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楼主: 尘客

[事迹传记] 念佛感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知遥居士



李知遥居士,唐朝时长安人。平生诚笃信奉净土法门。每日用功倡导念佛,领导信众,精勤不懈。



他善于领导信众,因此,参加念佛修持净土的人,愈来愈多了。



到了晚年,身体大不如前,得了病。



一天,忽然说:



‘和尚来了!’



于是洗脸漱口干净,又换穿了衣服。在香炉中燃起了香枝,到佛堂向佛像顶礼。这个时候,但听空中有降音,是一首佛偈——



‘报汝李知遥,功成果自招;引君生净土,将尔上金桥。’



听后他就回到床上静坐,非常安宁的去世了。这时整个房间充满了奇异芬芳的香气。



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净土文)



孙忠居士



孙忠居士,宋朝时明州地方人。他很早就仰慕西方极乐世界,认为那才是值得永远安居之处。



平日他茹素持戒,十分虔诚。他在府城东边建造一间修行的庵堂,而且凿下了二个小池,池表面种满了白莲花。在池边又建颇具规模的阁楼,每月就在这阁楼售台了大众共修。他所创的念佛会甚得人缘,参加的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



好几次,孙忠见到空中有佛身出现,于是呼唤他的两个儿子出来,一同向空中顶礼膜拜。佛身示现的情形经过好一阵才消失。



由于这个原故,后来的人才把那地号名为‘驻佛巷’。意思是那个地方居然有佛为之停留,显现奇迹。



宋朝元祐八年,有位出家人可久法师,已经往生西方,不料三天后还阳告诉大家:他看到西方金台上有标著一名叫‘孙忠’的人,这句话说完后,又闭上眼逝世了。



经过一段时间,孙忠得了病,请出家在家一百人参加念佛会,他忽然仰望虚空,双手合十,手结双印,就这样很安然坐化去。整个城市的人都听到天乐闻得异香,渐渐从西方消失。后来他的儿子也继承他的道业,勤修净土,同样地也像他一样祥和的坐化,归向西方。(佛祖统纪)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嘉袆居士



杨嘉袆居士,明朝吉安泰和人,是万历年中一位儒生,他的字号是邦华。从少就好读书,凡是书都欲一窥究竟,十分用功,尤其对于佛学经典也潜心研学。



只不过十三岁的少年,就持不杀生戒,连跳蚤蚊虫一类都不忍心去伤害。到了二十岁,就考上南京国子监的地位。虽然少年得志,有了功名,奈何身体孱弱,忽然得了疾病。



他做了个梦,遍游地狱,还见到冥殿上地藏王菩萨坐镇著,极为庄严。梦醒后从此常常放生,而且放生时延请僧人诵经。有一次也唱念佛号,然后对人说:



‘我快要逝世了,眼前有青色莲华展现,难道不是净土境界的显现么?’



于是早晚唱念佛号不停。看到燃点著的蜡烛,就告诉身旁侍者说:



‘我经常处在光明中,实在不须用烛光。’



侍者问:



‘您见到了些什么?’



他说:‘莲华有四色的光耀开放著。’



侍者再问:



‘可曾见到阿弥陀佛?’



‘有的,阿弥陀佛现出千丈高的庄严佛身。’



‘有没有见到观音菩萨呢?’



见到了,菩萨身和弥陀身一样的高大庄严。只是没有见到势至菩萨。



回答到这里,忽然从床上站了起来,然后拈香说:



‘弥陀经的功德不可思议,真是不可说,不可说。我现在得到上品上生了。’



讲完这句话,很安寂的就去世了。(往生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净圣居士



王净圣居士,民国时代德清地方人。他的名字是炳文。很早父母就通通去世,由兄嫂教养他成人。



民国十六年冬天,全家十一人,一起发心吃素,而且早晚念佛,希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二年,净圣居士带著妻子到杭州,皈依了摩公法师。民国十八年秋天,创办了‘临终助念会’。



民国二十一年夏天,和他哥哥净道,怜悯当时许多饥饿无食的贫民,就办了‘施粥厂’,广施粥食,这样一共七十五天之久。



凡于利益他人的事,净圣居士没有说不立刻就去做的,尽他力之所及,他觉得助人是快乐之本。



但是第二年七月身体欠恙,虽然医治也不见效用。一直躺卧病床上,没法子起来。自己明白病是死因,从此更加精进的念佛。



十八日那天,悟西法师前去慰问:



‘病好一点了吗?’



净圣居士心中很高兴,只是淡淡地说:



‘谢谢法师,还是老样子!’



悟西法师勉励他说:



‘你要万缘放下,这个时候别的什么都不去想,只是一心念佛,知道吗?要是你寿命未尽,就应做消灾延寿的功德。万一寿命当尽,仰仗西方教主阿弥陀佛的慈力接引,也及早拯拔你出人间生死的牢狱,你不但不应有丝毫的忧虑,并且应发欢喜心才是!’



第二天清晨,净圣居士请法师代请会友们来助念。另一方面劝告兄嫂不要悲伤哭泣,应多好好念佛相送。



中午时分,会友齐集,几十个人同声念佛。净圣居士都合十一一致谢。一直到了下午二时左右,他也高声念佛,然后带著笑容去世。



经过五小时才装入棺木,而顶门还是有温暖的气息。(佛觉半月刊)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周紫珊居士



周紫珊居士,民国时代江西吉安人,他名毓英,法名智藏。是当地钜商周扶九先生的长孙。



从小失去慈父,由祖母一手把他带大,非常的聪明而又好学,没有富家子弟的骄奢习气。



后来从政做了官,还是为人忠厚老实做事,慈爱为怀,就算是他的亲友同学乃至于在下的佣人,其中或者有违背他意向、或者做错了事情的,他却从不曾说出遇忿怒、不高兴的样子,甚至从不会讲过一句粗鲁生气的话。



无论对什么人都是和颜悦色、客客气气,很能逆来顺受。后来退休了隐居,修养就更好了。偶然阅读到有关佛学的经书,才明白佛法是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根本,唯佛法能福利社会,普度众生。基于这样的认识,就皈依在观宗寺谛闲法师的座下,从此吃长素、一心念佛,并且戒杀护生,待人更加的宽厚,自奉甚为淡泊。



设有亲友前来借钱,不起讨厌心,一次两次三次都借给他们。凡是一切慈善事业,都乐于参加,救济饥寒,解人困苦,慷慨布施,都是平常事。所作的一切善事,用大菩提心作回向,同作往生西方的增上胜缘。



他再看到人心险恶,时事一天天变化,讨厌娑婆浊世,欣喜西方净土的意念愈益加深,因而念佛行善也就格外的著力了。



民国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辰时,身体稍感不适,但觉腰酸背痛,就叫人轻轻的为他按摩一下。一面朝西方静坐,专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声音清脆而响亮。



忽然间静静的长逝,告别人间。那个为他轻轻按摩的人,感到对方怎么那么久一点声息都没有,再探他的鼻息已经停止呼吸,才知道紫珊居士已经舍报生西了。那时候异香充满室内,五天内都芬芳扑鼻。去世那年五十岁。



(印光法师文钞)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余庭栋居士



余庭栋居士,清朝时苏州地方人。他字号叫友兰。是一名虔诚的三宝弟子,平日修净土法门十分用功。



道光二十年冬天,他生病了,自己预知命不久长。就请他的皈依师父亮宽和尚,还有平时一起修习的善知识同道好友几个人来家。



他对众人说:



‘我生死将判,今后何去何从,只愿您们能助成我殊胜的因缘吧!’



于是大家举身唱念佛号。经过了一回儿,庭栋说:



‘这时候我目前所见到的地,全都是七宝合成,脚踏下去说不出柔软舒服呢!再说我耳朵听到的声音,微妙难以形容。更高兴我见到金色八字,很清楚呢!’



其中友人纠正他说:



‘怎么说是看到八字?恐怕弄错了吧,我们平日所念不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而已吗?’



然而,庭栋眼中仿佛真是看得清清楚楚,他用手指著说:



‘那上面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岂不是八字么?’。



又过了好久,合十对亮宽和尚说:



‘上人!弟子现在要去了!’



说完就逝世了。



(往生近听录)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允枚居士



罗允枚居士,清朝太仓人。他的父亲梦见有一僧人要求寄居,就此生下了他。



当他才四、五岁的稚龄时,就能够记忆前生的事情。有一天绕著柱梁走,一时头晕跌倒地上,自此失去了追忆前世的能力。等到长大后,由于多病的缘故,只好放弃科举考试的企图。后来参访了檗岩老人,就有了学佛向上心,未久趣心于净土法门。



康熙四十年秋天,病得很重,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对他说:



‘胜莲居士啊!你只剩一年的寿命了。’



声音过后不料病立即好了,因而自己称为‘胜莲居士’。



当时地方人士很少知道要修净土道业的。允枚却首先倡办了二、四所念佛社,莲风因此大为振兴。



五十二年秋天,他的病情再度发作,别人都替他担心,可是他一点都不介意。一天晚上,梦见一位神人说:



‘你劝导他人修学净土,功德实在很大。因此让你的寿命得以延长。’



果然,病又康复了。



允枚生性慈善,但凡放生、赈济贫寒,照顾孤儿孩童等等善事,他都乐于去成全。做了许许多多的普行功德。一直到了七十一岁那年的六月二日,向亲友们一一告别说:



‘我将于初六日当别世了!’



到了初六那天,沐浴好了,端坐说示一短偈:



‘七十一年,拖著皮囊;今日撇下,何等自在!’



说完了偈,安然去世。家人痛哭哀唤个不停。他忽然张开眼睛说:



‘死不成了,都是你们害我,连累我要慢七天西归。’



十四日一早起床说:



‘今天我一定要走了!你们快帮我礼请乾行长老,以及某某道友们来,助我念佛要紧|’



所邀请的人都来齐,唱念佛名,到了辰时,忽然高声说:‘大士来迎接我了!’



很潇洒的向西方合十,称念佛号,获得自在解脱。(周安士文稿)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源居士



顾源居士,字清甫,别号是宝幢居士。是应天地方人,在明朝嘉靖年间出生,从少有豪情,诗文甚佳,善于写画作诗,真是文采飘逸,翩翩才子。



可是他到了四十岁时,竟然弃尽所好,而且把一向嗜好饮酒食肉的习惯也断除了。只是建了一座小楼,一个人独自孤住在上面,一心一意修习禅观。不和家人女子会面。每天早上五更时分,敲起了木鱼,高声唱念‘阿弥陀佛’圣号。



在他家楼旁有一杀猪的人,每听闻木鱼声,就起床杀猪了。有一天起得晚了,就责备妻子,为什么不催唤他起床?妻子对他说:



‘你难道没有听到那位道人每天敲木鱼念佛吗?人家那么善心修行,你经营杀业自己不知道罪过,反而来责备我,有道理吗?’



杀猪人一时怔住了,反省自已罪业深重,就此把屠刀折断改业,不再作残忍的屠猪商了。一时也有不少其他杀猪人也都因而受到影响改业从善的。



顾源和栖霞山云谷禅师素有交往,就结集了一个‘西方社’。与众同修。愍山清公有一天到栖霞寺,看到一位修道的长者,清闲得像是孤然卓立的云鹤,不像是世间的人似的,再进到殿门礼拜舍利塔许久,塔顶忽然现出五色光,十分光耀。清公觉得奇怪对云谷禅师谈到,禅师告诉他说:这就是塔里有宝幢居士,正入禅定作西方观呢?



不多久,顾源示现微疾,请寺中僧人和他本人一同念佛号。然后里面人报说:



‘满屋都能闻到莲华的香味。’



大众不由得不惊喜。可是示疾的顾源仍和平常时一样的镇定,慢慢地对僧人们说:



‘我坐在莲华中已经半个多月了。但见弥陀法身遍满在虚空世界。整个世界都是金色的。佛看著我微笑还抚摸我,并且用袈裟盖我的身体,我决定要往生西方去了。’



这时随时在旁的他的几个儿子悲泣说:



‘慈父要走了,那孩儿们怎么办?’



顾源笑著说:



‘你们说我是生呢?还是死呢?为什么不看看那日光,太阳每天在东边升起,西方没落,太阳难道真的沉落不再升起了吗?’



说完以后起座沐浴更衣,再端坐安祥逝世。室内莲华的清郁芬芳经过三天之后才消失。



(记自愍山梦游集)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往生女居士



吕慧光女居士



吕慧光女居士,民国时代河南光山地方吕宣桥的三女。她生来十分聪慧,不但书念得好,还有很好的文笔,能写出诗文,为人所赏识。



不过是十八青春的年华,就嫁给营商业的易姓男子为妻子。然而她丈夫不久就别世,早年就独守闺房,过著冷冷清清守寡的日子。但是为夫守节,却是她的心愿。



她曾经做过中学老师,以及师范学校的监学(相当于现在训导主任)的职务。做了八年的教育工作,再回到自已的家园,一心一意事姑教子,并且开始吃素、念佛。接著又到山西地方去探望心爱的孙女。然而由于河南省一带共军作乱,烽火连年,很不安定,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婆婆就病死了。这使得贞节的她、孝顺的她大为悲伤,由于悲伤过度竟然得了便血症。



于是她回到汴梁的地方,在四妹昌安家住了下来。昌安妹妹是位诚笃的佛学社会员。她自然受到妹妹的影响。民国二十年五月一日,妹妹介绍的缘故,她受了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三宝信徒,随同妹妹移迁到郑州去居住。这以后就更殷勤的礼佛念佛了。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她病得更重,就赶快通知家人到郑州来。在四月一日早上,忽然对家人欢喜地说:



‘我昨晚梦见了观音菩萨,谅是要往生西方去了!’



就此不停的念佛。妹妹等人也环绕著念佛。到那天中午气绝安息了,在申时头顶依然是温温的。(佛学半月刊第五十五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培范女居士



刘培范女居士,是民国时代山东省沂水县地方人。是当地刘惠民居士的女儿。她性情生来温柔。然而不幸的自幼年时患上了一种‘瘰历’病。不久病情加重,什么医药都医治不好。可想而知,她的心情是十分颓丧的。



‘唉!这个讨厌的病,难道就好不了吗?’



‘不会的!一定会好起来的。’她父亲安慰她说。



后来,她父亲就教她要吃素念佛。父亲说:



‘从现在起,但愿你好好念佛,要持斋,心要净,不要急躁,这对你的病情,绝对是有帮助的,能因此使病好固然是好事,即使病不能好转,想来到时候你也可以安然往生极乐的!’



她听了这番诚恳的话心中很高兴。



于是,慈祥的父亲又把‘观音灵感录’以及‘阿弥陀经白话解’两本书的内容,详细的为她解说。



由此,培范对佛教的信仰更加的坚定。长时间都念著佛号,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廿九日,忽然对家人说:



‘昨晚我梦见了阿弥陀佛,告诉我往生的时间到了呢!’然后请妈妈帮忙沐浴换衣服,又郑重的向尚健在的老祖母和堂上双亲告别。这之后专心念佛菩萨圣号,不久就安然的去世了,去世时不过十六岁而已。



(佛学半月刊第五十五期)
 楼主| 发表于 2010-12-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贵德女居士



林贵德女居士,是民国时代潮安地方,名医蔡幼云的母亲。她丈夫早就过世了,生前两人恩爱异常,伉俪情深,一旦先生去世了,她誓志守节。



另一方面由于夙具善根,她吃斋念佛每天诵念‘金刚经’、‘弥陀经’等各种大乘经典作为日常功课。



她性情慈蔼和气,因信佛至诚,常常对人说:



‘你们要信佛啊,要研究佛理,这是很要紧的。’



又说:



‘佛教说三世因果,不可不信!须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又说:



‘做人要明白因果的道理,自然对众生有感恩的心理,我人要多行善事,报佛恩,报众生恩!’



她就是以身作则不断行善,做了许许多多好事,从不知倦。当时一个信佛学佛机构——‘潮市妇女欣西会’的成立,实在都靠她大力提倡的。



贵德女居士一向身体健康。民国二十一年腊月得了小病,卧病在床渐渐的就都卧倒在病床上,自己知道病得很重,已无可挽救了。不过,她却因此念佛更加精进。



第二年三月初五日,她忽然告诉王福全居士说:



‘明天我就要往生西方,希望你好好替我办后事。’



于是郭慧德居士,就带了念佛会会友们,轮班来助念。到了第二天早上十点左右,她合十对身旁助念的会友们说:



‘观世音菩萨现在来引接我了,请大家念菩萨的圣号吧!’



会友们照她的吩咐,念佛声弥漫屋内的室间,她含笑去世了,去世那年已然七十七岁。(佛学半月刊第五十五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0-1 05:48 , Processed in 0.239175 second(s), 12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