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 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1-16 10:59 发表 不过我不同意楼上的观点,学佛也需要思维修。圆觉经上明明写的人相不是你我他,但是很多人仍然想当然的用这个来解释。这个也是我写这个解释的原因之一。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1-16 11:31 发表 总结一下无有师兄的心得:无四相就得无分别,不执着,达到无心。 有几个地方需要讨论一下: 1,若无分别就是无四相,那么语义矛盾了呀。因为无分别以后无所谓善恶。若一切法都是善法,则但去四相,不需行善法。 2, 如果不思善,不思恶,是不是也就没有是非曲直了?则修道之人反倒成了不辨是非之人? 2,如何是无分别?无四相以后喝茶不会喝到别人碗里去,是有分别呢还是无分别呢?应对事务的时候,说不同的话,是有分别呢还是无分别呢?广度众生的时候,根据众生根器,是有分别还是无分别呢? 3, 这个无分别是一个寂静相,不起一切想,是不是圆觉经上说的寿命相呢?是不是外道中的无想定呢? 4, 如果是无心,是空无一切的境界么? 5, 如果是无心,为什么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何是生心? 到底应该如何呢?大家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大家一起来讨论下。
原帖由 至善佛缘 于 2011-1-16 19:52 发表 随喜赞叹“挺好的”解悟功夫 但仍需事上功,不然相差十万八 感恩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1-18 15:59 发表 受教!要事上更加用功!
原帖由 挺好的 于 2011-1-18 15:58 发表 佛法不关输赢,关乎慧命。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7-15 17:40 , Processed in 0.319745 second(s), 13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