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常随佛学

[大德开示] 百问不厌----常辉法师(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我经历了 两次婚姻磨难,不知如何解脱?

释常辉:这件事太容易解决了,把自己的身心遭遇,苦难经历都说出来,你的宿业就消了,命运随之改变了。没有见不得人的事,因果是公平公正的,谁人没有自己的灾难?谁人没有自己的隐私?何必自惭形秽,作茧自缚 ?说出来了,你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支持。你的家人,如果真的爱你,不会抛弃你;若真的不爱你,他也不值得你的爱。
      活着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为他人。不计较过去,更要创造未来。把深埋在心里的话全都说出来,更好地鞭策自己,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人身,要用这个人身修行成佛,利益众生。

无心是道,覆藏有过,磊落光明,何畏人言。
人若讥笑,必将招报,无知愚痴,等同报应;
你的灾难,宿业所牵,报尽福来,光明无限。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为共同精进,互相促进,我倡议大家共修《华严经》,早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

释常辉:随喜赞叹诸仁者能发此修学大乘法宝之心,汝等真华严海会佛子也。愿汝等莫辜“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普愿: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入毗卢性海。
      《华严》浩瀚,诸人难入,也可重点修学《梵行品》、《净行品》、《行愿品》,此者三品乃《华严》之骨髓,如来之心脏。
 学佛者:为何极乐世界没有女相?
 释常辉:极乐净土既无女相,更无男身。若彼世界有男女相者,岂不等同欲界凡夫?若云“极乐净土纯男无女”,岂不等同色界诸天?若云“极乐净土无男无女,唯识神在”,岂不等同无色界诸天?
  出三界者,均断见思之惑,证无我相,了无男女之欲,岂有情爱之乐,绝无身根烦恼。是故极乐净土诸上善人、海会圣众皆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既然众生皆有佛性,为何只有释迦牟尼成佛?
  释常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此乃理即佛、名字即佛也。然大地众生尚须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奉行成佛利生的菩萨道,乃能渐次证得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终至证得如释迦牟尼世尊之究竟即佛也。
  此者娑婆世界,过去贤劫千佛如来出世,现在贤劫千佛如来出世,未来星宿劫中也有千佛如来出世,何独释迦成佛?既如是,若过去、若现在、若未来,大地众生决定必成无上佛道。依本觉之理,始证佛慧之觉,终证究竟大觉也。  

 学佛者:佛法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
  释常辉:佛法乃一切众生心具,三世诸佛所证之法。非造作法、非不造作法;非世间法、非不世间法;非出世法、非不出世法;非有为、非无为。一切现量,归于空寂;自性真空,森罗万象。若论究竟法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若论凡夫测度,思之则伤,虑之则亡。离相绝思,即空即假即中,真空妙有,般若之智,不可思议。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学佛者:家中的蚊虫为何不主动迁单?
释常辉:蚊虻苍蝇、蟑螂昆虫、宅中鼠类,乃薄福众生业力感招而来。凡我堪忍世界众生,当受如是报也。即便强行驱逐,也会卷土重来。  

学佛者:如何消除隔阴之迷?
释常辉:念身无我,也无父母之形,三缘性空,情爱虚妄。莫于男女之身起于欲乐,莫于父母之情起于贪执。我今生此世间,只为偿还众生宿债,也为乐度同伦,了断憎爱无明,智鉴炽盛五阴,不起诸识分别,则能消除隔阴之迷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学佛者:禅宗与禅定有何区别?
释常辉:涅盘会上,世尊拈花示众,开显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法,名之为禅,曰涅盘妙心,实相无相。自迦叶以来,至菩提达摩东渡震旦,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历代祖师直指人心,所创之教,名为祖师禅。西天东土,古圣先贤,所立之宗,名曰禅宗。
外不着根尘世间相,内心湛寂不乱性定,静虑无为,物我两亡,此心生法界,唯识造世间,三昧成熟,圆证自性佛慧。一切烦恼,念念寂灭;一切业障,化为神通妙用,名曰禅定。  
学佛者:在家人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错吗?

释常辉:仁者深明佛义,于诸教理教规,解悟甚深,学修有证,应为大众学习的楷模。
      一切经藏、论藏,皆是要求佛弟子认真学修的,甚至也希望其它宗教信徒去了解,去认知,一切世间凡夫,都可以披阅经论。但是,唯律藏中,特别是《四分律》的比丘、比丘尼戒,是绝对不允许未出家的人,或沙弥、沙弥尼,不够资格的僧尼偷看偷学;不允许天魔外道,以及世间所有人偷看偷学的。否则,视为盗戒盗法,会受到天神地 祗、  金刚力士嗔怒降灾,遭恶果报。
       所以说,在家人是绝对不可能知道比丘250条、比丘尼380条戒律的。如果有人知道,那即是偷戒盗法,恶因果报是严厉的。在南传上座部的戒规中,更是如此,比汉传佛教更严格。白衣弟子对于僧尼众等,是绝对的尊崇恭敬,资财供养,愿为走使,依教奉行,不象汉传佛教僧俗相处随便。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在家人可以批评出家人的过错吗?

释常辉:一、恶性比丘,默然摒除,意即多犯戒规,或无悔意,或履教不改,或履改履犯,甚至犯四根本性罪之极恶比丘。佛法戒海,不容破戒之人,如是,在僧尼众中,默然摒除之。用世俗的话说是“开除僧籍”。
      二、若僧尼所犯《四分戒律》中过恶,只能由僧尼之间,举羯磨法,(善意地)进行相互发露忏悔,批评与自我批评。一般情况下,于每年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在这个梅雨季节里,召集周边僧众,或尼众分别集体共修。
      三、白衣不得举沙门过,这是说若出家僧尼犯比丘、比丘尼戒,居家弟子是不得检举和处罚出家众的。因为,居家弟子本来就没学过、没受过出家众的戒律,你怎么知道出家众犯了哪一戒规?没犯哪一戒规?当然,你更不知让出家众如何发露忏悔和相关的处罚措施。
      但是,出家众触犯国法,是依该国的国法处罚;触犯民族法,是受民族法处罚;触犯社会公德,是会受到社会人的舆论遣责。居家弟子看到僧尼众等德行人格、为人处事,不合僧尼的行为准则,居家弟子是可以蔑视的,可以诉说的。 要言之,居家弟子除了不能指责比丘、比丘尼在执持戒律范围内的过失之外,其它的完全可以说僧尼过恶。   
  
学佛者:我今年受了菩萨戒但没受八关斋戒, 可以补受八关斋戒吗?

释常辉:据菩萨戒法,须受三皈五戒,然后受持八关斋戒,此戒行持功深,乃可发心受持菩萨戒。受持菩萨戒者,须在戒师教导下修学戒相六个月,六月功满,戒师许可乃可授受;戒师认为戒子尚不能做到如法持律,行者仍需精学戒相,巩固五戒八关斋戒的修持工夫。于此五八之戒,不易违犯,方可发菩提心,立菩提愿,求授菩萨戒,依戒行于菩萨道。
      从未受过八关斋戒,而直接受菩萨戒者,犹如一名学生直接就读大学,没有初、高中的基础,这样的学生,是否能懂得大学的课程? 八关斋戒者,可求师授,可自誓受。可一昼夜持,可形寿持。若今后受菩萨戒者,当尽形寿持也,因菩萨戒是生生世世的戒法。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何来生死?

释常辉:起心动念是死生,不恋欲乐即无生,杀盗淫妄轮回本,狂心歇处生不生。
  
  
学佛者:不求见性时如何?

释常辉:不明心地,虽居此释迦净土,该来则来,该去须去; 已明心地,虽居此娑婆五浊,愿来则来,愿去就去。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阿赖耶识永生不灭吗?
释常辉:阿赖耶识含藏真如善恶一切种子,因缘成熟,种子现行。如是具三途六趣,四生九有之三世因缘果报。
阿赖耶识在凡夫位永生,明了、分别根尘所对之一切境界。如是起惑造业,轮回三有,死生无尽。
阿赖耶识在圣贤位不灭而转识成智。无念而念,常念自性三宝功德,常念慈悲喜舍,乐度众生;念而无念,真如之体,湛然常寂,寂照双亡。
无生而生,变易生死,究竟断除微细烦惑。生而无生,恒顺众生轮回苦趣,而自性安住涅盘。菩萨智慧之身,不会改变菩提性戒而随众生之缘。随众生之缘,而不会改变菩提行愿。如是菩萨出于五浊而安住三界,游戏神通,威德自在,事理圆融,事理无碍。

学佛者:既然定业不可灭,学修佛法有何功用?
释常辉:“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定业不可灭,但经佛子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道,可以使宿世今生所有善恶因果不遇缘而暂缓受报也。正因如此,虽我人于无量劫来,造无量业,该受无量果报,通过修无为法,上求下化而能即生了脱分段生死,得生净土,断惑证真,证不退位,变易生死而分证法身。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双胞胎或多胞胎的业力相同吗?
释常辉:在同日生者,未必同日死。有面目相似者,未必业力相似。人道、畜生道等胎生众生有双胞胎、多胞胎者。其出生时,与父缘、母缘的因缘一致,故能血脉相连,同日出生,但其烦恼业力各异。这是因为众生躯命不同,宿生今生的心念差别,福德差别,善根差别,如是他们的业力果报自然有千差万别。  

学佛者: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离苦得乐?
释常辉:一心不乱,三昧成就,见自性佛,自然断诸烦惑,证无为乐。又,无我断烦恼,无人获法乐,无众生者即证大我,见自性佛;无寿者相,了脱生死,法身真常,安居涅盘。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佛者:什么是成功的人生?

释常辉:我们的社会,不乏有很多文化、艺术、科技、工商、贸易等领域的成功者。无论是政治地位、社会荣誉、财富收入,都是普通人所不及的。应当说,这样的娇子,已走向成功的人生,但不是全部。为什么呢?因为事业成功了,婚姻情感、家庭和谐、子女的教育不一定是成功的。即使婚姻情感和子女教育也成功了,但还会伴随着这样那样的烦恼、痛楚、苦闷,不安、不乐,悲观失望。每个人选择了成功,必须要准备失败;选择了幸福,必定要接受痛苦,这两者是一体两面的。
      那么,什么是成功的人生?简要地说明几点:
      一、事业成功与否?情感幸福与否?家庭美满与否?应做到内心安适,无愧人天;
      二、常为他人谋求幸福,即便他人获得快乐而牺牲自己,也会从中悟得心安自在的解脱。
      三、你创造的财富,必定是推动社会物质和精神走向文明的力量,而非促使道德沦丧、刺激人欲的利器。
      这不是对你们在讲古今中外人们认同的大道理,而是需要我们从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体悟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9-29 12:08 , Processed in 0.360011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