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大德开示] 天下太平之根本--印光大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十一】姑论幼幼,幼幼在于以身作则、蒙以养正,一言一行,毋许越规。必期于为贤为善,有益于国家,无害于社会而后已。否则纵令不惜资财,供给学费,学业大成,而不以道义是务,皆不得名为真幼吾幼。吾幼尚不能真实是幼,况旁人世人之幼,又何能容心于其间哉?!(续编上海佛教慈幼院新屋落成序)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人之幼时,教养为急,良以知识初开,薰习易入。习于善,则为善士;习于恶,即成恶人。(续编上海市佛教慈幼院序)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窃谓父母爱子,无所不至,唯疾病患难,更为婴心。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关、煞、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为父母祖先之辱。(正编复永嘉某君士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十四】人无不爱儿女者,倘令儿女自小及念佛,念观音,则不知不觉,消除恶业,增长善根。况自己临终,常念佛者,必能不加扰动,更以念佛相助,便可决定往生西方。现生念佛念观音,逢凶化吉,是定规的。(续编复吴慧诒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十五】凡皈依佛法之人,于伦常道理,必须格外认真,尽谊尽分,可谓真佛弟子。傥于伦常有缺欠,便难以感化同人。汝现无父母,而兄弟姊妹妻室儿女分上尤须注重。今世乱已极,其源皆因世之为父母者,不知教子之道,不知以道、德、仁、义、因果报应教儿女,但以溺爱娇养,机械变诈相教。故致有天姿者,习为狂妄;无天姿者,狎于顽愚,以致越理犯分之事,时有发现也。使为父母者,各尽其教子之道,则世道何至如此?以前儿女教不好,尚无大要紧,不过不孝顺,不成器而已。今若教不好,则其祸实有不堪设想者!此说,宜与一切人说之。(续编复杨慧昌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所言敦伦尽分者,即力行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谓也。必须实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间者。然为人子之职分,尚易尽易知;为人父母之职分,则难尽难知。今之许多瞎捣乱之人,虽是其人之罪,究其来源,皆因其父母,未尝以为人之道理,并因果之事实相告。所教者,皆主于机械变诈之计虑,故致如此其恶劣也。由是言之,人果能善教儿女,自可家道兴隆,天下太平矣!愿于儿女初知事时,即以为人应行之事,及善、恶因果之实验,常与说之,则儿女之子子孙孙,通皆贤人善人矣!此所以为父母之分,校为儿女之分为难尽也!(续编复沈来澐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富贵人子弟,多多一事不做,一旦遇祸乱,则必至无以自立。今全去佣人,亲自操作。一则习劳,而能和血脉;二则少闲,而消诸妄念。实为爱儿女之根本办法,善何如之?(续编复慧龙居士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儿女从小,极为教其念感应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需念一遍。尽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讲,依之而行,则自可归于正人君子之域矣。(续编复金益平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 现在后世,已知人事,即当为彼说葆精保身之道。若知好歹,自不至以手淫为乐,以致或送性命、或成残废,并永贻弱种等诸祸。未省人事不可说;已省人事,若不说,则十有九犯此病,可怕之至。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他疾均无甚关系,冶游、手淫、贪房事,实最关紧要之事,故孔子以此告之。而注者不肯说明其大厉害处,致孔子之话,亦无实效,可叹也!(续编复念佛居士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玆知欲居通州之意。虽志在成就子弟,而不知子弟之成,为在家教。凡属子女,必须从幼教以孝、弟、忠、信、勤、俭、温、恭。至其长而入学读书,方有受益之基。倘自幼任性而惯,且无论无天姿、无善教;即有天姿、有善教,亦只成得个文字工人、儒门败类而已。世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其所作所为,皆仗此聪明,以毒害生灵、毁灭道义者。其原皆由初无家教,以为之肇也。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与大学欲治天下国家者,必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而起,同一臭味。此儒门教人希圣、希贤之无上秘诀!舍是而求,皆其末耳。为今之计,子女当能言语知人事时,即于家庭先令认字块(女子虽不必令其造大学问,断不可不识字,不通文理。母尚宜胎教,若识字通文理,则所生子女,便易为学矣)每一块纸方,只写一字,不可两面俱写,若两面写,则便同记口歌矣。日限几字,每日将认过熟字,又须遍认一二过。不上年余,便认许多。后读书时,凡读过者,通皆认得,不致有只记口歌之弊。凡彼力能为者,必须令其常做以习勤(如洒扫执侍等)。凡饮食衣服,勿令华美。但凡抛撒五榖及损坏什物,无论物之贵贱轻重,必须告其来处不易,及折福损寿等义。倘再如此,定遭扑责,决不放过。如此则自能俭约,断不至奢侈暴殄。及能读书,即将阴骘文、感应篇,令其熟读,为其顺字而讲演之。其日用行为,合于善者,则指其二书之善者而奖之。合于不善者,则指其二书之不善者而责之(彭二林居士家,科甲冠于江浙,历代以来,遵行二书。其家状元甚多,然皆终身守此不替)。如金入模,如水有堤,岂有不能成器,仍旧横流之理乎?人之为人,其基在此。此而不讲,欲成全人,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则可矣。然读书之时,不可即入现设学校,宜合数家请一文行兼优、深信因果之师,令其先读四书及五经耳。待其学有几分,举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说俗论所惑。然后令其入现学校,以开其眼界,识其校事。不致动与时乖,无由上进矣。能如是,则有天姿者,自能有为;无天姿者,亦为良善。独善兼善,自利利他,实不外此老僧常谈也。(正编复永嘉某居士书)

  欣猒谨案,老人之论读书,先居家馆,读四书五经,后方入现时学校。以免随潮流所转,与不谙时务之弊。斯法甚善,平津间,世家者多若此。其子弟之成人者,无论为何业,类皆有古道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0-1 07:08 , Processed in 0.240434 second(s), 14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