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布施网在线供佛布施网慈善点击“护国·报恩”甚深般若奥运报数系统布施网简体大藏经阅读
仁王护国网上坛城护国伽蓝阁在线祭祀如何使用般若奥运报数系统? 
查看: 1429|回复: 14

[事迹传记]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d089b986e04e020567096eb1.jpg 内容简介:  《影子富豪查克·菲尼》内容简介:1988年,福布斯富豪榜上多了一位“陌生”的名字,他位列第23名,而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人知道他就是个亿万富翁。他是谁呢?他就是出生在大萧条时代,新泽西州伊丽莎白区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查克·菲尼。《影子富豪查克·菲尼》作者康纳尔·奥克利里通过全方位采访查克·菲尼本人和他的上百位朋友和合伙人,全面揭秘了这位大名鼎鼎的神秘人物。   一个白手起家、处于社会下层的穷小子,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迅速积累起亿万身家。查克·菲尼和他的合伙人缔造了庞大的免税店帝国,积极促成了北爱尔兰政府和爱尔兰共和军的和平谈判,匿名捐赠了几百所大学和机构,而他所做的一切竟然从未被公开过。更为隐秘的是,在福布斯富豪榜榜上有名之前,他已经秘密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财富,成了一个“空壳”的富翁。   查克·菲尼直到现在都游走在公众视线之外。现在他把自己的秘密公开,是希望能够提倡一个信念:活着就要给与,希望富人们能够在有生之年把财富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 作者简介: 康纳尔·奥克利里,知名记者,《爱尔兰时代》驻伦敦、莫斯科、北京、华盛顿的国外通讯员,他曾经写过关于俄罗斯、爱尔兰和美国的政治方面的书。他现在居住在爱尔兰的都柏林。 图书目录   前言   引子   第一部分 起家   1 雨伞男孩   2 三明治小伙儿   3 亮出戒指   4 可笑的宣传单   5 骑在虎背上   6 暴风骤雨   7 “三明治群岛”   8 香港大鳄   9 包围日本   第二部分 隐蔽   10 怎样才算富有?   11 “百无大”   12 四个男人一台戏   13 富人,穷人   14 不要问,不要说   15 好运爱尔兰   16 报出你的价格   17 “富有、无情和坚定”   18 智者来了   19 卸任   20 给我指指那座大楼   21 咖啡店里四巨头   第三部分 决裂   22 联络法国   23 抢占先机   24 把孩子分成两半   25 错误的战略   第四部分 捐赠   26 “一个很好的开始”   27 金子般的心   28 园丁鸟   29 变化的国家   30 慈善走入家乡   31 地理渐变   32 “廉颇老矣”   33 财富,死不带去   34 一刻也耽误不起   ……
发表于 2011-9-23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33 财富,死不带去” 回报社会,从善如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世界富豪的财富观: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转)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的名言。    一方面,可能他也确实担心“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但一个伟大的慈善事业家,其实是有着更为崇高的道德冲动与现实关怀的。因此卡耐基表白,如果财富使得原本是兄弟的富人与穷人成为仇人,那将引发社会的悲剧,富人们也将因此被钉在生命的耻辱柱上。    老洛克菲勒的父亲是花花公子,母子在羞辱中潜心于宗教。牧师布道时讲的一句箴言,洛克菲勒终生铭记在心:“多挣钱为的是多奉献。”他一生极为俭朴,近乎苦行僧,从童年到去世,没有抽过一支烟,没有喝过一口酒。取得成功后,他成为多方帮助穷人、黑人和废除奴隶制而斗争的人士。后来,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亿万富翁,从此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和教育事业。他先后建立了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1909年又创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机构——洛克菲勒健康和教育基金会,生前的捐款高达5亿美元。    钢铁大王摩根一生酷爱艺术收藏,藏有许多稀世珍品,其中有拉斐尔、鲁本斯等大师的名作及德国人古藤贝格15世纪印制的3本圣经(全世界仅剩48本),逝世前两年,他决定把全部收藏赠送博物馆。    金融大鳄索罗斯也明确表示:准备将自己在基金会里的工作交给已近40岁的长子,自己的遗产将捐给本国的公益机构和东欧的教育机构。    韩国首富、现代集团创办人郑周永虽腰缠万贯,但却异常节俭简朴。他在创业时曾“以喝咖啡浪费外汇”为由告诫部下要勤俭节约。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省下更换鞋底的费用,他给自己的鞋底钉上铁掌。至今,他仍穿着20世纪70年代穿过的工作服,家中用的电视机还是1988年生产的17英寸电视机。    美国总统小布什上任后宣布了1.6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其中包括在2010年前逐步取消遗产税,这对富有阶层本应是个利好消息。但是,竟然有120名富翁联名上书,反对政府取消遗产税。这些人中包括比尔.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金融巨头洛克菲勒等。老威廉在请愿书中写道: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将伤害穷人家庭。    《华尔街日报》曾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即使美国取消遗产税,仍有50%的美国有钱人打算把自己至少一半的财产捐给社会。    去年7月底,被誉为“股神”的美国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之妻苏珊.巴菲特突然去逝。按照巴菲特和苏珊达成的遗嘱,苏珊从丈夫那里继承到的巨额遗产将悉数转交给巴菲特家族基金会,而不会由子女们继承。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巴菲特这样的做法多少有些不近人情。    与巴菲特相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慈善事业上的建树要更多一些。盖茨的财产超过400亿美元,迄今为止已经捐出了超过250亿美元。他在遗嘱中宣布,拿出98%创办以他和妻子的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林达基金会”,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盖茨的三个孩子每人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1000万美元和价值1亿美元的住宅。相对于富可敌国的家产来说,这些钱算不上什么。    三年前过世的,号称媒体帝国的三角出版公司的总裁沃尔特·休伯特·安嫩伯格,立遗嘱捐赠约40亿美元的所有家产用于大学研究以及儿童教育。他在遗嘱中这样解释说,他的家人已经生活得很好了,而“财富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孝顺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美国影子富豪查克菲尼 【PK】 中国所谓的富豪陈五喜 美国旧金山有一老头查克费尼,穿旧衣服,戴烂手表,住出租屋,挤公交车。他为美国教育捐出了近20亿美金,还希望死前把仅有的40亿美金全部捐献给社会。 在北京有个大富豪陈五喜,开豪车,住华宅,吃大餐,手上戴大钻戒,投资房地产,同时还在民政部门领取低保,8年间共得到10万元的社会救助。 对于这个人 1988年,福布斯富豪榜上多了一位“陌生”的名字,他位列第23名,而在这之前还从来没有人知道他就是个亿万富翁。他是谁呢? 他就是出生在大萧条时代,新泽西州伊丽莎白区的爱尔兰裔美国人查克菲尼。他的事迹鲜有人直到通过全方位采访查克·菲尼本人和他的上百位朋友和合伙人,全面揭秘了这位大名鼎鼎的神秘人物。 一个白手起家、处于社会下层的穷小子,在短短的十几年内,迅速积累起亿万身家。查克菲尼和他的合伙人缔造了庞大的免税店帝国,积极促成了北爱尔兰政府和爱尔兰共和军的和平谈判,匿名捐赠了几百所大学和机构,而他所做的一切竟未被公开过。更为隐秘的是,在福布斯富豪榜榜上有名之前,他已经秘密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财富,成了一个“空壳”的富翁。查克·菲尼直到现在都游走在公众视线之外。现在他把自己的秘密公开,是希望能够提倡一个信念:活着就要给与,希望富人们能够在有生之年把财富用到最有价值的地方。 他的资产一度超越传媒大亨默多克和地产富豪特朗普,然而没有人知道他如何迅速“聚敛”了惊人的财富,他创办的慈善基金累计捐款已达数十亿美元,而他却没有豪宅、游艇,只戴几美元的廉价手表,就是这样的一个老人 全倾注了自己全部的财力在为社会乃至人类以后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子入世大讨论之持戒篇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偶也要买一本看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布施啊布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3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此致敬礼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4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报恩行宁 于 2016-7-5 17:32 编辑

如何使用财富才不违背因果律? (转) 在《增支部》中,我们必须把财富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首先是为了自己、父母、妻子、朋友、同事和修行者的幸福; 2、为了自己的安全,保护自己; 3、使自己成为布施者。布施有五个方面:招待亲朋好友、招待客人、为离去的亲人做善事、交纳 政府税收和供养诸神; 4、供养修行者。 综上所说,在佛教中,我们应把钱用到下面五方面:   1、自己的幸福;   2、别人的幸福;   3、自我保护;   4、交纳国家税收;   5、积累功德。 保持收支平衡是引导信徙过上幸福、繁荣生活的法宝。我们不应使自己的花费超过自己的收入。在《增支部》的《虎住者经》(Vyagghapajja Sutta)和《长部》的《善生经》(Sigalovada Sutta)中,佛陀都有如何合理分配财富的教导。在《善生经》中,佛陀让我们把收入分为四部份:   1、日常生活费用;   2、工商投资;   3、供养僧人;   4、储蓄以防急需。 《杂阿含经》中也有类似的偈语:“一份自食,二份营生业,余一份密藏,以抚于贫乏。”这首偈子非常重要,尽管佛陀在公元前六世纪就教诲人们这样做,这对今天来说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教导我们应合理合法地赚钱,然后将劳动所得的一部份用于扩大再生产,以便赚取更多的钱。同时,我们必须把收入的一部份储蓄起来,以防急需之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分配自己的财富时应当避免两个极端:吝啬和挥霍。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己的财富为自己、为别人、为社会谋福利,同时还必须将一部份财富用于回馈自然界,造福子孙后代。 发表于 2011-9-21 17:55:38 感恩本文发布者:承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布施网 ( 渝ICP备16011535号 )

GMT+8, 2025-10-4 20:20 , Processed in 0.188677 second(s), 19 queries .

布施网法律顾问:周治均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执业证号:19020511008028

© 2001-2012 布施网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140号

返回顶部