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一家人

[佛化生活] 常见水生动物放生手册:生活习性和放生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鲫鱼 (重点推荐,能投放在各类水体中,只要无严重污染)
鲫鱼又叫河鲫、鲫瓜子。体侧扁而高,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型;眼较大,无须;体呈银灰色,背部较暗,鳍灰。因生存的环境不同,形体与颜色也有所差异。是内陆江河湖塘分布最广的野生鱼种,家养的很少。它的个体较小,一般250克以上就算大鲫鱼了,超过1000克的数量不是很多。   鲫鱼的家族成员广,有银灰鲫鱼、银鲫鱼、百鲫鱼、彩色鲫鱼、金鲫鱼、乌鲫鱼等多个品种。 (1)栖息于水的下层,鲫鱼是底栖性鱼类,经常栖息在杂草丛生的水域,游弋到有腐殖质的水底觅食。 (2)喜欢清洁水域和水草,清洁水域溶氧充足,且微生物等杂物少,水质不污染,鱼儿在这样的水域里游动觅食有舒适感,食欲旺。水草丛生处有鱼爱吃的食物, 且隐蔽性强,鱼有安全感。同时水草还是鱼儿产卵繁殖的天然产床。 (3)文静而胆小,胆小是鱼类的共性,而卿鱼尤其胆小,害怕惊扰。大鲫鱼更甚。鲫鱼性情温顺、文静,警觉性很高。 (4)食性杂,四季寻食,鲫鱼食性较杂,荤素都吃,以荤为主。同时喜吃植物性饵料,也吃有机碎屑及底栖小动物。蚯蚓、蛆、虾、面食、饭粒、薯类都喜欢吃。而且一年四季,只要水温适宜,随时都在觅食。当然鲫鱼也有个换口味的习惯,一般是春秋二季喜吃荤饵,夏季喜吃素饵,深秋以后则荤素兼食。 (5)喜温暖,惧酷热,怕强光,鲫鱼是广温性鱼类,适合鲤鱼生存的最佳温度是15℃~25℃,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鲫鱼的活动能力最强,食欲旺盛。春秋之季,鲫鱼喜欢到岸边浅水区域,尤其是水草繁密的地段游戈、觅食;炎热的夏天,浅水区水温被晒得很高,鲤鱼便潜入深水处栖息,或到荫凉处“乘凉”;到了严寒的冬季,便游进深水域避寒去了。鲫鱼最惧怕强光照射,很少到水面晒太阳。 (6)喜活水,喜风,鱼类绝大多数都喜欢活水。这是因为活水不仅带来了充足的氧气,还往往夹带着鱼儿爱吃的杂物,同时还会对鱼儿生活的水域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对于鲫鱼来说,尤其喜欢从外部注入的新鲜水(包括涨水和下雨),因为这能给胆小而好动的鲫鱼提供了“天赐良机”。鲫鱼喜风,刮三四级风的天气,表现异常活跃。 (7)喜欢群集,鲫鱼生性喜欢群集,且多是个体大小相近的聚集在一起,形体相差悬殊的元缘相聚。所以往往能在某个窝点接连钓上很多条鲫鱼,而且个体大小相差不多。 (8)生长缓慢,饵鱼生长速度较慢,当年鱼也就是长到100克左右。正因为这样,鲫鱼绝大多数都属野生,很少有放养的。 (9)繁殖能力强,鲫鱼的性腺较其他鱼成熟得早,隔年鱼便能产卵,一边产卵一边长个头;而且产卵期长,从春季一直可持续到秋季,产卵数量多,卵产在浅水域的水草或其他物体上。鲫鱼繁殖能力强是它分布广、数量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点,鲫鱼产卵期间照样觅食,这与其它鱼类是不同的。 (10)生命力极强,鲫鱼的耐受力特好,生命力极强,不易死亡。即使水域环境很恶劣,只要有水,没有毒质污染,就能存活和繁衍后代。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某个养鱼塘的水已被抽干,但当有了水之后,又有鲫鱼出现,这是鲫鱼原先产下的卵埋人湿土中了,当有水之后,经过阳光照射,便孵化成小鱼的缘故。有的水域被轻度污染后,其他鱼几乎都死光了,但鲫鱼却不会绝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鲢鱼(重点推荐,能改善水质,但注意运输,耐缺氧能力差)
鲢鱼又名白鲢、水鲢、跳鲢、鲢子。体侧扁、稍高,呈纺锤形,头大吻短,口宽、眼小,鳞很细,体呈银白色,腹部有肉棱。鲢鱼是人工饲养的大型淡水鱼,生长快、疾病少、产量高,多与草鱼、鲤鱼混养。(1)鲢鱼属中上层鱼。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2)属于滤食性鱼类。主要食物:鲢鱼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并喜吃草鱼的粪便和投放的鸡、牛粪。对酸味食物很感兴趣,对糟食也很有胃口。鲢鱼的饵食有明显的季节性。春秋除浮游生物外,还大量地吃腐屑类饵料;夏季水位越低,其摄食量越大;冬季越冬少吃少动。 (3)食欲与水温成正比。鲢鱼喜高温,最适宜的水温为23℃~32℃。炎热的夏季,鲢鱼的食欲最为旺盛。秋分以后,天气渐凉,鲢鱼食欲有所降低。 (4)性情活泼,喜欢跳跃,有逆流而上的习性,但行动不是很敏捷,比较笨拙。鲢鱼喜肥水,个体相仿者常常聚集群游至水域的中上层,特别是水质较肥的明水区。 (5)胆子小怕惊扰。当受到惊扰或碰到网线时,便纷纷跳出水面越网而逃。 (6)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每年4~5月产卵,当年鱼可长到500~800克,三龄鱼体重可达3~4千克,最大个体可达到30千克。 (7)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所以,要放生鲢鱼的话,一定要注意不能缺氧,否则很容易窒息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鲤鱼(重点推荐,生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水体)
鲤鱼又叫鲤拐子、黄河鲤鱼等,种类繁多。体形呈纺锤形,侧扁,吻长而坚硬;眼小鳞大,有两对须;尾鳍下部为红色,体侧两面近金黄色,背部鳍硬刺,微黑。属大型淡水鱼种之一。分布范围广,江河、湖泊、水库、沟塘,到处都有它的踪迹,是我国淡水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种。 (1)属底层鱼。栖息于水域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喜欢在有腐殖质的泥层中寻找食物。早晚风平浪静时,也常到岸边浅水区游弋觅食。 (2)食性杂,荤素皆吃,以荤为主。幼鱼期主要吃浮游生物,成鱼则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小鱼、小虾、红虫、俎虫、螺肉、水蚯蚓以及藻类果实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随着气候和水温的变化,其摄食口味也会发生某些改变,有时有明显的选择性。鲤鱼的吻部长而坚,伸缩性强,吃饵常常翻泥打洞,有点像猪拱食,并随之泛起气泡。在鱼塘抽水干枯后,可以看到塘底和岸边那无数的圆形坑窝和孔洞,便是鲤鱼所为。 (3)喜弱光,喜活水。鲤鱼喜欢在水色比较暗褐、透明度较低的水域中生活,阴天时比晴天时活跃。特别喜欢在有新水注入的流水口处游弋和觅食。 (4)机警聪明。鲤鱼较比其他鱼类要聪明机警得多,素有“鬼子鲤”之称。鲤鱼胆小,一有动静便立即逃窜。 (5)生长快,寿命长,个体大。当年鱼可长到250~800克(指人工喂养),三龄鱼体重可达2000克。在江河、湖泊和大中型水库中,二三十千克以上的大鲤鱼为数甚多。鲤鱼的寿命比较长,一生能活四五十年,素有鱼中“老寿星”之称。 (6)摄食量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是决定鲤鱼食欲的关键因素。水温20℃~25℃时,食欲最旺,从早至晚不停地摄食;水温低于10℃,活动量很小,基本上不进食;水温在2℃以下时,躲进深水处越冬,不吃不动。 (7)生性好动,到处游弋觅食,有逆水而上的习性。在一个地方呆不了多长时间,爱跃出水面蹦跳。鲤鱼虽好动,但较孤僻,不大合群。大鲤鱼喜欢单独行动。 (8)适应能力强,能耐寒、耐碱、耐低氧,对水体要求不高,能在各种水体中生活,只要水域没有被污染,就能生存。 (9)繁殖力强。两冬龄鲤鱼便开始产卵,产卵数量大。在我国北方,每年的五月上旬至中旬(长江以南地区早些),雄雌鲤鱼相互追逐游到岸边浅水区水草稀疏处 (无水草则找岸边僻静处),进行交尾和产卵,卵贴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孵化成幼鱼。鲤鱼交尾期不进食,产卵后食量大增。每年春夏之交、盛夏和初秋,摄食量最大,初春和深秋次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十三 鱼籽(一般推荐)

    佛说鱼籽不经盐渍,经三年不死,施愚山先生说,鱼已死了,将鱼籽轻轻取出,勿损坏,勿着盐,分摊在稻草把的上面,等他水迹稍干一些,浅浅地埋在水边的泥沙下,以免别的鱼来吃,自然可以活命了,但埋藏的地方,切不可离水的,倘在冬冷春寒时,用干燥的泥块捣成粉,将鱼籽拌裹了,晒暖了,好好收藏起来,积到阴历四月十五以后,撒在河摊水草间,没有不活的,其他月份。随时可放。也更便当了--------------------------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十四 乌龟(可作为一般淡水龟类参考,一般推荐)
乌龟(Chinemys reevesii 图2),又叫草龟、泥龟、臭乌龟。属乌龟属中的一个种。国内除东北、西北各省(区)及西藏自治区未见报道外,其余各地均有分布。国外分布于日本。

  [形态特征]头部粗大,略呈三角形。头背为橄榄色,头侧及咽部有黄色纵纹及斑点,一直延伸到颈部。背甲棕色或黑色,且具三条嵴棱,腹甲棕黄色并有黑褐色斑块。背甲腹甲间借骨缝相连。四肢灰褐色,指、趾间具蹼,四肢具爪。

  [生活习性]生活于江河、湖泊、稻田、池塘、溪流中,其食性杂,如小麦、稻谷、小鱼、虾、螺、动物尸体等。每年4~9月份为繁殖期,每窝产卵1~15枚不等,年产卵1~4窝,人工饲养条件下产卵较好。温度10℃进入冬眠。

  [养殖设备]大至池塘,小至缸盆均可。大规模集约化与庭院养殖都行。池塘与水泥池养殖时,应给乌龟留有陆面休息、晒背的地方,缸、盆养殖水不宜太深,一般15~20厘米,稚龟水深3~5厘米。

  [饲养管理]乌龟是我国龟种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目前养殖规模最大的一种。养殖方式可采用常温养殖与加温养殖。最佳养殖水温为28~31℃, 19~32℃生长较好,12℃左右开始冬眠。越冬可在池塘,也可干放在室内泥沙中越冬,冬季池塘底泥不能低于0℃,室内越冬也不能低于0℃,且温度不能时高时低(保持在0℃以上,12℃以下)。

  乌龟为杂食性,动、植物饲料均可,但要饲养好得话,最好投喂蛋白质高的饲料,或生产配合饲料投喂,早春、晚秋2~3天投喂一次,平常饲养季节1天投喂一次。池塘养殖15天左右用生石灰消毒及调节水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娃娃鱼(一般推荐)
娃娃鱼学名大鲵,它分布在湖北、安徽、四川、陕西等十七个省,栖生山谷的溪流中。它实际上并不是鱼,是我国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有点象壁虎,一般长 0.6—1.2米,体重10—20公斤。据说它的叫声象婴儿的啼哭,故名娃娃鱼,可是动物园内养的娃娃鱼,至今尚未听到它的叫声;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大鲵四条又短又胖的腿,前脚有四指,后脚有五趾,尤其是前脚连同它的四指很象婴儿的手臂,因此有了娃娃鱼的称谓。 娃娃鱼身体扁平,棕褐色的身体后面拖着一条侧扁的大尾巴,几乎占了身长的三分之一。与鱼类的最大区别是,娃娃鱼可以用肺呼吸。两栖类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鳃消失,它具有比其它任何动物更多的呼吸方式,这反映了两栖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但并不完善的过渡情况。不同种的两栖类,或同一种的不同阶段,或在不同生活状态下,分别进行鳃呼吸、皮肤呼吸、口咽腔呼吸和肺呼吸。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低山地区清沏、湍急、清凉的溪流中,白天栖息在石缝或岩洞中,夜间出来觅食。以水中的鱼、虾蟹、蛙和水生昆虫为食。它不善于追捕,只是隐蔽在滩口的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二、三年不吃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 娃娃鱼虽不怕冷,但也有冬眠的习性。每年从初冬到明年开春是它的冬眠期,这时它不吃也不动,但受袭击时仍有反应。娃娃鱼的寿命在两栖类中是最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河鳗(一般推荐)

   河鳗又名鳗鱼、鳗鲡、白鳝等,为水产珍品。河鳗是海水繁殖;淡水肥育的肉食性鱼类。鳗苗喜淡水,春天常群集在沿海渗淡水的闸口,渔民常在闸口捕苗。

饲养管理 鳗的饲料有丝蚯蚓、水蚤、摇蚊幼虫、河蚌、螺蚬和野杂鱼等,还有各种配合饲料。
要用3周时间训练摄食:第一周使分散摄食改变为集中摄食;第二周由晚上摄食改变为白天摄食,第三周由天然饵料改变为配合饲料。投饲要定时、定量、定位。鳗苗每天喂3次,鳗种8次,食用鳗1次;投饲时间和次数随水温高低而变化。喂量因鳗体大小;水温高低而不同,一般日喂量按鳗体重计算:体重1g左右为3~1O %;3~5g为6~8%,5~10g为5~6%;]0~20g为4~5%;20g以上为2~3%。要把饲料投在固定的食台上。

鳗有明显的趋温性,水温在10℃以下时,不吃不动,处于冬眠状态,水温12℃以上时开始采食;24~30℃最活泼,旺食旺长。水中.溶氧在5~12mg/升时最适宜。水质管理是高产的关键。露天静水池养要预防水变,主要措施有引种培育微囊藻,掌握水色、及时除虫、适时开机换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黄颡鱼(一般推荐)

黄颡鱼是我国优质的名贵鱼类,俗称黄骨鱼、骨鱼、昂刺鱼、黄辣丁。

它生长在江河、湖泊、水库或其支流等水域,栖息于底层,以各种底栖的无脊椎动物、小杂鱼、虾等为饵,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较广,对营养和其它环境因素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条件较好的水域均可以进行养殖(或增殖)。

黄颡鱼鱼体粗壮,头略平扁,躯干、尾侧扁,背倾斜,胸、腹宽阔平坦,头顶皮肤单薄,表皮比较粗糙,吻纯圆,眼中等,口裂大,齿细小呈绒毛状,唇薄而简单,上枕裸露,有一根向后延伸的骨刺,须4对,鳃盖8条至10条,尾鳍深分叉,其特征鱼一般鱼类有较大的差异。

黄颡鱼是一种广为分布的鱼类,广东省珠江水系和其它河流、湖泊都可以发现它的踪影。在广东,属于黄颡鱼的鱼类共有三种,分别是黄颡鱼、中间黄颡鱼和互氏黄颡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青鱼(一般推荐)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青鱼属。俗称:黑鲩,青鲩,螺蛳青。英文名:Blak carp 。

体长,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下咽齿1行,呈臼齿状,咀嚼面光滑,无槽纹。背鳍和臀鳍无硬刺,背鳍与腹鳍相对。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

一般多在底层多螺蛳的较大水体中、下层中生活,食物以螺蛳、蚌、蚬、蛤等为主,亦捕食虾和昆虫幼虫。生长快,2-3冬龄可达3-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70公斤,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约15-20公斤。性成熟为4-5龄。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繁殖,生殖后常集中于江河湾道及通江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青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它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  鳙(上海人叫花鲢,胖头鱼,重点推荐,可改善水质,但耐缺氧能力差,注意运输)
鳙(Aristichthys mobilis)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鰫鱼,大头鱼。英文名:Bighead , Bighead carp

鳙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亦食一些藻类。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亲鱼于5-7月在江河水温为20-27℃时于急流有泡漩水的江段繁殖;幼鱼一般到沿江的湖泊和附属水体中肥育,到性成熟时期至江中繁殖,以后又回到湖泊食物丰富的地方肥育。冬季多栖息于河床和较深的岩坑中越冬。

分布于亚洲东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此鱼,但以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主要产地。

鳙生长迅速,3龄鱼可达4-5公斤,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天然产量很高。疾病少,易饲养,我国淡水养殖业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为我国重要经济鱼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0-5 04:35 , Processed in 0.358925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