉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很清楚,你听到看到,我也念到了, “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很清楚,“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四大菩萨,最后不是导归极乐吗?为什么会到极乐去,你要看清楚!“是人临命终时。”讲到这个地方“如是一切无复相随。”你要记得,佛经里头讲到临命终时,是讲什么?分段生死。只有我们凡夫才有分段生死,你修行成功的人,他不分段生死,他叫变异生死,他直接就从太极入无极了。按照这个法门来讲,其实你不一定,你大概从八卦到四象,四象到两仪,两仪到太极都可以变异生死。所以佛教不讲死,佛教讲往生,我透过变异生死,我是往生到那边去,但是往生不是只到极乐世界,这是一种生命极高层次的成长,灵性很高层次的成长,跟死是不一样的。那你在这个地方,这个经文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是修这个法分段生死的人,那你到分段生死表示你什么?表示你根本没成就。那用现在的语言讲说你没成就不好听,说你被down掉了。down掉到哪里去呀?收一收放垃圾桶,不然怎么办?这个垃圾桶是这么殊胜,是极乐世界呀!在讲这些语言的时候,没有贬义,没有批判,他只是把事情给你点出来。但我告诉你,你不要跟净土人讲,他千辛万苦就是要死到极乐世界去,你还跟他说他是垃圾桶!你被揍跟我无关。你要跟净土人讲,你就是“那很殊胜,要统统往生那里,祝你早日。” 可是你要知道,我们这个行法叫一乘不共别圆,是不一样的,你直接就要到生命的故乡去,无极的境界里。当然他也会讲,我们极乐世界就是无极,那你去嘛,那你就去你的极乐无极。因为都有个“极”,我们是讲太极上去的无极,结果他把极乐变太极,那就没办法,随他讲。问题不在语言上面,问题是指“那个”,禅宗所讲的“那个”,那个标的,那个实际的状况你要弄清楚,我们在跟各位讲,你一定要把这个部分弄清楚,你假如这个东西弄不清楚,要用意识形态来挣扎的话,我们恕不奉陪。知道吗,你要弄清楚啊。所以告诉你,常常净土人在问我们学华严的人说,那你们学华严最后到哪里?我们最不得已到极乐世界去嘛,我们要到哪里,我们回到生命的老家去,我从哪里来,我回哪里去,我从无极来回无极去嘛。你要把这种状况弄清楚,我们是追求那止于至善的制高点,万一这辈子没达成的话怎么办?那最糟糕到极乐嘛,还有更高的,刚才讲,你回去翻翻《如来寿量品》上面看看,这个法界中的那美好的世界太多、太多了,那为什么你不去,一定要去极乐呢?所以在这个地方我们首先跟各位谈的是,你要了解到,透过普贤行愿,这《十大愿王》来修行的话,你是可以直接到无极的。万一那个形而上的本体你上不去的话,那你是一直向太极这边靠过来,因为从太极上无极是很快的,我跟各位讲,真的是很快,我讲也没用,因为你体验不到嘛。那你说我现在芸芸众生,薄地凡夫,不要紧嘛,你只要摸上来就好了,你只要摸索,就算毫无成就,到最后说“哎呀,人家功亏一篑,我功亏一百篑。”听懂吗?一篑一篑就是一担一担畚箕挑着土,一篑一篑倒上去,愚公移山移上去,到最后一篑那就完成了,最后一篑没上去,所以叫做功亏一篑。人家功亏一篑,我功亏一百篑,我还差很远嘞,那不要紧,只要你愿意修这个法,差再远,统统归到极乐去。知道吗?修这个法不会功亏一篑的,功不唐捐,修这个法绝对功不唐捐。你说我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我都听不懂,每次要打瞌睡你就叫人家鼓掌,又把我吵起来!我告诉你,死后决定往生。你在这边修来修去不知道修什么,临命终时,这个《十大愿王》不相舍离,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所以不担心说你距离差多少,而且这里头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说你一定是佛教徒,他讲任何众生,这里头没有讲一个佛教徒这种词,任何众生,你信仰什么都没关系,佛教不会拒绝你去信仰别的宗教。你只要照这个方法去做,这样就好了,你信别的宗教也可以这样做,照样往生。你说我也不知道你们讲的极乐世界是什么,无极是什么,真理的本体是什么,我都不懂。不要紧,临命终时你就会发现阿弥陀佛“来来来,孩子过来。”你说我要到上帝那里去,怎么你来?那上帝不相应,你就到这里来嘛。阿弥陀佛没有说他不要你,你是孤儿,不准来,不会。统统,你自然到那个时候你就会知道你要做什么,这个不是大脑的意志作用,是生命的无意志、本然的一种行为。你自然就知道是什么,你不用担心。你要学佛学十大愿王,跟你是什么宗教无关,什么宗教都可以修这十大愿王。你说哪个宗教不尊重人性?要不要尊重人性?没有说只有佛教,所以你只要尊重人性,你就属于这里面的一份子,你留意看看,你在跟人家相互沟通的时候,是以人性为出发点,而不以暴力为出发点,不以金钱利诱、权利引诱为出发点,你是这样的为人在这个世间的话,死后一定极乐世界,更高的就不讲了,最少有极乐世界,最倒霉的也有极乐世界。那你怕什么?你说十条我没有办法全修,修一条就可以了。因为你在摸索嘛,尽量去做。能够做一点,就我们讲的无尽超越,多做一点嘛,这样就好了。现在政府不是要调整薪资待遇吗,原来我是捐十块钱,现在多一点,我捐十一块嘛,那你就跟着成长了。政府多给一点,我就多捐一点,就这样子。这个就是殊胜的地方。所以这个法门真不可思议,他不是用你的大脑去想的,我给一分,你就要给我一分,那是交易。所以你不用担心说“哎呀,我这样做怎么样,佛陀可能嫌我太丑了。”你怎么知道佛长什么样子?不会的,他不是大脑意志的,他是自然的,一种自然的势力,他不是一种意志抉择的作为,这是完全不一样的。好,我们简单地把这个总的、宏观的部分跟各位谈一下,这一卷经文他在整个法界中、真理上或者《华严经》里头的地位你就知道了。那么从《华严经》的立场来看,这卷经文他是属于,从传统的立场来看,他是入法界品《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经文,第四十卷,很清楚,我没有弄错,我应该也不会弄错了。但是你要知道,整个《华严经》的思想结构里,华严他是分三十九品,前面有十二品不属于经文叙述的范围,他是单独的,属于本体论的范围,跟本体结构的范围。那么从第三会开始的这个部分,是属于三番遍明因果——《华严经》理论的三次陈述的范围,那么这个时候,第一番遍明因果到第七会,第八会是第二番遍明因果,《离世间品》,第九会是《入法界品》,他是第三番遍明因果。第一番是理事无碍法界,第二番是理法界,第三番是事事无碍法界。好,《入法界品》一共有三个本子,《六十华严》有十九卷,《八十华严》有二十一卷,《四十华严》就是我们看的这个,有四十卷,那么十大愿王是在四十卷里头的最后一卷,你要留意到这一点。这一卷经文我要跟各位讲,不属于《入法界品》,他是《四十华严》的最后一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有研究《华严经》的人,对于这个《十大愿王》的出现都有个悬疑questionmark:怎么只有这个地方多了这么一卷?你知道吗?当然你不知道,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你当然也不知道。不过我现在告诉你这个答案,普天之下,全历史上你是第一个发现的。因为这一卷经文不属于《入法界品》,所以从《八十华严》的立场来看,这一卷经文是第四十品,不是第四十卷,因为《华严经》是三十九品,他还少了一品,就是这一品——《十大愿王》。这《十大愿王》是什么?是《华严经》的结论。他这一卷经文就是跟前面那十二品经文,跟那个本体论相呼应的。因为本体论讲的从无极而太极,从形而上而形而下,太极生两仪,两仪到现象界,然后展开,到《净行品》、《贤首品》,是作为一种上回向,开始上回向了,你要留意到这一点。所以前面本体论来讲,主要是讲下回向,经文的重点是下回向当中还有一个上回向的问题。那么后来的经文就全部讲如何修行——上回向了,要回无极那边去。统统讲完以后呢,他再加上这一卷做总结,直接从太极回无极的,就是指这个地方,这《十大愿王》是讲这个殊胜,结论就在这里。无极而太极,要成功当然没问题,要失败怎么办?所以他最后才导归极乐,不是导归极乐了,万一爬不上去掉下来,统统丢到那一桶去,那个桶叫极乐世界。那你要认为说我用这个词太不雅了,那你可以修正。因为你修养比较好,你就修正。我修养不好,我不是要骂人,可是用的词都在骂人,这样不好,你就把他修正,用个比较好的词,没关系,讲经总是一时冲动就胡说八道。所以你看到这里,你就会觉得,哇!不得了,我又发现了秘密!四十卷还是四十品,好像差一个字,在历史上这是大发现。讲《华严经》有四十品的人,在我之前只有一个人,李通玄长者,就是唐太宗的一个外甥,大家都知道,他是五台系统的华严思想家的创始者。他是主张有四十品华严,我已经忘了,因为这几天我发现这个问题了,我也想到他的思想里有提过。因为华严思想家除了那五大祖师跟李通玄六位大德以外,后来就没有思想家出现。我是净瓶末座,挂钩不算。把他加上去,确实这一卷经文是第四十品。但是你知道,因为当时进来的时候是连在一起,所以他就变成第四十卷,他假如作为第四十品,就是第十会。因为不是七处九会吗,这个是第十会。从第十会来讲,他前面那一段他还要加上经首。那这个经首到这个地方来,不是无意义,那要再加起来,这一品经最少要三卷经文,尤其是经末、经尾,最后要收尾的时候,还不是这样收尾,但是他并在《四十华严》里,就这样结束了,那个部分我们不添加。你知道经文我们不添加,因为你没有进入那个境界,除非你现在入正定,入华严海印三昧,就回到这个境界里头来,要把那个境界重写一遍,那可以。但你华严海印三昧进不去,你最好乖乖,不要乱加也不要乱减。但是我这样讲,这个叫论,可以做一个补充,这个是仅供参考,只给你做参考,你喜欢那你就接受;你不喜欢,那换你把他丢垃圾桶。你放心,你可以把他丢掉,我没有强迫你接受,但我一定要讲给你听,接不接受在你,但是这一个问题一定要提出来。而我要跟各位讲的是,我在谈这个部分的时候,是从整个《华严经》的思想结构上面来跟你分析的,这个就是我们这一次讲这个单元的时候,我不按照传统的讲法讲。因为《十大愿王》这本书,我已经讲过差不多二十遍了,就是这卷经文,那也出了两个版本出来,好像第三个版本快出来了。第一个版本大概是二十年前讲的,那个已经很轰动了。那是一个美女,她的高校,是因为她的高中学校的一个改制改为大学的时候,她就不用考就进去了。毕业的时候,在毕业典礼上,先生就把她接去结婚了,所以她是除了美丽以外其它都不会。这样的人,她发心把我所讲过的,我讲了两年多,她非常辛苦的,因为她书读得少,美丽是福报,美丽就不用读书,她就可以毕业,可以读大学,就这样子,因为她是第一届不用考进去的,所以第一届毕业,也就不知道怎么毕业了,反正有没有毕业没关系,从毕业典礼礼堂进结婚典礼礼堂去了,所以有没有毕业证书大概也没人知道。就这样子她来整理这一本书,她非常辛苦,花了一年多。她说她一辈子读的书没有这一次读那么多,当然刚整理的错误很多,我们已经改版好几次了,那是第一次的版本。第二个版本是我在多伦多讲的,讲了五十二个小时,整理成三本。那个三本我们繁体版也印了,简体版一直找人家出,没办法到现在还没出来。最早要出的是我们云南的一个出版社,搞到现在也没出。那些都不管。现在我跟你讲的这个方法,是跟那个状况讲的完全不一样,所以我没有一字一字跟你讲,没有一句一句跟你讲,我只是从思想结构的重点上面,让你了解到他的殊胜。因为文字上的部分,你假如要查资料我已经都讲过了,一直再重复就没意思,所以这个讲法不同。我大概这一次跟各位讲完,也不会再讲《十大愿王》,因为这个我整理出来是在华严经思想概论还是导论上面,是一整套的书出来。那我就交代完毕了,我这辈子来这世间的责任就算完了,你要就去看那里,看不懂也没办法。因为你是知识分子,假如你想在思想上、在哲学逻辑上面要了解的话,那我想这个部分,我已经跟各位交代很清楚。所以从《华严经》的立场看,他从本体论的下回向一直到最后,开始上回向,上回向到最后,跟你做个总结,就是要回到无极的本体界里头去,只要你在从事这样的一个工程,万一失败的话,那就到极乐世界去享福吧,就这样子。所以站在这样的一个立场在跟各位谈说,想修行,你可以放心,绝对没有副作用,而这个保单是你稳赚不赔,你又不缴保费。有啦,见到师父可能要供养一下,这个叫缴保费,有钱多缴一点,没钱少缴一点,功德一样大。你想要投机,说我有钱我装作没钱,那你下辈子就不要有钱,你不要装。这个是一种什么?供养就是培养你的灵性,增长你的灵性。你要增长多少,这个东西,供养这个部分,我真的跟各位讲,你要四随,随缘、随喜、随分、随力。随分随力不是叫你自己偷斤减两,你要留意到。我们原始经典里有一则公案,我把公案讲一下,讲个故事,大家轻松一点。他讲到在迦叶佛时代,人寿两万岁,我们现在是人寿百岁,过了两千五百年,是人寿七十五岁,现在平均寿命是不是七十五?大概就在这边犹疑不决。佛陀的时代是人寿百岁的时代,迦叶佛的时代是人寿两万岁的时代。有一个寺院,末法时期有个寺院毁坏了,要塑造一尊佛像,佛像譬如说要两万两黄金,就很多人捐款了,那当然很大。那当中有一个小女生,非常穷,跟乞丐差不多。她就很高兴,她说没有机会供养三宝,她就把她仅存的一个铜板拿去供养。刚好那时候大师父在,他说“你这个铜板,你就留着自己用吧,不用捐了。”就这样子把她赶走了。然后他就去塑佛像,塑到那个地方快好了,就垮下来。连续七次,这个小女生都来供养那个铜板,因为她总财产只有那一个,你要记得,总财产只有那一个铜板。她七次都来,七次都被拒绝。他第一次第二次没有问题,第三第四次,他越来就越紧张了,第八次的时候,他就跪在佛前忏悔,说“我不知道哪里弄错,不然怎么佛像会弄不起来”?就在那个时候,佛示现了,“我就差那个铜板。”所以他发起第八次的时候,他就一直等着那个小女生来,那个小女生就躲在那里不敢出来了。他突然看到,他很高兴,就跑过去,把那个小女生请过来,“你不是要供养吗”?她说“你都不要。”他说“要要要要要。”拜托她赶快捐了。捐了把那个黄金融化以后,佛像塑好了,发现那个铜板在佛的胸前。要跟各位讲,你诚心,不是多少的问题;你不诚心,多也没用,你要留意到。所以你能,你就尽力,尽力要做什么?帮助不能的人,你要有这种悲心,这种宏观。你不要看他才捐那么少,我为什么要捐那么多?那你下辈子跟他一样好了!人家捐的少是他的能力,所以这个叫随分随力;你要能够捐得多,你就捐得多,那叫随分随力。因为这个是在培养你的灵性,培养自我的灵性成长,你不要在那跟买卖一样的计较。大家都吃饭,怎么他捐一块,我为什么要捐一百?你为什么计较这个呢?这个是世间功利主义。为什么有人说“给他们吃,吃到饱为止,多少钱算我的。”那傻瓜啊,我出钱他们吃,这是买卖,功利。在培养灵性上面说“哎呀,这些人都没得饭吃,好吧,今天有缘,给你吃个饱,钱我付。”这是灵性,你知道吗?你一直在说“哎呦,他吃一餐多少钱,我吃一餐多少钱。”你是个富翁,还那么小气!是不是这样?没钱就没钱,有钱做有钱的事,你不要拿富翁的灵性去跟穷人的灵性比,你的灵性要继续成长,那么世间的财富不是重点,你尽量给,你才会凸显你灵性的那种精华出来。这样才叫做世间的精英分子。不然怎么叫精英呢?连这么一点点你都在跟那个穷人家在计较,那就不对了。所以你要知道我们在进行的是什么,伟大的时代总有伟大的人物,我们相信我们这个新中国的伟大时代里,我们伟大的菩萨将会很多。祝福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普贤行愿品 第20集
现在我们看经文第三大愿。第三大愿是广修供养,基本定义我们跟各位讲了,就是培养自己的灵性,也培养大众的灵性。培养一切众生的灵性才叫广修,那基本文意就是前面跟第一大愿大概差不了多少。

那我们跟各位讲过,第一大愿礼敬是身业,第二大愿称赞是语业或叫口业,第三大愿是供养,是意业。那你会觉得供养怎么会意业呢?我花钱买水果来供,怎么会是意业呢?培养灵性怎么不是意业?所以你要留意到,我们在跟各位谈的是绝对有依据的。而这个思想本身是生命的,是交织在一起的网络,他不是单一的。所以你要留意到这个地方。而且这个广修供养的经文,他是非常具有很大的特色,你在生活中是非常好用的,我们现在就按照经文,我一个一个简单地跟你介绍,只有一个钟头讲这一大愿,按照传统的讲法是讲不完的。我们只讲重点,你看看。

“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讲供养是指向上,讲布施是指向下。你不能说“师父,我布施给你。”你去死好了。你跟乞丐说我供养你还可以,表示你谦虚。所以讲供养,他是讲十方三世一切佛,还有菩萨海会围绕,是指向上。这个是指什么?灵性向上,所以我们叫增上、增加,增加灵性,使灵性上升叫增上,是指这个意思。所以不要以为说你只能供养佛菩萨,不是这个意思。我从哪里开始,我从哪里开始成长,这是最重要的。我希望大家要有这种正确的认识。

那么下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这个都前面讲过了。“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句话就比较麻烦,你从我们现有的意识形态来讲,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用最好的来供养,就是用最好的。什么叫用最好的呢?你要留意一下,譬如我去买了一串葡萄回来,那我要供佛,通常是全部供上去,供到我要吃的时候,可能葡萄都烂了。不是,你要供养就,葡萄这么一串,我拣最好的那个部分来供,小盘就可以,不一定大盘。你会说“不要紧,我家佛堂很大,我可以五串都上去。”那是你家的事。

当然,这个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有人,在台湾发生的,花五块钱买一箩筐的香蕉来供佛,在供的时候挑来挑去,一箩筐挑不到两根,那都是卖来卖去掉下来的。因为我们这里香蕉比较少,台湾香蕉很多,拿来拿去、拿来拿去,久了,烂的都掉下来,本来要倒掉,“好,五块钱给你。”这个家伙也贪心,就一箩筐买很多来,结果要供上去,挑来挑去,挑不到两根。有人就用五块钱就买两根非常好的香蕉供在那里,这个就是上妙供养具。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用最好的,可以少一点,你不要贪心买那么多,结果挑一挑都挑不到两根,挑两根还有烂的。因为香蕉一成熟以后就烂了,台湾香蕉多,烂香蕉更多啊。所以你在供养佛的东西都是用最好的,这个叫上妙供养具而为供养。
那这个东西不是只讲东西而已,我以最清净的心,最恭敬的心来供养,这是从事相上来讲,一个能一个所,供养具本身是所,我拿这个东西来供养佛,但我用什么心境?这个很重要,我以恭敬心,最恭敬的心,这个很重要。
这里我不知道,我们在台湾,因为这个历史一直没断,老百姓拜拜是一个很基本的事,初一、十五,或者是祖先祭日,他都要拜。那有一天我就问我老祖母,我说“干嘛今天又要拜”?“小孩子不懂事,不要问,就是拜,你就记得每年这一天要拜。”每年这一天我们怎么会记得吗,写在日记上你都忘记了,日历上都填上去你都忘了,她老人家就记得。那么她的这种供养,拜就是供养,我们叫拜拜,其实就是供养,你要准备很多丰盛的饭菜来拜,那不是供养吗?
她虽然是惯性,但是她是以最恭敬的心来做,她一辈子只做供养的事。她的年纪大了,没事,就天天就想着今天是你曾祖父,这一天是你男的曾祖父,我说曾祖父不是前几天才拜过吗?那是女的曾祖母,她讲一讲也会讲错了,反正她就用男的女的来区分。这个是你祖父,这个是怎么样,我说我祖父怎么有两个?她说一个是过继来的,所以我一拜就要拜两个姓,因为他那边下面是没有子孙,是远房亲戚,就挂到我们家里来,所以我们就要拜两个,她就一个一个都算得很清楚。看起来她是一种惯性的工作,但是她是绝对虔诚的。
我们很多老菩萨他是很惯性的,但是他很虔诚。所以你不要以为他愚痴、无明、盲目、迷信,因为他是有标的的,不能叫迷信。他是有标的,他很恭敬在做这一件事情。我们这里没有,台湾很多,一棵树下面怎么里面有金鱼啊,这个树会生鱼,奇迹啊,就开始拜了。拜了半天人家说这样拜不好,为什么?一棵树怎么拜呢?就弄个红布,去把树绑起来,现在我看很多地方也有人绑红布,就拜大树头。还有石头也这样拜,叫大石公或叫大树公,反正不能称王就称公,他就这样拜。
这些人在拜,绝大部分都是迷信,我们知道,我们也知道他是有所求的,但是他恭敬是真的,而他的恭敬当中带有几分畏惧。因为那个看不见的力量随时会惩罚我,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就很乖,不会做坏事。我们现在什么也不信,做什么坏事也不怕,只要不被公安逮到,那什么都不怕,这个就不好了。你心里对神明有几分敬畏,对于越下阶层的老百姓来讲,他越有稳定的作用。那就不要法律了,要做坏事之前,他拜…,我说“你这样做什么”?“阿门。”我说“你信阿门啊”?他说“没有,阿门。”为什么阿门?保佑啊,有没有保佑他不管,他至少先做。我说“你都要做坏事了,阿门有用吗”?他说“不要讲,有效,因为我每次这样念都不会被抓到。”我说“你被抓过”?“是啊,就是忘了念,所以被抓到。”
不管他对不对,他心里总有一个敬畏的,他不怕法律但是他怕这个,这个是比法律有效的。所以你要让他内心里头有一种寄托,这个是很重要、很重要,社会安定的重心,尤其是越下阶层的人,越是一般的那个农民工,他越需要。所以从供养上面我们是可以看得到。
还有一个小地方我也跟各位提醒一下,我们这里比较少,台湾到处都有功德箱,有没有看过功德箱?功德箱好大一个,上面一具一具就是功德箱。随喜功德,广种福田。一看就起毛毛然的一个心出来,那你就造业了。随喜功德嘛,有你就加一点,没有你就不要嘛。你就把它当作寺院的景观就好了。有一种状况,“哎,来来来,丢钱丢钱!”这个叫轻浮。不是丢钱,供养!
那你这个钱拿起来要放下去的时候,你要知道要许愿,保证兑现,你记得啊,百分之百。你不相信是吗?怎么都没有反应?你说“我想要一个如意郎君,我现在已经活到五十岁,还没有交过男朋友。”这个供养只是个缘,“我希望佛菩萨帮忙,帮我找个理想的对象。”你就放下去,你放心,你别担心,一定有。但是,“我就喜欢那一个,你要把那一个介绍给我。”肯定没有。你不能够说我喜欢哪一个,佛菩萨不是月下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放下去,不是佛菩萨给你做事,是道场神。你一发愿,因为你踩在他的土地上,就好像小孩子踩在爸爸的肚子上一样。你说“爸爸,我要什么。”撒娇嘛,你丢那个钱其实是撒娇,你想想看。你发的愿,所要的东西,跟你所丢的钱成比例吗?但是你跟爸爸撒娇一下,你要什么,爸爸都给你。那个道场神,因为你发心嘛,他只看你发心,这个缘就帮你凑起来,没有多少的问题。
多少的问题在哪里?当你满愿以后,你要回来还愿,这个就很重要。你会回来还愿,这一位对象绝对是如意郎君;你假如没有回来还愿,这个对象可能就是业障鬼,要跟你讲清楚。所以我跟你肯定百分之百,没有说一定好的。因为关键在你后面要不要去还愿的问题。这是你的事啊,因为你没有还愿,他只负责媒人跟你牵成了就没事了。你们要吵架,他不是法官。这一个功德你要做好,这是附带的,不是重点。好了,把这个情况跟你谈了。
那我们在培养灵性的时候,是以最诚恳的心、最殷重的心来培养自己的灵性。那么这个就是“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句话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8 20:08 , Processed in 0.259955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